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系统公告

搜索历史

    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联系我们头豹客服
    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词条 / 详情
    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作 者: 张诗悦
    行 业:头豹分类/综合及概念/自动驾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头豹分类/综合及概念/新能源汽车/乘用车整车/跨界造车港股分类法/工业制品/工业制造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车互联网企业
    摘要:汽车新四化带来价值链的变革,软件与服务将成为汽车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公司凭借软件开发方面的优势占据智能汽车市场的一席之地,互联网巨头百度、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小米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竞争情况成为热点问题,本篇报告主要回答互联网参与者在智能汽车方面近期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及:1)互联网参与者入局智能汽车领域的优势;2)互联网代表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情况;3)互联网代表企业的竞争力如何
    新能源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定义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量产,传统汽车自2017年起销量逐年下滑,加之2020年自动驾驶高速发展,传统汽车已无法满足汽车新四化带来的需求变化,即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从交通工具上升到集私人空间和智慧功能为一体的智慧伙伴,汽车中软件与服务将成为重要部分,汽车价值链将因此产生变革,售价下降以及原材料价格上升将压缩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利润,复制成本低、可持续升级的软件与服务能够带来持续性、可观收益,将成为汽车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公司在软件开发方面具有优势,通过自研产品或者为车企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逐步在智能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新能源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企业分类
    传统汽车已无法满足汽车新四化带来的需求变化,销量下滑导致利润被压缩,软件与服务将成为汽车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公司凭借软件开发方面的优势占据智能汽车市场的一席之地。因此,互联网企业入局成为智能汽车行业中重要的企业代表。
    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分类
    传统车企
    对汽车领域了解深入,但软件算法方面存在缺陷,智能驾驶领域发展缓慢
    互联网企业
    拥有软件、算法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合作企业提供软硬件平台与解决方案
    造车新势力
    与传统车企相比在智能汽车自研方面具有优势,更具科技感
    初创公司
    初创企业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为车企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新能源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特征
    新能源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的特征包括企业类型众多、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势头凶猛、互联网企业积极入局。
    当前汽车市场参与企业类型众多,同时价值链变革导致汽车领域竞争格局发生改变
    当前汽车市场上的参与者分为四类,首先是以吉利、一汽、长安、北汽为代表的传统车企,这类参与者对汽车产业链有深入的了解,但在软件、算法以及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存在不足,往往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其次是以百度、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这类参与者具有软件算法上的优势,为合作企业提供软硬件平台以及智能解决方案,部分企业也进行造车业务;再次是以小鹏、蔚来、理想、威马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这类参与者打破传统造车理念,拥有对新技术、新趋势的强敏锐度,具备智能产品研发实力;最后是以小马智行、文远知行、AutoX为代表的初创公司,这类参与者专注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研发,在该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企业类型众多
    新四化趋势概念出现,传统车企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新进入者互联网企业和初创公司凭借软件、算法技术优势加速入局,逐渐占据汽车市场一席之地,造车新势力敏锐捕捉新趋势,也渐渐崛起,传统车企在这样的变化下纷纷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以适应新趋势下的市场需求。传统车企需加快创新改革步伐,来抵抗新的市场进入者带来的挑战
    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势头凶猛
    互联网企业的入局对竞争格局带来较大的冲击
    智能驾驶系统为汽车智能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企业在AI、云计算等为智能系统提供基础的领域深耕已久,具备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因此将智能驾驶系统作为其入局的主要切入点,强大的竞争力使其迅速占据智能汽车市场,从而强烈地冲击原有竞争格局,互联网企业的智能化产品也加速汽车市场智能化转型
    互联网企业积极入局
    互联网公司·新能源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历程
    自2014年开始,多家龙头互联网公司入局自动驾驶行业,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行业的布局开始悄然发生改变。百度进入智能汽车领域较早,成立并多次调整自动驾驶事业部,积极研发多款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推出并逐步完善Apollo计划,推动Robotaxi实现商业化落地,同时与多家车企建立合作关系;阿里巴巴与腾讯均较早入局智能汽车领域,阿里巴巴2015年成立斑马网络,逐步拓宽智能汽车业务,与多家车企达成战略合作;腾讯在2017年以前以投资为主,之后成立自动驾驶中心,开始开展智能驾驶业务;小米入局造车较晚,2021年注册成立小米汽车,在此之前多次参与投资汽车领域;华为在汽车领域布局较早,且积极研发智能驾驶软硬件,与多家车企深度合作,产品涉及智能驾驶各方面
    萌芽期 2014-2017
    互联网企业开始布局自动驾驶行业,起初先从与其他汽车行业的技术公司合作开始
    通过融资或合作形式与自动驾驶行业建立联系。在零部件供应商方面布局激光雷达,芯片算法方面企业的合作,在整车企业方面也与主流车企进行多次、深入合作,同时利用自身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和研发人员优势,开展与智慧交通、Robotaxi、汽车智能化方面相关的业务布局
    启动期 2017-
    互联网企业的汽车与自动驾驶野心逐渐扩张,开始独自创立自动驾驶相关公司或品牌
    许多互联网企业开始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在企业内部建立智能汽车相关的部门来独立管理相应的事务,也有部分企业通过与传统车企合作等方式创立智能汽车企业,同时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
    互联网公司·新能源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分析
    本篇报告中,产业链上游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毫米波雷达、汽车芯片等重要上游厂商的产品质量将对中游厂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中游为研究主体对象——入局智能造车市场的互联网企业,此处主要讨论的是百度、腾讯、华为、阿里巴巴、小米五家企业,下游为整车厂或智能汽车运营公司,不过目前来看,互联网企业造车的最终流向都为C端消费者以及其自营或合作的出行平台。
    由于互联网企业致力于与上游下游企业进行深度战略合作,甚至直接进行布局投资,该产业链上中下游将逐渐趋于紧密化。互联网企业通过投资新能源汽车上游企业,实现上中游企业的紧密连接:如小米投资了中航锂电、蜂巢能源、赣锋锂电等动力电池企业,华为与德赛西威围绕HiCar解决方案平台级合作、测试能力共建、车载生态联合创新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项目;而同时,由于互联网企业在下游应用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和信息优势,因此其中下游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够被互联网企业所覆盖,如2020年阿里云和首汽约车开启基于5G边缘计算的网约车移动业务合作试点项目,双方将共同探索5G时代边缘计算在出行领域的应用和拓展;百度更是自主发展起了Robotaxi业务,搭建起萝卜快跑平台(Apollo Go),并凭借其庞大的道路测试里程所积累的数据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推动了其高等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
    产业链上游
    上游厂商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华光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森思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产业链中游
    中游厂商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百度(中国)有限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
    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轻舟智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滴滴(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上游说明
    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核心部件的高质量最终将决定车在使用过程的耐用性、安全性等,核心部件包括智能底盘系统、电驱动系统、智能汽车芯片、毫米波雷达、车载光学系统、车载雷达系统、高精度定位系统、车载互联终端、集成控制系统等,而这些部件的供应商组成了产业链的上游。从配件数量上看,在通用的自动驾驶汽车中,需要5个短程激光雷达,8个毫米波雷达,16个摄像头和1到2个IMU,而为此汽车也需要增加相应的制造和研发成本,从成本上看,增加自动驾驶模式后汽车的售价会相应增加5500美元左右
    产业链中游说明
    互联网企业拥有软件、算法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合作企业提供软硬件平台与解决方案。作为新进入者的互联网企业凭借软件、算法技术优势加速入局,逐渐占据汽车市场一席之地,传统车企在此挑战下必须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以适应新趋势下的市场需求。本报告中选取的五家企业之所以能够有底气从互联网行业跨界进行造车,主要凭借两点要素:1、出色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智能技术基础,以百度为例,截止至2021年9月,百度2021年共申请13,007件专利,远超于其余企业,获专利授权3,652件。百度的AI专利涉及深度学习技术、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知识图谱、智能推荐、交通大数据等多个领域;2、现有业务能够为造车业务提供强力支持。目前来看,腾讯、华为等企业都是在自己当前领域下的佼佼者,因此掌握了许多关键技术和信息,例如腾讯在高精地图的数据更新上,能够依靠其现有的广覆盖感知方案,将车端传感器数据上传至云端,用于高精地图的更新,形成数据闭环
    产业链下游说明
    智能造车的最终归属是整车的销售或智能汽车共享生态应用,因此产业链的下游为整车的生产销售公司或车辆服务运营平台。当前环境下,整车生产公司都必须抓住汽车新四化趋势促进产品创新迭代,同时Robotaxi等行业开始萌芽。其中作为重要的未来趋势,Robotaxi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需求量上看,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网约车客运量已经在总出租车客运量中占比达到36.2%;同时,从利润对比上看,相对于汽车售卖而言,Robotaxi按距离和时长收费的模式下,每辆车的利润能够从1400美元提升至70500美元,提高了近50倍
    新能源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政策梳理
    政策颁布主体生效日期影响政策内容政策解读政策性质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11个部委2020-029《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该战略是从政策宏观层面给我国智能汽车行业以指导,现阶段,在技术、产业、应用和发展层面上智能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智能汽车对我国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指导性政策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20-058《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深化新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新能源产业国际化水平,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等。国家政策层面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支持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及产品推进的基础。具体来看,政策还指出要积极参与风电、光伏、海洋能、氢能、储能、智慧能源及电动汽车等领域国际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的制定和修订,这能够帮助我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尽快与国际接轨。指导性政策
    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084《方案》提到了为了推动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需要发展的几项重点任务:紧盯新技术突破,构建自主配套的关键技术体系,抢抓新终端布局,夯实新基建配套等。作为国内一线城市的上海需要发挥先驱作用,立足本市的相关技术行业企业,鼓励智能网联汽车积极技术创新,同时落实政策基础以及配套设施。指导性政策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2022-098《指南》提出,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这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提供重要机遇。该政策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整体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同时为该行业下的技术规范、产品技术应用升级提出了要求,也为数据安全以及板块升级等方面提供了宏观方向支撑。指导性政策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116该《通知》旨在遴选符合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对通过准入试点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 在试点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作为尚在技术探索阶段的智能网联汽车,推进试点活动有助于其运营活动的落地及大规模推广的实现,政策层面的规范能够帮助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高效应用实践指导性政策
    新能源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竞争格局
    本篇报告选取了五家且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头部互联网公司,其中从营收看阿里巴巴和华为占据前列,较高的企业营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有实力投入更高的更高的研发费用;而从AI专利申请数量上看,百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
    从互联网入局自动驾驶的原因来看,智能驾驶系统为汽车智能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企业在AI、云计算等为智能系统提供基础的领域深耕已久,具备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因此将智能驾驶系统作为其入局的主要切入点,强大的竞争力使其迅速占据智能汽车市场,从而强烈地冲击原有竞争格局,互联网企业的智能化产品也加速了汽车市场智能化转型,互联网企业的入局对新能源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的竞争格局带来较大的冲击。而在互联网企业内部格局竞争中,从入局时间来看,百度与华为先后在2013、2014年入局,是最早布局智能汽车的企业,其次是阿里巴巴、腾讯,小米2021年才宣布造车,入局时间最晚;百度与小米定位相似,均为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应用,其余三企业定位各有侧重。各企业的商业模式均是以各自擅长的领域和技能为切入点参与到智能汽车领域;各企业均积极与智能汽车产业链上企业合作,华为、腾讯合作企业最多,均达到30家以上,小米起步较晚,暂时没有业务上的合作方。
    总体来看,百度、华为入局早,具有先发优势,技术、经验积累丰富,布局范围广,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腾讯、阿里巴巴拥有娱乐、生活、物流资源优势,且有与之对应的定位和商业模式,在所属领域具有优势;小米入局晚,不具有技术和经验优势,但在汽车领域的投资和专利覆盖范围广,能够迅速进行资源整合,且具备自研能力,未来造车进程或可赶超其他企业。
    互联网企业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主要参考企业营收和AI专利申请数量两个维度
    上市公司速览
    百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9888)
    总市值
    7005.66亿
    营收规模
    124,493,000,000.00
    同比增长(%)
    16.2700
    毛利率(%)
    48.3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09988)
    总市值
    37640.74亿
    营收规模
    853,062,000,000.00
    同比增长(%)
    18.9300
    毛利率(%)
    --
    小米集团 (01810)
    总市值
    3838.19亿
    营收规模
    328,309,145,000.00
    同比增长(%)
    33.5300
    毛利率(%)
    17.75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00700)
    总市值
    3493000000000
    营收规模
    560,118,000,000.00
    同比增长(%)
    16.1900
    毛利率(%)
    43.91
    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代表企业分析
    百度(中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
    2005-06-06
    经营范围
    投资经营决策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管理服务,员工管理服务,研究开发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外各类广告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品牌名称
    百度(中国)有限公司
    描述
    AI技术为自动驾驶提供算力支持。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要求芯片的算力能够处理传感器所接收的日益增多的数据量。百度是中国唯一已开发从芯片设计到软件构架以及应用程序的全栈AI能力的公司;
    百度AI技术同时驱动Apollo、DuerOS平台以及智能云三大重要平台,业务涵盖智能云、智能生活和智能驾驶方面,为合作伙伴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百度在AI专利数量方面具有领先优势。2021年,百度、腾讯、华为、阿里巴巴均大力布局AI领域,为中国AI专利贡献的主力军,其中百度数量领先,且连续四年蝉联第一,截止至2021年9月,百度2021年共申请13,007件专利,远超于其余企业,获专利授权3,652件。百度的AI专利涉及深度学习技术、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知识图谱、智能推荐、交通大数据等多个领域
    百度凭借其在AI领域的优势带动智能驾驶的发展。其AI算法为自动驾驶的数据处理提供保障,AI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为自动驾驶平台的建设提供数据基础
    百度(中国)有限公司融资信息
    百度(中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技术优势:道路测试里程是一项衡量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的重要因素,百度道路测试里程数远超于其他企业,且道路测试总里程逐年上升,大量的路测所获得的数据推动了百度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
    产业链布局较广:百度就开始与智能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凭借其较早布局自动驾驶而积累下来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吸引多家企业与其合作。在零部件供应商方面积极布局激光雷达,芯片算法方面与英特尔、英伟达等企业合作,整车企业方面与吉利、一汽、威马等十余家主流车企进行多次、深入合作,以智慧交通、Robotaxi与汽车智能化三方面业务助力车企汽车智能化,同时推动百度汽车商业化进程
    百度官网、头豹研究院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4469246.3883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深圳市
    行业
    商务服务业
    法人
    赵明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46645251H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时间
    2003-03-14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销售、服务;从事对外投资业务;提供管理、咨询、培训等业务;IT服务业务;自有房屋租赁。(法律、法规禁止的,不得经营;应经审批的,未获得审批前不得经营;法律、法规未规定审批的,企业可自主选择项目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
    品牌名称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融资信息
    财务指标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技术优势:华为在汽车领域大力发展智能业务,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分为五大业务,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MDC、CDC与VCD三大平台高算力、高集成、差异化,助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三领域高速发展
    合作优势:华为自2014年起积极与智能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涵盖零部件供应商、科技/互联网公司、通信公司、整车厂企业;华为与宁德时代、长安汽车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阿维塔
    华为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185000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市辖区
    行业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法人
    雷军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551385082Q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成立时间
    2010-03-03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销售通讯设备、厨房用品、卫生用品(含个人护理用品)、日用杂货、化妆品、医疗器械Ⅰ类、Ⅱ类、避孕器具、玩具、体育用品、文化用品、服装鞋帽、钟表眼镜、针纺织品、家用电器、家具(不从事实体店铺经营)、花、草及观赏植物、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照相器材、工艺品、礼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珠宝首饰、食用农产品、宠物食品、电子产品、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及零部件、智能卡、五金交电(不从事实体店铺经营)、建筑材料(不从事实体店铺经营);维修仪器仪表;维修办公设备;承办展览展示活动;会议服务;筹备、策划、组织大型庆典;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摄影扩印服务;文艺演出票务代理、体育赛事票务代理、展览会票务代理、博览会票务代理;手机技术开发;手机生产、手机服务;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出版物零售;出版物批发;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销售食品;零售药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电信业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出版物批发、出版物零售、销售食品、经营电信业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零售药品、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品牌名称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融资信息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竞争优势
    经验优势:小米早在2014开始通过投资和专利自研布局智能汽车领域,小米集团、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及顺为资本三主体积极投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系统等方面,小米自行研发汽车领域超5年,积累专利超800件
    融资布局优势:小米重点布局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座舱领域,三者投资企业数量在已投智能领域企业中占比近六成,在高精地图方面布局稍弱,智能网联方面布局完整;投资的其他方面主要包括前期对车企的财务投资
    小米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
    2000-02-24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计算机技术服务及信息服务;计算机硬件的研发、批发;玩具设计开发;玩具的批发与零售(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商品的批发与零售(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服务;电子产品设计服务;游戏游艺设备销售;国内贸易;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不含分销及国家专营、专控、专卖商品) ;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特许经营除外;以上项目不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许可经营项目是:三类医疗器械销售。
    品牌名称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融资信息
    财务指标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合作企业优势:自2012年起,腾讯就开始与智能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社交、娱乐领域的优势,加之紧跟数字化转型趋势,吸引了数家企业与之建立合作关系。智能汽车产业链中从零部件供应商、互联网公司、网络运营商到传统整车厂、造车新势力,已有超三十家企业被腾讯纳入其汽车朋友圈,且队伍仍在不断壮大。
    体系优势:近年来,腾讯与其朋友圈中的伙伴进行多次、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领先的智能网联生态。腾讯积极助力车企推动数字化转型,例如2021年与吉利的合作中注重数字化领域,腾讯表示希望作为吉利数字化战略合作伙伴,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全面助力吉利汽车率先完成“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升级,打造全产业链数字化闭环,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服务体系
    腾讯官网、头豹研究院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15298万美元
    企业总部
    杭州市
    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法人
    张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100799655058B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
    成立时间
    2007-03-26
    经营范围
    服务:企业管理,计算机系统服务,电脑动画设计,经济信息咨询服务(除商品中介),成年人的非证书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和成年人的非文化教育培训(涉及前置审批的项目除外);生产:计算机软件;销售自产产品。(国家禁止和限制的除外,凡涉及许可证制度的凭证经营)
    品牌名称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融资信息
    财务指标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资源优势:阿里巴巴相对于其他公司拥有娱乐、生活、物流资源优势,且有与之对应的定位和商业模式,在所属领域具有优势
    合作优势:阿里已与十余家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以斑马智行系统业务为主,同时投资出行平台巩固地位2014年-2021年阿里与上汽多次就智能驾驶领域合作,设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与浦东新区联合打造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已汽车”,荣威RX5、荣威i6、D90等搭载斑马智行的车型陆续发布
    阿里巴巴官网、头豹研究院
    [3]
    百度集团SW09888.HK发力AI新基建,加速智能驾驶商业化
    [4]
    1、安信证券——《百度集团SW09888.HK发力AI新基建,加速智能驾驶商业化》——见附件一 2、知乎——《造车新势力的分析与展望》——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172593
    [6]
    1、车百智库&罗兰贝格——《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白皮书2020》——见附件二 2、汽势传媒——《智能汽车催生盈利模式变革 软件付费解锁能否行得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432748150945333&wfr=spider&for=pc
    [7]
    1、国金证券——《互联网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从互联网视角看汽车智能化》——见附件七 2、国信证券——《前瞻研究科技造车系列深度一(国内篇):科技巨头入局,激活造车新动能》——见附件八 3、腾讯智慧出行公众号——《吉利研究院、腾讯云、中汽数据、安恒信息签署战略合作,共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运营体系》——https://mp.weixin.qq.com/s/rYoJTfbzIb5p2cu3vfluWg 4、汽车之家——《布局车联网 长安/华为签署合作协议》——https://www.autohome.com.cn/news/201411/850976.html 5、搜狐新闻——《华为联合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完成5G自动驾驶外场测试》——https://www.sohu.com/a/127642291_162522 6、北极星电力网——《北汽新能源华为签约 开展云计算、车联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合作》——https://m.bjx.com.cn/mnews/20181106/939768.shtml 7、华为——《华为与北汽新能源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https://www.huawei.com/cn/news/2018/11/Huawei-BAIC-BJEV-Strategic-cooperation
    [8]
    安信证券——《百度集团SW09888.HK发力AI新基建,加速智能驾驶商业化》——见附件一 知乎——《造车新势力的分析与展望》——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172593
    [9]
    安信证券——《百度集团SW09888.HK发力AI新基建,加速智能驾驶商业化》——见附件一 知乎——《造车新势力的分析与展望》——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172593
    [10]
    国信证券
    [11]
    1、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https://www.miit.gov.cn/jgsj/kjs/jscx/bzgf/art/2022/art_695f14b077eb484da12d358f72d14bf0.html 2、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shanghai.gov.cn/202219bgtwj/20221010/9f86f46a7e164c96a39178e6d8f2f56d.html 3、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002/t20200224_1221077.html?code=&state=123 4、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https://www.miit.gov.cn/jgsj/zbys/qcgy/art/2022/art_f419a5a89e934e62adb92631b57117b6.html
    [12]
    国家工信安全中心——http://www.etiri.com.cn/ 腾讯新闻——《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中国人工智能高价值专利及创新驱动力分析报告》》——https://new.qq.com/omn/20211019/20211019A08N2W00.html
    [13]
    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中国人工智能高价值专利及创新驱动力分析报告》
    [16]
    华为官网https://www.huawei.com/cn/?ic_medium=direct&ic_source=surlent
    [17]
    小米官网https://www.mi.com/about
    [19]
    阿里巴巴官网 https://www.alibabagroup.com/
    正在加载...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