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汽车到家居,看万物互联的下一次跳跃

    2023-08-11 13:47
    头豹研报

    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概览:产业链与趋势观察

    2022-03-01


    *本文参考报告:《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创网。


    自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代iPhone重新定义智能手机后,物联网时代正式开启。

     

    随着3G、4G和5G网络的不断更新迭代,万物互联模式渗透率日益增长。

     

    智能手机市场趋于成熟,科技企业逐步将物联网逻辑运用在智能汽车中,自2008年特斯拉推出第一款电动汽车重新定义智能汽车后,车联网时代拉开序幕。

     

    智能座舱使汽车智能终端更加完善,加快车联网的发展并使汽车成为移动的“第三空间”。

     

    回溯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再到智能家居生态的演化路径,其背后的核心逻辑皆遵循着“需求的变革——架构的升级——生态的延展”链条,以赋予用户在消费价值上的升维。

     

    智能手机作为“应用钥匙”,率先为其打开流量入口,奠定了智能汽车移动的“第三空间”;伴随着智能汽车高速发展和集成ADAS的能力使其应用场景不断扩大,智能生态的变革将延伸到智能家居。

     

    本文,头豹研究院 将从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逻辑、操作系统、影响因素、代表性企业等角度为您深入分析中国LED芯片行业。

     

    01

    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角度看智能家居

     

    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到智能家居,“智能”市场希望通过人机交互模式的变革来实现整机架构的升级,并打造产品生态圈,抢占用户流量,并强化用户粘性。

     

    智能家居及产业链重塑下,智能家居行业正式迈入高速发展期,AIoT新技术全面融入空间智能化,智能家居将逐渐从单品互联互通转为全屋智能阶段。

     

    软件定义产品已成大趋势。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硬件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主要来自软件生态;随着智能汽车硬件的发展,与智能手机路径发展相似,软件通过与标准化硬件的解耦,成为汽车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以用户视角来看,传统硬件基本实现标准化配置,不足以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需要更多的软件配置来提升使用体验,包括个性化界面显示、自动驾驶、智能音视频交互等。

     

    智能家居市场中“软件定义产品”概念也不断渗透,智能单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想要控制产品,需要使用特定的软件进行操作,但产品间难以互通互联,且软件繁琐不便捷,从而违背了智能家居本身的定义。

     

    智能家居企业之所以推出自己的软件是由于产品芯片与通信方式不同,并且软件数据是各企业通信壁垒的关键。

     

    车机生态是手机生态的范式转移,并在此基础上延展ADAS以扩展其使用场景的范围,并与多种AIoT终端实现联动,屏幕的革新带来人车交互的全新体验,催化“互联时代”移动端应用向车端迁移。

     

    智能家居与智能汽车的商业变革逻辑有一定的共性,在变革发展中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极致全屋智能体验,底层操作系统是引领产业变革的轴心。

     

    操作系统作为负责“控制与管理”软硬件资源的核心基础,是突破“互通互联”家居生态瓶颈的关键。

     

    回溯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的操作系统的发展,均通过“OTA技术升级+便携式交互入口+软件定义产品思维”的完善,打造终端专属生态,该逻辑同样适用于智能家居产业。

     

    02

    互联互通,智能家居进入新征程

     

    物联网通过采集家居环境信息为人工智能提供训练算法数据,从而融合多技术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属性;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决策,为智能家居赋能。

     

    AIoH是指物联网(IoH)与人工智能(AI)技术在智能家居场景中相互融合的产物。

     

    其中家用物联网包括通信协议、云平台和边缘计算,并通过采集家居环境信息(人、物、设备与空间的状态)为人工智能提供训练算法数据,从而融合多技术来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此外,人工智能在感知、交互、决策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机器学习对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与决策。

     

    在过去,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模式主要为云云对接,该模式不涉及数据归属问题,但局限于基础的链接与控制,导致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链接与控制。

     

    而今随着全屋智能家居的发展需要更底层的系统进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空间智能化并建立原生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因此,互联互通为操作系统的形成打下基础。

     

    步入5G+AIoT时代后,从底层协议、云端互联以及AI互通出发,智能家居将步入互通互联的全屋智能新时代。

     

    智能技术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的分析、理解和处理,帮助系统或设备实现信息交互。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全屋智能交互的技术框架。

     

    各企业开发和掌握的智能技术的本质区别逐渐缩小,技术壁垒效应逐渐被削弱,技术对全屋智能产品销量的影响逐渐降低,未来,创新型产品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3

    操作系统重塑智能家居

     

    1)产品重塑

     

    从打造单一智能单品向整体智能化发展转变,基于美观统一、多模态、主动式的交互入口与智能系统,对声、光、水、电、气、网等基础环境进行系统性设计与安装,并场景化连接更多智能设备与服务,将居住空间打造成一个不断进化的智能终端。

     

    2)交互重塑

     

    智能家居产品交互方式的发展由按键/遥控的物理控制,延伸到触摸面板与手机APP控制,再到全面的语音控制,隔空的体感控制与视觉控制,最终实现系统自学习后的知识驱动型无感体验。

     

    3)生态重塑

     

    操作系统使生态重塑,智能家居与平台相互赋能、相互协同、相互联通、相互依存、相互成长、相互共生,智能家居平台生态衍生将是全产品链、多品牌之间的互联互通,打破产品品类与语言边界。

     

    4)技术重塑

     

    智能家居产品向操控更加便捷、交互方式更加丰富、更安全以及更节能的方向迭代发展;智能家居用户体验从单一的遥控操作到智能语音控制、自动场景联动和个性化需求满足的综合体验不断演进。

     

    5)场景重塑

     

    在中国智能家居细分市场中,通过操作系统打造场景化本地+在线照明控制,使得智能照明成为增速最快、使用场景最多和市场潜力最大的细分市场,智能照明将成为首个被颠覆的场景。

     

    在中国智能家居细分市场中,智能家电作为出货量最大的品类,尽管2022年增速下降,但在全屋智能民宅使用场景中用户对厨房使用需求高,且粘性大,AloT智慧厨房控制系统将重塑智能家电。

     

    04

    智能家居价值重构下的影响因素

     

    1)驱动因素

     

    技术推动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使其操作便携性与交互性不断更新迭代,从低安全性发展至生物、互联网、密码模式一体化;在众多技术中,感应器、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家居的核心。

     

    2)制约因素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产品与市场的发展,全屋智能发展出现一系列的痛点与阻碍,包括品牌价值、用户认知、芯片不足、场景与体验感、数据离散、安全、大规模方案等问题。

     

    05

    智能家居代表性企业分析

     

    1)华为

     

    华为全屋智能方案“1+2+N”引领全屋交互全面升级,“1+2+N 解决方案”是对“All in One”多元一体化物联网战略的细化,其核心 是 1 个全屋智能主机 + 2 张智能网络 + N 个子系统。

     

    华为将其成熟工业级 PLC 技术引入消费者领域,PLC 技术在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中发挥核心作用,华为全屋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力将加速国内智慧建筑的行业发展。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2)欧瑞博

     

    欧瑞博以“入口+AloT平台+生态设备应用与服务”打造原生全宅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推出首个全宅智能家居操作系统Home AI 3.0,打造统一的交互智能系统,为用户更舒适、多模态、主动式的人居交互体验。

     

    欧瑞博以“分布式多模态交互入口”超级智能开关MixPad和主动智能操作系统HomeAI为基础,提供智能照明、智能暖通、智能遮阳、环境音乐、可视对讲等产品与系统,以实现数百种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本文推荐阅读

    如您想阅读更多内容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