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概览
报告摘要
锂电池新技术,东威科技、双星新材、重庆金美占据优势
PET铜箔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高分子材料替换部分金属,呈现出部分“去金属”化。PET铜箔的结构为三明治式,即中间是厚度为4-6μmPET绝缘层,两边由厚度为1μm的铜箔包裹,如6.5μm的PET铜箔由4.5μm的PET基膜两边各镀1μm的铜组成,6.5μm的PET铜箔可对标6μm的传统锂电池铜箔,其中镀层厚度越厚,导电性越好。PET铜箔可显著提升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且减少铜箔厚度,用铜量较小,可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但现阶段由于磁控和蒸镀的工艺复杂,PET铜箔的生产效率不及传统铜箔,且需要增加转接焊等新工序,也增加了电池的制造成本,且PET和金属存在较大的接触电阻,电池的电阻增加,功率下降,此外,PET铜箔也存在箔材穿孔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影响电池生产效率。PET铜箔是传统铜箔的良好替代材料。根据东威科技半年报描述,PET铜箔在锂电行业的大批量应用是必然趋势,甚至会全部取代传统铜箔。本文聚焦于中国PET铜箔工艺发展,将解答以下几个问题:(1)PET铜箔的优势是什么?(2)PET铜箔的核心壁垒是什么?(3)PET铜箔产业链哪些环节会率先受益?
报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