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
李
李卿云 · 头豹分析师
2023-10-29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有问题?点击投诉

行业定义
质子交换膜(PEM)是有机氟化工产业的终端产品,具备特异性的质子传递功能,使得电极反应顺利进行。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件之一,是一种致密的选择性透过膜,也是电解质(传递质子)和电极活性物质(电催化剂)的基底。氢气通过气体扩散层,在阳极催化剂作用下失去电子变成质子,质子在质子交换膜上特异性地传递到阴极并与氧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质子交换膜只传递质子,而气体分子和其他离子无法通过。质子交换膜的材料性能需满足高质子传导率、低气体渗透性、高机械强度、高稳定性、表面适于与催化剂结合、性价比适当的要求。
行业分类
将全氟的非离子化微孔介质与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结合,可制成复合质子交换膜,这种结构既可改善原有膜的性质,减少昂贵的全氟树脂用量,降低膜成本,又可提高膜的机械强度与尺寸稳定性,美国戈尔(Gore Associates)公司已推出该类质子交换膜。英国Johnson Mathery公司采用造纸工艺制备了直径几微米、长度几毫米的自由分散的玻璃纤维基材,用Nafion溶液填充该玻璃基材中的微孔,烧结成膜后,层压得到厚60微米的增强型复合膜,该复合膜的电池性能与Nafion膜相近。但其制备工艺复杂,有待完善。
行业特征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行业前期资金与时间成本投入较大。
发展历程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行业
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
产业链分析
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
行业规模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行业规模
暂无评级报告
数据图表
政策梳理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行业
相关政策 8篇
竞争格局
14.88
摘要
质子交换膜(PEM)是有机氟化工产业的终端产品,具备特异性的质子传递功能,使得电极反应顺利进行。根据氟含量,可将质子交换膜分为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部分氟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无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复合质子交换膜,其中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已完全实现商业化,成为市场上重要的燃料电池隔膜材料。中国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行业整体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潜力巨大。2021年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总需求面积为11.2万m²,较上年增长80%以上。预计2025年总需求面积在40万m²以上,市场规模超4亿元,2026年总需求面积在60万m²以上,市场规模超6亿元。由于质子交换膜的生产技术壁垒较高,市场准入严格,前期成本投入巨大,全球仅少数企业掌握其生产技术,行业国产化程度较低。不过较高的准入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行业整体良性竞争,且国内企业主要面对的是海外企业的竞争,国内厂商更多是竞合关系,相关企业完成预研后可通过产能扩张快速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