《2023年中国车路协同行业报告》—头豹洞察发布会

    2023-08-04 10:28



    1/

    车路协同通过协同感知(含车路通信)、协同决策、协同控制等方面提升自动驾驶能力,推动低成本高级别自动驾驶加快商业化落地,单车智能(AD)路线与车路协同 (VICAD)为现阶段自动驾驶的两大技术路线,相较于单车智能路线,车路协同路线在安全、效率、绿色、经济等维度均具备明显优势。


    单车智能虽覆盖了90%的驾驶场景,但10%左右的长尾问题仍无法解决,同时,以“个体最优”为目标导致计算复杂度和决策难度大,造成高昂的商业化成本和社会治理成本。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是自动驾驶中国方案,依靠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势,通过参与“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控制”克服了单车智能存在的安全长尾问题和多车协作问题,加快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以路侧上帝视角管控实现“系统最优”为目标,降低中国复杂交通环境下的计算复杂度和决策难度,减少对于车载芯片、单车智能算法的依赖,从而降低自动驾驶的整体成本。

     

    实现车路协同分为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控制三个阶段。车路协同应从智能交通出发,推动道路数字化与智能化,按照“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控制”三步走,与智能汽车的感知、通信、控制、信息发布系统形成互补,V2X车联网实现车路通信,只是协同感知的一部分,并不等同于实现了车路协同。

     

    2/

    车路云一体化架构成为车路协同行业共识,中国主导的C-V2X技术成为通用的车联网技术标准

     

    中国公路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联合发布《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一致行动宣言》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一致行动方案》,标志着全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建设发展进程迈入一致行动时代。

     

    车路协同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

     

    车路协同能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实现,其产业链潜力巨大,将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中国主导推动的C-V2X 是世界 V2X 发展方向,中国有望凭借车路协同方面的领先优势实现自动驾驶领域对海外实现弯道超车。

     

    V2X是车路协同的核心技术,是使车和周围环境协同与配合,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控制、车辆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动态服务的一体化网络。根据对象的不同,V2X 可分为 V2V(车-车)、V2I(车-路)、V2N(车-云)、V2P(车-人)。

     

    V2X通信的主流技术为DSRC和C-V2X,中国主导推动的C-V2X是世界V2X发展方向。

     

    欧美主导的DSRC发展较早,但由于C-V2X拥有更多的商用价值,逐步开始向C-V2X转向。

     

    中国工信部明确选择了C-V2X技术路线作为车联网的直连通信技术,中国C-V2X产业部署可分为三阶段,2019-2021年为导入期,2022-2025年为发展期,2025年以后为高速发展期。中国有望凭借先发优势,抢占全球V2X市场份额。

     

     

    3/

    中国政府有序推进双智城市、先导区、智慧公路建设,更多的中国企业以智能设备制造、通信、软件系统等角度切入到智慧交通行业中

     

    车路协同建设运营出现碎片化问题,难以统一标准,车路协同产业内各主体应在政府的引导下协同发展孕育商业模式。

     

    车路协同涉及产业较多,运营主体和参与者呈现多元化特点,通信、定位、车载终端、智能路段设备等关键技术都需要不同的供应商合力推动,同时,车路协同建设运营中也面领着碎片化问题。

     

    因此,车路协同市场经过各地试点后,应总结经验,由政府统一规划、制定行业标准,并由政府联合智能交通企业,开展投资建设与运营服务,为智能汽车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驾驶员提供规模化驾驶与出行信息服务的同时,以差异化的信息服务费、通行费等经济效益和减少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社会效益来达到盈利目的,进而推动车路协同行业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双智城市、先导区、智慧公路的建设推动车路协同产业规模化发展。中国政府有序推进双智城市、先导区、智慧公路建设,并将示范区并一步扩散,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智能设备制造、通信、软件系统等角度切入到智慧交通行业中,进一步充实车路协同产业生态。

     

    4/

    中国车路协同参与者主要分为四大阵营,分别为互联网厂商、汽车供应商、集成商和产品供应商

     

    车路协同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主控芯片、传感器等元器件设备制造商;中游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制造商、汽车生产商和软件开发商,下游主要包括 TSP、系统集成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

     

    车路协同产业链中除了参与其中的 ICT 厂商、互联网大厂、运营商之外,许多初创型企业多集中在终端设备、软件开发、信息和内容服务等领域。

     

    华为:全球领先的 ICT 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2019年,其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与多家汽车制造企业合作,支持车路协同发展,其车路两端产品齐全,技术领先,且积极开展跨行业合作,构筑车路协同网络。

     

    华为车路协同方案以“路侧感知+车、路、网、云联接+边云协同计算”为数字化底座,面向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以及封闭园区三大应用场景,提供交通管控及自动驾驶服务,实现路网数字化及车路协同。

     

    华为依托“云+芯片+计算”优势,聚焦多传感融合、动态图层及定位等多种技术,同时部署车路协同路侧 RSU 等硬件侧业务单元,组合赋能车路协同及自动驾驶。

     

    百度:全球为数不多的提供 AI 芯片、软件架构和应用程序等全栈 AI 技术的公司之一,其在 2016 年便开始布局车路协同全栈研发,百度手握车端资源,优势突出,且 Apollo 开放资源,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生态。

     

    百度以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身份入场,遵循 “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技术路径,以网联云平台为核心,融合路端智能硬件设备及车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获取的信息,依托车路云图全栈自主可控技术闭环,提供 Apollo 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出行服务,打造人车路全域数据感知及智能处理分析的交通系统,全面提升交通安全。

     

    千方科技:中国领先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智慧交通、智能网联均具有技术领先优势,且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项目经验丰富,在车路两端均深度布局,其车路协同产品已得到诸多应用。

     

    千方科技侧重于路侧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力,构建了 Omni-T2.0 全域交通解决方案,打造智慧路网、智慧交运、智慧交管等多个行业云,实现“云-边-端” 一体融合创新。

     

    项目经验丰富:千方科技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形成领先优势,服务过近 2,000 个大型智慧交通项目,完成了1,400 余个智能物联项目的交付,并为交通部国家级智慧路网检测平台、道路货运车辆公共平台提供核心服务,参编国际、国家标准近 30 项。

     

    兆边科技:面向政府提供智慧交通领域规划咨询+解决方案 +产品/服务供应全栈式服务,协同行业率先推出新型混合交通流智能管控与服务系统(MICS),引领新一代智能交通关系系统研发。

     

    兆边科技MICS系统获得“亚洲智能交通旗舰展 创新产品推荐”、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上海、北京、广东、湖南、甘肃、云南等智慧道路规模化部署。

     

    兆边科技作为牵头单位,获得中国信通院IMT2020(5G)推进组授牌“MEC与C-V2X融合测试床”资质;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制定了我国首套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公路学会双编号车路协同系列标准《车路协同智能路侧决策系统》,全面定义了智慧道路在车路协同决策过程中的角色。

     

    通过国家级样板构建数据与算法双轮驱动产品壁垒。公司按照“感知-决策-控制-评测”构建MICS闭环技术与产品体系,通过应用算法反向定义数据标准与硬件需求,形成云边协同的路侧智能决策系统,服务于不同网联车渗透率、智能驾驶水平、交通运载工具混合流条件下的所有交通参与者。

     

    经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兆边科技已累计出售车路协同领域感控型边缘计算设备超500套,市场占有率排全国首位,具有显著的数据与算法壁垒。

     

    构建AIoT开发者社区助推路侧应用体系持续生长。公司依托数据和算法壁垒,构建AIoT开发者社区,并统一通过MICS应用市场和低代码操作系统,向管理运维方提供持续迭代的粘性服务。

     


     

    本文推荐阅读

    《2023年中国车路协同行业报告》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