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系统公告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关闭验证

人机验证

拖动滑块使图片为正

图片加载中...
刷新验证刷新
客服电话:400-072-5588
|
小程序|公众号|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 进入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投射阅读

重新获取

微信扫码 关注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微信扫码 关注头豹服务号头豹服务号
文字纠错
欢迎来到
头豹LeadLeo
注册后,开启专业之旅
    6000+独家行研报告
    1,000,000+行研中间件
    涵盖3000+细分赛道
    500,000+自有专家库
    数、图、表一键搜索,
    在线阅读,下载报告
免费扫码注册登录
全站报告畅读
(独家版除外)
服务号二维码
二维码已失效,点击 重新获取
微信扫码 关注公众号立即注册登录
补全个人信息×
完善个人信息即可免费获赠50头豹点
(可用于兑换全站报告、数图表等)
  • 上传名片补全
  • 手动补全

相册选择

图片上传大小不能超过5MB

性别:
行业:
接受通过邮件、短信等形式向我推送优质订阅信息内容
引用授权说明:

本报告或文章可用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等一般性转载,或用于企业的公开市场宣传,或用于企业投融资咨询、上市咨询等用途。这些引用可能是免费的,也可能产生额外的授权费用,头豹将根据您的引用需求向报告或文章发布者取得相应授权,并派专人与您进一步联系。

请务必如实填写引用需求并按授权范围使用本报告或文章,如头豹发现您最终的引用目的超出所引用需求相应的授权范围,头豹有权要求您停止引用并就头豹因此遭受的损失追究您相应的法律责任。

分享邮箱:

双重利好加持,迎发展黄金期,专精特新小巨人“盘点”! | 头豹专精特新系列洞察发布会

收藏

双重利好加持,迎发展黄金期,专精特新小巨人“盘点”! | 头豹专精特新系列洞察发布会

281
提示
您是否想更快速、便捷地将数据图表直接导入到文档中?使用头豹助手office插件,一键导入,灵活办公,高效开启!
不再提示


今年7月,中国各省市工信部陆续发布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公示名单,自2011年专精特新概念首度提出到现在,专精特新培育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专精特新”既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亦是中国企业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取胜之道。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韧性和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中国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现阶段培养专精特新企业是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中小企业面临“卡脖子”问题的要求。截至2023年8月,中国已培育共五批、12,9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未来,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的助推下,中国或将迎来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热潮。

 

2023年,头豹研究院仍会持续研究专精特新系列课题,10月20日,头豹研究院正式发布第二期专精特新洞察研究成果,以下为第一手直播回顾,期待与您共同探讨。

如果您对相关报告感兴趣,或有意向采购,请扫码联系我们的客服进一步咨询:

 

2023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系列报告总述

 

程希

头豹研究院消费行业分析师

今年7月,各省市工信部陆续发布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公示名单,自2011年专精特新概念首度提出到现在,专精特新培育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专精特新”既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亦是中国企业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取胜之道。接下来我将会从专精特新概念分类、专精特新培育路径、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展现状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分析四个方面对目前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做一个综合介绍。

 

概念分类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专精特新”的概念分类,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是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认定主体、评选标准等,专精特新企业分为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三类。我们可以从其股权融资的要求,来简单认识三类企业的不同。其中“小巨人”企业要求企业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金额在8,000万元以上,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则要求在2,000万元以上。

 

股权融资是衡量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指标,企业成长性越好,股权融资成本越高。过去几年,受全球宏观环境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生产困难、订单减少等挑战,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然能够保证足够的发展韧性,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挖掘这类行业领先企业有利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稳定发展,持续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这亦是“小巨人”企业能够成为核心力量的原因。

 

评定办法

 

“专精特新”的评定方法主要是从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四个维度对企业的生产领域、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产品的独特性、科研投入与创新提出了要求。

 

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头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审标准呈现出统一化、规范化、明确化的发展趋势。以第三批和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审标准为例,第五批次与第三批次相比,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四个维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在专业化和特色化两个维度上相对降低了评审的标准,从而在评定工作中能够关注到更多细分领域中的优质中小企业。除上述四个维度外,第五批的评定标准中还增加了产业链配套指标与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指标,更加重视产业重点领域与产业链关键环节。

 

发展现状

 

在进行专精特新企业的分析前,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中小企业在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经过快速地发展与壮大,中小企业已成长为中国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2022年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达5,200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收在整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中的占比为58%。因此,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中国巩固壮大实体经济,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

 

受全球宏观环境变动影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呈低位状况,但在2023年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6,创下近两年来的峰值,主要原因是需求逐渐恢复,市场的回暖增加了企业订单、提高了回款速度,从而大幅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未来随着营收状况的改善,必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队列中去。

 

培育路径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成长为“隐形冠军”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专精特新”企业是增强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坚实支撑,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能力在细分市场上成长为全球头部企业,有助于弥补中国在关键领域的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

 

企业数量

 

自2019年以来,中国共培育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公示12,950家企业,已完成工信部制定的“到2025年前,培育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




进入十四五时期,专精特新的培育工作已上升至国家高度,国家专精特新培育框架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明晰,2021年颁布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步伐;2022年,工信部发布《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更加明确了企业的评定标准;另一方面,更多主体参与到专精特新的培育工作中,除国家的持续加码外,地方政府亦相继在专精特新认定、补贴等政策上发力。因此自2021年以来企业认定数量快速增长,但现阶段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速度放缓,与第四批次相比,第五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数量有所减少。

 

行业分布

 

行业分布方面,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前十的行业中,有9个行业属于制造业领域,其中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是“小巨人”企业密集度最高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分布符合培育专精特新的最初目标,即攻克中国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




制造业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是制造业。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为33.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7.7%。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制造业企业数量众多,基数较大,因此亦更有可能培育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

 

地区分布

 

截至2023年8月的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于中国31个省份,且有20个省份拥有100家以上的“小巨人”企业。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四省的“小巨人”企业数量领跑全国,拥有千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整体呈现出“东强西弱” 的分布状态。




专精特新企业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为两方面: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提供了重要基础。在“小巨人”数量排名前10的省份中,有8个省份在2022年全国GDP数据排名中位列前10,其余2省位于前15;

 

(2)东部区域拥有政策、金融、产业基础等优势。广东省之所以能超越浙江省成为拥有“小巨人”最多的省份,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产业基础扎实,拥有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且获得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是由于广东科创能力强,人才基础雄厚。2022年,广东省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2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6%,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战略转向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研发人员数量达130万人。

 

城市分布

 

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城市分布来看,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于 300 座城市,且有13座城市拥有超过200家以上的“小巨人”企业。“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中有4个直辖市、7个省会城市,其他9个城市均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孕育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城市多具有明显特征,如经济发达,技术、人才、资本等基础雄厚或城市本身就具有某种类型的产业积累。




苏州和宁波是前十城市中不是省会/直辖市和一线城市,能够培育如此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方面是其本身具有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另一方面,近年来苏州与宁波不断加大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文件,面向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上市融资辅导、创新成果转化、数字化赋能等全方位服务。

 

成立年限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成立年限为15.9年,远超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2.5年),反映出多数“专精特新”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产品及抗风险能力,已迈过中小企业生存的关键节点,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同时亦说明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要经历长时间专业能力的积累和沉淀。




2019年至2023年,五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寿命呈现递减趋势,表明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快速扩张以及政策的支持,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周期相比之前有所缩短,未来专精特新企业有望在短期内实现快速成长。

 

发展特征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一些基本特征,这里我们把它称为56789特征。所谓“56789”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征,也是目前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特征。具体而言,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来说,5是指有50%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6是指有60%以上的企业属于工业基础领域,7是指70%以上的企业已深耕行业10年以上,而且它们的平均注册时间在16年左右。8是指80%以上的企业处于本省细分行业第一的位置,9是指多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90%以上。综上所述,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领域、主导产品竞争力强、成长周期长等就是现阶段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显著特征,这其实也是指明了我们企业想要成为小巨人企业的话可以去努力的一些方向。

 

国家政策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2021年到2023年,中央多部门在相关政策文件及会议部署中强调“专精特新”,培育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政策对于专精特新的培育集中在三个方向:第一,提供资金支持,多手段解决融资难问题;第二,加大创新投入,通过人才培养、科研平台搭建等手段,促进技术创新;第三,关注重点领域,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

 

地方政策

 

在地方政策层面,为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各省市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奖励和补助政策,各地因具体情况差异而有所不同。

 

地方政策涵盖了认定奖励、服务补贴、研发和机构补贴、金融支持和综合服务等方面,旨在通过多方资金流入解决目前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等资金困境,引导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在细分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金融支撑

 

在金融支撑方面,足够的资金支持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能够进行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的重要支撑。为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引导银行业和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手段合力推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如积极推动北交所成立主攻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开发金融产品发放专精特新贷等融资借贷手段以及专项资金和税收优惠。

 

北交所现已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上市的主阵地。与沪深交易所相比,北交所从受理到上市平均所需天数明显低于A股其他板块,上市效率高,可帮助企业提前、快速实现上市,同时其操作费用也较低,为中小企业的上市提供了新阵地。

 

上市企业数量

 

截至2023年8月,五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共有882家上市企业,“小巨人”上市企业在总体专精特新企业中的比重仍较低,融资难、融资贵仍是目前专精特新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较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巨人”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体规模较小,而上市对于企业规模、营收的要求较高,存在明显的门槛;与此同时,申请上市的流程复杂,时间和金钱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存在较大压力,且上市流程的复杂也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信息壁垒。国家和地方组织市场机构开展专精特新上市辅导、培训等工作,帮助企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022年11月,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旨在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能力。

 

板块分布

 

从板块分布来看,“小巨人”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科创板,创业板分布有327家,科创板分布有270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大部分为具有较强科创能力的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掌握着行业的核心技术,符合国家战略,市场认可度高,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更加强调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成长性,企业多具有新旧产业融合的特点。北交所仅成立两年,“小巨人”上市企业已达97家,占北交所全部上市企业中的45%,北交所未来将逐渐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的主阵地。总体而言,“专精特新”政策在助推中小企业加快上市步伐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创业板、科创板等板块的发展。

 

从市值角度来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多为中小市值企业,市值分布主要集中在100亿元以下,其中市值在0-50亿元之间的占比达64%。在882家“小巨人”上市企业中,仅有一家企业市值在千亿元以上。但另一方面,对于市值相对较低的“小巨人”企业而言,其成长性可观,多数为各细分行业的龙头。

 

行业分布

 

工信部培育目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强国战略十大重大领域是《中国制造2025》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提出的,选择十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引导企业从事工业基础领域,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行业分布符合强国战略十大重点领域,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等工业基础领域,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

 

城市分布

 

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中,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上海、深圳、北京,其次为苏州和杭州,反映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城市分布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呈现出高度正相关性。




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完善的中小企业发展生态。在“小巨人”上市企业城市分布数量前十中,长三角地区共有6座城市上榜,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和合肥,除了省会和一线城市外,二线城市苏州与无锡也表现亮眼。长三角产业集群化优势和创新能力在中国位于前列,同时区域资本生态持续完善,持续增加对于资本的吸引力,助推区域内企业上市融资。

 

专利数量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取得了突出的知识产权成果。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平均每家企业拥有专利约152件,平均每家拥有发明专利74件,外观设计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66件。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专利数量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了其创新能力强的显著特征。

 

专利等知识产权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已纳入其梯次认定条件,这有助于倒逼企业加强研发。未来,在政策不断利好的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将继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享受专利等知识产权优先审查政策,帮助企业高效获权,满足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的特殊需求。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且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高度。现阶段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果显著,未来随着“专精特新”概念的普及,企业、金融机构等更多主体将参与到“专精特新”培育中去,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

 

欲获取并阅读相关完整版报告

↓可扫码添加头豹小助手入群↓

扫码入群

获取研报

 

 

消费电子行业——新时代下的成长机遇

 

黄之婧

头豹研究院消费行业分析师

消费电子行业市场概述:发展历程

 

消费电子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主流消费电子产品从PC电脑到智能手机再到现今的VR、智能健康设备等多品类,本质上代表着行业从桌面互联网朝向移动互联网再向万物互联方向发展。

 

首先在桌面互联网阶段,消费电子行业呈现出单机智能特征,即智能设备间无法建立起相互联系。

 

在移动互联网阶段,智能设备间建立起互联互通的联系,智能化体验场景不断丰富和升级。

 

万物互联阶段,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发展,与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速度加快,产品新形态丰富,消费电子行业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原有华为等头部手机厂商亦逐渐参与到消费电子全品类发展中。

 

消费电子行业市场概述:发展现状

 

2013年至2022年,中国消费电子行业投融资情况活跃。在投融资金额方面,2021年是消费电子领域投资金额的峰值,相关领域融资金额突破千亿元达到1,019亿元,2017年则为次高峰,融资金额达到992亿元;在融资数量方面,2015年是消费电子领域融资笔数的峰值,此后呈波动下降趋势。2015年后,消费电子投融资数量持续下降,主要是由于手机、PC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进入存量市场、技术创新难以突破,且受全球宏观环境影响,消费者减少支出,消费电子市场疲软,因此投资者也持谨慎态度。但另一方面,在融资数量减少的情况下,融资金额却创新高,表明投资者对于优质项目仍具有较高重视程度,以及对于VR等新行业的发展具有信心。

 

从消费电子企业数量看,随着近年来市场趋于饱和,竞争剧烈,中国消费电子相关新增企业数量减幅明显,头部互联网企业亦相继入局消费电子赛道进一步挤占市场份额。未来随着VR等消费电子新赛道的火爆,或将迎来更多企业的入局。2022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企业数量为743家,企业注册数量持续五年增长,“VR+游戏”、“VR+影视”,“VR+教育”等应用场景表明VR行业仍具有广阔消费潜力亟待释放。

 

消费电子行业市场概述:市场规模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消费电子制造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对于消费电子产品多样化需求提升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稳态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网民规模的持续提升和网络基础的完善带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进而刺激了市场对于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




消费电子行业销售额保持稳中有进的趋势,自2020年的8,591.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9,166.7亿元。相较而言,第四季度通常为消费电子行业的销售旺季,主要是由于第四季度多为消费电子企业新品上市的时间,消费电子企业通过新品上市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以达到增加业绩目的。

 

2018-2022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由375.0亿元增加到1,012.2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并于2027年有望达到1,934亿元。随着生物传感、图像识别等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在体验式消费的刺激下,可穿戴设备等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拉动消费电子行业增长的重要细分行业。与此同时,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边界持续拓宽,车载电子设备、智能家电等细分行业也逐渐纳入到消费电子范畴。除此之外,消费电子的终端用户对电子产品的功能、外观的多样化需求亦驱动消费电子的产品功能不断创新,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刺激了消费电子产品功能的多样化。一方面,居民对于运动健身的重视程度增加,健身市场得以扩容,带动了与健身相关的配套设备,如可提供运动检测的可穿戴设备需求的提高,2022年线上健身知识付费型消费支出占健身消费的19.97%,较上年增长8.85%。另一方面,“宅经济”概念走红,催生消费者室内多元化娱乐需求,投影仪等消费电子产品受到追捧,迎来行业发展红利。

 

“小巨人”上市企业分析:综合分析

 

消费电子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分布相对集中,且主要集中在深圳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在45家企业名单中,广东省共有19家,其中深圳市拥有14家企业,占比达31%,这主要依托于深圳市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形成的区域集群优势,其电子制造行业产业链相对完整且创新能力强。2022年,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5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2.5万亿元,占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4.5%,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16%。




消费电子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多聚集在产品零部件及组装领域。80%以上的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集中在产品零部件及组装环节,主要原因是较长时间以来,中国包括芯片、连接器等在内的消费电子零部件研发能力存在短板,对国外依存度较高,技术缺乏自主性,因此挖掘这些领域的专精特新有利于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企业研发创新,增强产业链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根据头豹研究院整理的消费电子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消费电子“小巨人”主要集中在专精特新“小巨人”第四批和第五批中。

 

在板块分布上,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中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占比约为69%,表明其多数为中小企业,尽管此类企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但其多数企业业务科技含量高且具有较好的成长性,符合专精特新的标准。

 

从市值分布来看,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平均市值为54.5亿元,且主要分布区间为市值30亿元以下和30-50亿元市值之间,表明目前消费电子“小巨人”的市场体量较小,多为细分行业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这也契合当下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

 

“小巨人”上市企业分析:投融资

 

消费电子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受到资本青睐。在45家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中,有30家企业曾有过不包括IPO在内的融资经历,占全部企业的66.7%,表明消费电子“小巨人”企业受到资本青睐,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开阔。

 

现阶段,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多为拥有成熟产品、商业和盈利模式完整且在行业内已具备市场地位与口碑的企业。根据45家企业的融资轮次分布,融资事件最多的是在战略融资阶段(57起),其次为A轮。融资轮次的集中分布一方面说明消费电子“小巨人”企业已具有成熟的产品,建立起了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产品质量可靠,已积累相应的消费者口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的消费电子“小巨人”企业已经历或正在经历产业投资中最关键、最核心、最基础的投资布局,这关系到企业能否抢抓新兴产业和政策布局机遇,实现多元化布局。从资金流向来看,绝大部分的企将获得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的生产,企业营收可观。这也给其他企业带来相应的启示及经验,当企业处于发展关键期时,应该加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借助资本市场完成企业的技术突破和规模扩张。

 

“小巨人”上市企业分析:盈利能力

 

2018-2022年,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加,从2018年的5.8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0.6亿元,说明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且具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在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小巨人”逆势发展,实现了营收的稳定增加,对于终端产品企业而言,其主要是采用了多元化经营战略,积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零部件企业则是加大对产品的研发来降低成本。

 

中国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的平均销售毛利率维持在30%左右,平均销售净利率维持在10%以上,符合《2022年专精特新“小巨人”评选标准》中“上年度净利润率达到10%以上”的满分标准,反映了消费电子“小巨人”在企业商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和销售的最终获利能力方面均表现突出。虽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近两年“小巨人”企业的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小巨人”企业凭借自身出色的研发实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持了销售利率的相对稳定。

 

“小巨人”上市企业分析:成长能力

 

2018-2021年,消费电子“小巨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在30%以上,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也保持在15%以上。2020年,“小巨人”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海外运输成本上涨和关键原材料供应紧张。2021年,专精特新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公司战略,加大自身技术研发,和国内供应商积极建立联系,保持了企业营收的持续稳定增加。但在2022年,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下降,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下跌。未来随着终端消费市场回暖,营收与净利润有望稳定增长。

 

2018年,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的平均存货周转率保持在5次/年左右,基本达到电子行业存货周转率的平均水平,说明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强,销售旺盛,存货流动性好。2019-2022年,“小巨人”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主要受全球宏观环境影响,消费者对电子产品需求下降,企业在不同程度上积压了库存。但从长期来看,专精特新企业存货周转率将提高,大部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了业务布局,开始布局非消费类智能终端,通过多元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

 

“小巨人”上市企业分析:创新能力

 

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来看,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符合专精特新中“精细化”和“新颖化”的内涵要求。2020-2022年,消费电子“小巨人”企业研发支出增幅明显,且研发支出占总营业收入比重维持在10%左右,其在研发支出的表现符合且超过《专精特新“小巨人”评选标准》中3%的要求,即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100万元,且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3%。与此同时,近3年,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相关企业研发人员的数量和占比亦保持增长趋势,以满足企业产品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求。

 

消费电子“小巨人”企业在专利数量方面的表现亦符合“精细化”要求。截至2023年8月,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平均专利数量达到186.4件,高于全部“小巨人”上市企业平均专利数量152.4件,企业拥有有效专利较多,依靠研发设计支撑企业发展。

 

“小巨人”上市企业分析:行业地位

 

现阶段,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在细分市场的表现符合专精特新中“专业化”和“特色化”的内涵要求。根据整理的部分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市场市占率和市场份额排名可得出,专精特新“小巨人”消费电子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在产业、产品和市场方面均表现出专业性,市场占有率较高且市场份额排名靠前,多为细分市场上排名前三的优质企业。

 

另一方面,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亦具有“特色化”的特征,其市场定位和产品的功能定位均具有差异性,分布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

 

行业分化下的机遇赛道(一)

 

VR作为消费电子行业的热门赛道,目前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VR在娱乐、生活等多种场景的应用普及,VR行业迈入了生态繁荣期,未来VR有望成为新一代主流的消费电子终端硬件产品。

 

2020-2021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政策支持VR和AR的应用和发展,如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加快虚拟现实整机设备等的研发及产业化,丰富虚拟现实产品的有效供给。未来,在政策导向下,VR行业或将成为消费电子行业分化下的机遇赛道。

 

现阶段,VR产业仍处于发展的中期阶段,行业发展依赖于技术创新和进步,因而投融资带来的资金活动显得至关重要。2022年,中国VR/AR设备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61起,融资金额达到63.2亿元,融资热度依然较高。

 

VR产业链上多家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头豹研究院整理了VR产业链上相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包含了VR硬件制造、内容开发、解决方案等生态模块,覆盖娱乐、文旅、教育等多个场景。消费电子下的VR行业出现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表明VR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迎来发展风口,对于企业而言VR产品的研发生产将是其布局消费电子赛道的重要方向。

 

行业分化下的机遇赛道(二)

 

智能家电行业作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机遇赛道,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国智能家电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消费者对于智能家电的多元化需求不断提高,智能家电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多部门颁布了支持智能家电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2019-2022年,国务院、工信部等多部门相继出台了鼓励智能家电行业发展的政策,政策重点侧重于支持绿色智能家电发展,推进技术与智能家电的融合等。在政府政策的支撑下,智能家电行业或将成为拉动消费电子市场扩容的新引擎。

 

智能家电目前正处于行业的高速发展阶段,行业科技含量高。2017-2022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规模由2,828亿元增加至5,850亿元,市场扩容速度较快,其发展依托于物联网和网络技术的快速成长。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8.45亿户,万物互联速度加快。

 

在专利申请方面,中国智能家电行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从2017年的499件增加到2022年的1,127件,智能家电作为技术关联度较高的行业,企业研发步伐的加快有利于加速行业发展。

 

智能家电产业符合“专精特新”内涵,亦契合当前国家倡导建设智能人居的要求。2019-2022年间已有多家智能家电产业链企业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主要聚集在硬件制造、终端产品、解决方案等产业链关键部分。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数量众多,但在产业链层面缺乏竞争力,而挖掘专精特新企业可协调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在商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和销售的最终获利能力方面均表现突出,整体盈利能力较强且具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具有较好的成长性。2022年由于企业受宏观环境影响,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有所下跌,但未来随着终端消费市场回暖,营收与净利润将持续稳定增长,后续企业将通过多元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




专精特新“小巨人”消费电子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在产业、产品和市场方面都表现出专业性,市场占有率较高且市场份额排名靠前,多为细分市场上排名前三的优质企业。说明企业具有“特色化”的特征,其市场定位和产品的功能定位都具有差异性,分布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

 

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来看,消费电子“小巨人”上市企业符合专精特新中“精细化”和“新颖化”的内涵要求。2020-2022年,消费电子“小巨人”企业研发支出增幅明显,且研发支出占总营业收入比重维持在10%左右。与此同时,企业研发人员的数量与占比亦保持增长趋势,满足了企业产品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求。

 

欲获取并阅读相关完整版报告

↓可扫码添加头豹小助手入群↓

扫码入群

获取研报

 

至此,本次洞察发布会活动圆满结束,再次衷心感谢与会的所有嘉宾及各机构的支持。

 

头豹研究院将继续与各行业内参与者、投资者一起,秉持“让专业更专业”的理念,洞悉行业前瞻,抓住发展契机,共同推动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和升级,共谋未来发展新篇章!

 

相关推荐

双重利好加持,迎发展黄金期,专精特新小巨人“盘点”! | 头豹专精特新系列洞察发布会,行业报告
今年7月,中国各省市工信部陆续发布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公示名单,自2011年专精特新概念首度提出到现在,专精特新培育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专精特新”既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亦是中国企业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取胜之道。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韧性和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中国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现阶段培养专精特新企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