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豹研报

    2024年中国获得性血友病药物治疗行业概览: 近6万人患病,国产药品发展空间如何?(摘要版)

    分享
    头豹研报报告信息
    版权归属
    更新日期
    报告页数
    图表数量
    报告概览
    报告摘要
    获得性血友病是一种由于妊娠、衰老或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导致的血液系统疾病,抗凝血因子自身抗体异常产生,导致患者体内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出现无原因出血症状。根据受抑制的凝血因子类型可将患者分为获得性血友病A和获得性血友病B,另外根据患者临床诊疗时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对症进行止血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止血治疗一线用药多为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免疫抑制治疗则多选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进行长期药物调整。当前中国市场已有本土自研的重组凝血因子产品面世,免疫抑制药物方面也有多种仿制药上市过评,本土临床治疗对于进口产品的依赖逐渐降低。面对药物价格过高导致的用药渗透率不足,近年国家医保局重点关注获得性血友病用药的医保支付比例,最大限度为患者减轻药物治疗负担。另外,由于居民对获得性血友病的防控意识不足,部分患者首次并未正确选择就诊科室,导致超三成患者经历延迟确诊。中国获得性血友病诊疗指南提出,对于存在不明原因出血的送诊患者应进行凝血五项检查,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一步采取对应的凝血功能测试以尽早实现确诊。本报告将从获得性血友病药物治疗行业的起病原因、用药分类、产业链各环节重点事项分析、市场规模预测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等维度对获得性血友病药物治疗行业进行深度剖析。
    报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