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系统公告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关闭验证

人机验证

拖动滑块使图片为正

图片加载中...
刷新验证刷新
客服电话:400-072-5588
|
小程序|公众号|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 进入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投射阅读

重新获取

微信扫码 关注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微信扫码 关注头豹服务号头豹服务号
文字纠错
欢迎来到
头豹LeadLeo
注册后,开启专业之旅
    6000+独家行研报告
    1,000,000+行研中间件
    涵盖3000+细分赛道
    500,000+自有专家库
    数、图、表一键搜索,
    在线阅读,下载报告
免费扫码注册登录
全站报告畅读
(独家版除外)
服务号二维码
二维码已失效,点击 重新获取
微信扫码 关注公众号立即注册登录
补全个人信息×
完善个人信息即可免费获赠50头豹点
(可用于兑换全站报告、数图表等)
  • 上传名片补全
  • 手动补全

相册选择

图片上传大小不能超过5MB

性别:
行业:
接受通过邮件、短信等形式向我推送优质订阅信息内容
引用授权说明:

本报告或文章可用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等一般性转载,或用于企业的公开市场宣传,或用于企业投融资咨询、上市咨询等用途。这些引用可能是免费的,也可能产生额外的授权费用,头豹将根据您的引用需求向报告或文章发布者取得相应授权,并派专人与您进一步联系。

请务必如实填写引用需求并按授权范围使用本报告或文章,如头豹发现您最终的引用目的超出所引用需求相应的授权范围,头豹有权要求您停止引用并就头豹因此遭受的损失追究您相应的法律责任。

分享邮箱:

热评两会:划重点,这些赛道值得关注!

收藏

热评两会:划重点,这些赛道值得关注!

188
提示
您是否想更快速、便捷地将数据图表直接导入到文档中?使用头豹助手office插件,一键导入,灵活办公,高效开启!
不再提示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进行评述,提出了2024年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并对重大宏观政策做出安排部署。

 

一图速览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上下滑动可查看完整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2023年中国GDP规模超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份额超17%,贡献全球经济增长32%。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60%。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速转入中速增长,服务业、消费需求主导,新旧动能转换,新基建、新能源占比大幅提升,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建设将成为新增长点,同时房地产在经济中的占比持续下降。

 

报告指出,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成为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

 

通过深入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和诸多建设性的提案议案,我们发现其中释放了许多影响行业发展的信号。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与“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观点,解读顶层设计对具体行业的发展影响,与您共同探讨分享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关行业的热门研究报告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新型工业化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涌现为重要特征,进而构建起新型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体系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不同行业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投入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在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

 

 鼓励企业建立创新体系,设立研发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

 

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相连,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应用领域。具体来看,生产力“新的质态”驱动产生工业化“新的型态”,工业化“新的型态”孕育形成生产力“新的质态”。

 

头豹研究院认为,实现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双向驱动,将是未来促进工业领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新质生产力所代表的生产力的变革与创新,将持续赋能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促消费”依然是2024年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内需持续增加、出口放缓以及地产概念投资的结构性调整,我们愈发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结构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转型,或者说换挡,三驾马车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正在悄然转变。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82.5%。与此同时,服务业或者说接触性消费行业在2023年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的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

 

具体到“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情况,消费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和增长贡献占比持续提高。从增速看,2011年到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实际增速的中枢水平约为7%,持续高于资本形成的增速。2023年,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并且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发显著,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有效承接国内需求,疏通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关系的重要抓手。

来源:头豹研究院

01

人工智能迎来应用之年

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随着技术不断实现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毫无疑问地成为了2024年两会讨论的热点词之一。讨论的范围覆盖了人工智能在垂直行业的应用、人工智能立法、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版权保护等方面。伴随着法规环境逐步完善和技术及民众认知的不断进步,2024年的关键命题将转向如何提高人工智能面向具体场景的生产力,以形成实质的价值与作用。

 

头豹研究院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在2024年迎来快速发展,而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能力完善与优化的核心基础,数据处理、数据治理、数据安全等大数据行业也将得到显着的发展驱动力。这些发展意味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将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为企业提供强大动力,以充分发挥数据价值,驱动业务增长与创新,同时加速中国企业整体在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行业大模型将有利于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霍翰松

头豹研究院TMT行业高级分析师

行业大模型布局符合中国市场需求,中国厂商具有know-how优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上升为一种行动,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同时,针对新质生产力,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有了技术的源头,最主要的是要推进产业升级,要通过大模型解决行业、企业、垂直领域的问题。

 

目前,由于理论研究较弱,产业落地较晚,中国厂商在通用大模型能力方面与OpenAI、Google、Anthropic等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差距。不过,中国厂商在垂直行业的大模型能力并不落后。中国厂商基于众多行业客户的服务经验以及产业链生态,积极打造真正能够得到应用发挥价值的行业大模型,如阿里云通义点金、商汤科技的商量大医、华为云盘古政务大模型等等。不同行业存在特定领域的知识壁垒,因此通用大模型难以充分满足不同行业的业务需求。相比之下,行业大模型的布局更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市场进行推广,并在企业端释放价值。

 

中国厂商利用自身与合作伙伴对行业的know-how打造行业大模型,专注具体领域应用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显着价值。一方面,这些模型能够更贴近行业特征以满足需求,并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不同行业的企业探索大模型落地的路径使大模型得到深入应用,发挥价值;另一方面,厂商也能够更有方向地沉淀数据,促进行业大模型迭代优化,进一步优化应用体验,促进应用落地。

来源:头豹研究院

 

大数据技术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基石

 

霍翰松

头豹研究院TMT行业高级分析师

数据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基础,大数据行业高质量发展将是确保人工智能应用高效进步的关键前提。同时,人工智能也为大数据行业发展提供新动力。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提出以科学数据支持大模型开发,深入挖掘包含科技文献在内的各类科学数据,通过细粒度的知识抽取,构建科学知识资源底座,建设高质量语料稿库和基础科学数据集,支持开展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这体现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行业存在着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当中,也应加强对于大数据技术关注。

 

数据、算法、业务是人工智能训练的三大核心元素,这些元素相互作用。其中,数据是算法的精进与匹配业务需求和提高性能的关键:

 

算法的优化:数据是算法学习和优化的基础。无论是机器学习还是深度学习,算法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输入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数据的多样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到算法模型的训练结果,进而影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匹配业务需求和提高性能:算法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会产生新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进一步训练和优化算法,形成一个正向的反馈循环。通过不断地收集新数据、更新模型,AI系统的性能可以持续提升。

 

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数据进行高效地管理,提高数据质量与数据使用效率。例如,通过对多数据源进行统一标准化处理,增强在不同系统中的数据的可用性以及调用效率,从而提高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质量与效率。同时,通过融合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数据管理的性能将能够进一步增强,并且帮助企业用户更高效地应用技术,驱动大数据行业进一步发展。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更精准地定位数据处理效率慢的原因,业务人员则可以通过大语言模型将自然语言翻译编程语言,以便更高效地进行数据获取与整合。

来源:头豹研究院

 

未来关注:Data+AI融合推动,将在企业层面激发新质生产力的价值

 

霍翰松

头豹研究院TMT行业高级分析师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将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也将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形成自强化的良性循环。

 

据头豹研究院,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具体体现在企业内部数据管理与治理意识不足(主要为中小型企业、传统行业企业),参与外部数据流通的流程、机制与技术仍待优化。这种状况导致了企业在数据管理上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对于手头拥有的数据缺乏清晰的认识(“不知道有什么数据”),二是不明白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不知道数据怎么用”),三是数据治理资金、人员投入不足(“不知道数据怎么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数据管理的进步,也间接制约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尤其是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标注等环节产生了大量工作负担,影响模型训练的质量与效率。

 

在这背景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能更好地拓展技术应用范围,并提高技术所带来的效益。中国龙头大数据厂商已开始积极布局“Data+AI”,这包括了贴合模型训练与优化需求,设计大数据技术组合赋能人工智能(Data for AI),以及人工智能优化大数据技术(AI for Data)。通过“Data+AI”的技术的应用,数据能够得到更清晰、更高效、更安全地存储、处理与流通,提高企业保存的数据对业务所能带来的价值,降低企业进行数据安全与数据治理投入成本。通过训练于更为丰富和精准的数据集,人工智能能够更迅速、更精确地适应各种场景的需求,并提升其应用效能,从而构建一个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基于两者的融合,企业将能更高质量地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工作,并通过创新技术探索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02

构建综合能源体系

推动我国新能源高速发展

 

在2023年工作回顾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过去一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球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对于未来的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因此,大力发展以光伏、风电、氢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即是产业发展、降本增效、绿色低碳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风光储氢”综合能源体系将是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主线

 

朱昌辞

头豹研究院工业行业首席分析师

在清洁能源领域,以“风光储氢”一体化为代表的综合能源体系将成为未来主流的能源体系。因此,构建氢能和电能互相转化、高效协同的氢电耦合能源网络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易存储的储能方式,依靠电解槽、储氢罐和燃料电池为主要装置,可以实现“电‒氢‒电”的能源转换过程。利用低谷期富余的新能源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储存起来或供下游产业使用,可以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隙性的问题,通过智能调度和优化管理,实现能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电解水制氢中电力成本为最核心的成本之一,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促进氢能产业的发展。因此,头豹研究院认为氢储能系统在未来具有明确的发展潜力。

 

 未来关注:技术发展及成本下降将驱动氢储能系统行业快速发展

 

朱昌辞

头豹研究院工业行业首席分析师

当前,氢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制氢、储运氢和氢发电技术三个方面。制氢层面,目前主流的制氢技术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尾气制氢等,煤制氢目前仍是主要生产方式,未来氢电耦合后电解水制氢长期降本空间大。储运氢层面,目前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比较成熟,一定时间内都将是中国主推的储氢技术,未来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的发展取决于相关核心技术的突破。氢发电技术端,燃料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氢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清洁无污染,能量转化效率高,是氢能源的最佳利用方式,使用纯氢作为燃料的固体高分子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低温启动、环保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中国氢储能市场规模在从2018年的1.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9.3%。预计2027年中国车载氢储能市场规模增至183.0亿元,并在未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至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50%以上。

来源:头豹研究院

 

高压气态储氢瓶的替代和燃料汽车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氢储能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1)高压气态储氢瓶技术迭代,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目前中国主流车载储氢瓶为35MPa,70MPa车载储氢瓶技术壁垒较高,目前核心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成本高,主要应用于示范项目,预计2024年起70MPa车载储氢瓶开始小批量供货。未来随着产业链上游国产化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其成本将快速下降,从而促进市场需求量的快速提升。

 

2)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将带动车载氢储能市场进一步扩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燃料电池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112.8%。当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呈现高功率化发展趋势,单车平均功率由2018年的32.4kW/辆提升至2022年的98.9kW/辆,续航里程能力显着提高,助推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的进一步上涨,对于储氢瓶数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不断促进车载氢储能市场规模的增长。

03

发挥内需主动力

文旅产业丰富经济增长动力源

 

文旅产业对于激发旅游消费新活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李金灿

头豹研究院消费行业首席分析师

新一年,扩大内需该如何发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数据显示,龙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9%。头豹研究院认为:文旅产业综合性强且具有产业联动效应,与住宿餐饮、文旅地产、文旅服务、文旅营销、文创消费、体育赛事等子版块高度协同,对于带动当地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增加小微企业收入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2023年,文旅消费需求得到集中释放。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涨幅明显,旅游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60.1亿人次)的81.38%,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国内出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81.38%、85.69%。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增幅显着,扭转了自2020年以来的低迷局面。此外,2023年人均每次旅游消费1,003.88元,同比增长24.5%。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首次超千元,高于2019年水平。

来源:头豹研究院

 

整体而言,2023年中国旅游市场主要指标增长较为显着,以贵州、云南、河南、江苏为代表省份其旅游数据已超越2019年,旅游经济加速回暖,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消费、增就业、强信心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未来机会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文旅行业迈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李金灿

头豹研究院消费行业首席分析师

回望过去一年,中国文旅消费市场出现了很多典型的消费现象。比如:“淄博赶烤”、“活力村超”、“泼天的富贵轮到了哈尔滨”、“Citywalk”、“文旅局长们卷起来了”、“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亲子游、研学游”。从中可发现,以新业态、新玩法、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文旅行业迈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2024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面临着低碳可持续、重构运营逻辑、新场景建设等方面的多重挑战与机遇。基于对文旅消费需求新变化,我们对2024年文旅产业发展做如下展望:

 

需求端:

 

1)文旅消费进一步分层分级,理性消费回归,“高性价比”成为文旅消费的重要前提;

 

2)情绪价值成为文旅消费新动力。是否满足个人情绪价值成为文旅消费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各类旅行方式或能治愈心灵,或能引发共鸣,或能宣泄情感,本质上都是围绕个人情绪的不同需求进行的流量变现,基于情感价值、社交满足的生活化文旅消费形态备受市场青睐;

 

3)银发群体有望成为文旅消费新增长点。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但财务状况良好且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退休人群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增强,有望成为推动消费发展的新动力。

 

产业端:

 

1)充分挖掘文旅新质生产力,通过AIGC赋能文化产业全链条。AIGC可以快速生成大量的高质量内容,如:社交媒体帖子、博客文章、新闻报道和短视频等,大幅提升内容创作效率,同时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旅行体验;

 

2)发挥主流媒体的涉旅舆论引导作用。平台和地方文旅携手,实现“线上+线下”、“内容+社交”、“公域+私域”流量闭环,助力地方文旅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

 

3)国际旅游市场恢复呈现多重态势。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入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9亿人次,较去年增长2.8倍,商务与休闲观光市场刚性需求恢复,随着入境通关回归常态化、入境签证不断便利化,2024年我国入境旅游将进一步全面重启;

 

4)行业发展从增速步入增质阶段。创新体验产品与重构运营逻辑是大势所趋,走向低碳、追求可持续或将成为文旅行业发展共识;

 

5)乡村振兴深入开展,乡村休闲游将成为协调城乡经济的重要桥梁。贵州台江“村BA”和榕江“村超”火爆出圈以来,迅速形成现象级传播,通过优质内容与当地民俗特色整合,正将“流量”转化为当地文旅发展动能的出圈打法,极具参考价值。

 

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2024年,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政策红利逐步释放的推动下,仍具有较大的投资空间。

 

 

如需相关行业研报

👈请扫码联系头豹

 

相关推荐

热评两会:划重点,这些赛道值得关注!,行业报告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进行评述,提出了2024年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并对重大宏观政策做出安排部署。一图速览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上下滑动可查看完整图片,来源于新华社2023年中国GDP规模超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份额超17%,贡献全球经济增长32%。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