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李
李卿云 · 头豹分析师
2023-10-29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有问题?点击投诉

行业定义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关键的功能材料,也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主要的锂离子来源,具有较高的电极电势,可使电池具备较大的开路电压。正极材料占锂离子电池总成本比例最高,性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各项核心指标,目前研制成功并得到应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等。
行业分类
锰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通常为尖晶石相,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无污染、安全性好等优点,但其较差的储存性能、循环性能、电化学稳定性及低能量密度却大大限制了其产业化,主要应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相对不高的锂离子电池,例如一些低端3C数码产品及电动两轮车、共享电动车等微型电动车。
行业特征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人才壁垒较高。
发展历程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
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
产业链分析
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
行业规模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规模
暂无评级报告
数据图表
政策梳理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
相关政策 6篇
竞争格局
17.27
摘要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关键的功能材料,占锂离子电池总成本比例最高,性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各项核心指标。由于行业客户渠道、工艺技术、行业人才壁垒较高,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竞争格局趋于稳定,长期来看,下游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的增长将有力促动正极材料企业的加速出清,掌握前沿技术与先进产能的企业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张,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2022年总出货量达192.9万吨,2027年总出货量有望达1200万吨以上,2022-2027年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9%,目前形成规模化商业应用的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正极材料产业链上游原辅材料链路较为复杂,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应用于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锂盐产品逐渐呈现供不应求态势,价格大幅攀升,未来锂盐的供给与价格可能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下游为产业链的核心价值环节,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物联网智能终端更新迭代加速的驱动下,锂离子电池在动力、储能与消费领域的应用增长空间巨大,其高速扩张的市场需求将成为刺激上游、中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