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铜箔
锂离子电池铜箔
李
李卿云 · 头豹分析师
2023-10-29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有问题?点击投诉

行业定义
锂离子电池铜箔作为电池负极的载体和集流体,是电池最基本的原材料之一。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金属箔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 以便形成较大的电流输出。锂离子电池铜箔在电池中既是负极活性材料的载体,又是负极电子的收集与传导体,因此要求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导电性、柔韧性和耐腐蚀性。锂离子电池铜箔要求表面应清洁、平整、颜色均匀,不应有氧化变色、划痕、斑点、皱折、压痕、手印,不应有灰尘、油脂、盐类、铜粉、污迹等影响加工使用的异物,其边缘整齐,无缺口、撕裂、折叠及波浪边等。
行业分类
复合铜箔采用新工艺,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酰亚胺(PI)等高分子材料为基材,上下两面沉淀金属铜,制成类似“三明治”的集流体结构。复合铜箔可极大提高电池机械滥用的安全性,改善电芯界面,从材料端彻底解决纯金属集流体长期老化催化的可靠性问题。复合铜箔比传统的电解铜箔、压延铜箔重量更轻,面密度较传统铜箔降低77%,能量密度提高5%以上,成本较传统箔材降低50%以上,并可使电池寿命有效提升约5%。复合集流体能够直接运用于各种规格、不同体系的动力电池如锂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目前复合铜箔仍处产业化初期,仅有少数公司实现或计划量产。
行业特征
锂离子电池铜箔行业的销售渠道壁垒较高。
发展历程
锂离子电池铜箔行业
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
产业链分析
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
行业规模
锂离子电池铜箔行业规模
暂无评级报告
SIZE数据
政策梳理
锂离子电池铜箔行业
相关政策 6篇
竞争格局
23.52
摘要
锂离子电池铜箔作为电池负极的载体和集流体,是电池最基本的原材料之一,要求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导电性、柔韧性和耐腐蚀性。铜箔厚度的轻薄化有利于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且能提高铜箔企业的加工费率与产品附加值,是锂离子电池材料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目前中国锂电铜箔仍以6μm、8μm为主,4μm、4.5μm等更薄的锂电铜箔已在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动力锂电池头部企业产品中展开应用。锂离子电池铜箔行业对于新进入者设有较高的资金壁垒与销售渠道壁垒,新进入者在投资建厂时的关键设备购置、基础建设投入以及大宗商品采购等方面需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且需支付巨大的开拓成本获取下游优质客户,因此行业先发企业优势明显。当前用于铜箔生产的阴极辊、高端磁控溅射设备国产化率较低,采购周期较长,或将成为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东威科技在复合铜箔电镀设备中一家独大,投资潜力较大。中国锂离子电池铜箔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下游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应用扩张是其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铜箔总需求量为26.7万吨,2022年总需求量为50.7万吨,同比增长89.7%,预计2027年铜箔总需求量将达315.0万吨。未来中国锂离子电池铜箔行业将持续保持高景气,一方面是出于国家能源结构转型需求,政策不断对动力电池提出更高的能量密度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锂离子电池铜箔受电池技术路线变化的影响较小,在未来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前期,电池铜箔依然适用,将为铜箔厂商提供充足扩产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