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结光伏电池
异质结光伏电池
梁煜羚 · 头豹分析师

行业定义
行业分类
行业特征
发展历程
异质结光伏电池行业
目前已达到 5个阶段
产业链分析
行业规模
异质结光伏电池行业规模
暂无评级报告
政策梳理
异质结光伏电池行业
相关政策 6篇
竞争格局
摘要
1、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是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在P型氢化非晶硅、N型氢化非晶硅与N型硅衬底之间各增加一层本征非晶硅薄层,利用了非晶硅薄膜与单晶硅衬底的异质结结构,结合了单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优良的特点,拥有独特的双面对称结构及非晶硅层的优秀钝化效果,转换效率上限高。且光伏异质结电池的生产工序较少,使得其良品率较高及理论成本较低。目前光伏电池的技术路线正向效率上限更高的N型电池转换,其中异质结光伏电池技术则是推动该转换的主要技术之一。 2、异质结电池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启动期、商业布局期及快速扩产期四个阶段,未来将朝着平价规模化应用发展。从产能上而言,异质结电池产能从2016年的约2GW扩大到2021年的5.57GW,预计2022年底至少具备10GW的异质结产能,到2025年,我国异质结电池技术在光伏电池技术中将占据10%左右的市场份额,是我国光伏电池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3、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料供应商、中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制造商以及下游的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商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的原料供应商提供异质结光伏电池所需的硅片、低温银浆、靶材等,其中硅片为核心材料,低温银浆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一步推进电池材料成本下降,电池制备工艺改进将推动低温银浆用量进一步减少,溅射靶材也在持续推进国产化进程当中。产业链中游的光伏电池片及光伏组件制造商利用上游提供的资源进行再加工,为下游的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商提供电池片组件。异质结光伏电池的技术突破提升了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关于降本的技术方向也较为明确,全行业成本的下降未来可期。现阶段,产业链下游初步对异质结技术进行大规模运用,异质结技术将随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