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系统公告

搜索历史

    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联系我们头豹客服
    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词条 / 详情
    供应链金融科技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作 者: 张俊雅
    行 业:头豹分类/金融业/货币金融服务港股分类法/金融/其他金融
    摘要: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服务于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综合融资方案,也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它可有效地将资金流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为上游和下游的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供应链金融科技则是指通过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来提高整个供应链融资和支付流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在供应链金融所应用的技术中,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最为成熟,两者用于数据的抓取和风控模型的搭建,是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环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成熟度较低,其衍生出来的风险仍难以管控。
    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定义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服务于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交易的综合融资方案,也是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即为供应链各环节企业提供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其中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以核心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尝性贸易融资方式。
    供应链金融科技是指通过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来提高整个供应链融资和支付流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
    供应链金融技术分类
    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主要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两个问题。例如,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客户筛选、对供应链进行动态检测和风险预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供应链上下游交易和信用进行智能分析和自动决策,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交易信息防篡改、可追溯,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目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十分成熟,两者主要用于企业数据的快速识别和抓取,以及风控模型的搭建,是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环节。此外,虽然多数厂商有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但该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仍不成熟。其存在系统性问题导致链上企业遭受损失,以及法律管控措施不健全等问题。
    供应链金融科技分类
    人工智能
    供应链金融中应用的AI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文字识别、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自然语言处理等,该类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中的各个流程,实现控制资产风险、提高审核效率、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
    大数据
    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用于实现风险分析智能风控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
    区块链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存证”、“防篡改”的特性,在供应链金融中为证实贸易的真实性提供了有效途径
    云计算
    云计算一方面可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还可通过打通企业间的IT系统,保证金融交易和数据的真实性
    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特征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厂商可分为自研和第三方两种模式。因自研模式下研发成本高昂、开发周期漫长,且缺乏相应的金融科技领域技术人才,大中小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偏向采购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产品或解决方案。此外,
    “自研”模式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具有研发成本高、周期长、研发团队不及第三方厂商的特征
    自研模式下,金融机构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或核心企业,通过自行研发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来服务于自家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自研”模式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其母公司通常为大型银行或大型核心企业,具有深厚的资金实力。同时,该类厂商对自身业务理解深刻,搭建的系统能更好地匹配公司业务需求。然而,该类厂商搭建的系统研发周期较长,研发团队成员整体技术实力不及地第三方厂商。
    “自研”模式
    “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厂商专注于提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驱动的金融服务
    第三方厂商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其主营业务是为大型金融机构或核心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以及使用自有资金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该类厂商背靠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银行提供的资金促成供应链金融交易,同时使用少部分自有资金促成交易。第三方厂商通常具备专业的研发团队,头部厂商更是拥有大量的成功项目经验和丰富的系统搭建经验。
    “第三方”模式
    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第一梯队的四家厂商合计瓜分80%的市场份额。2022年,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中,市占率位列前三的是蚂蚁金服、京东数科、联易融,市占率分别为45%、20%、8%。预计未来,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竞争格局将保持平稳,中小厂商难以撼动头部厂商的市场地位。
    “寡头垄断”市场
    供应链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启动期和高速发展期,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启动器期,我国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线下,受制于技术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市场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在高速发展期,得益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始由线下转移至线上。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可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SaaS平台完成融资行为,极大程度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额度与效率。
    启动期 2000-2005
    2001年下半年,深圳发展银行开始在广州和佛山两家分行开始试点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业务,利用特定化质押下的分次赎货模式,并配合银行承兑汇票的运用,结算和保证金存款合计超过了20亿元。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先后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和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签署了“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
    供应链金融的种子在国内开始生长
    业务主要集中在线下,金融机构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撑,完成对整个供应链内部企业的融资授信支持:
    受制于技术发展,该时期的各种商业信息难以在短时间互通,虚假库存时有发生,各个环节之间仍存在猜疑链,从而制约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高速发展期 2005-2010
    2010年前后,科技领域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逐渐加深,从而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参与机构可以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模式来对参与企业进行风控。同时,供应链金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对链上中小企业提前授信、进而提高了融资效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到供应链金融的行业,这使得搭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与传统的独立中心相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多中心协同认证体系得以成型。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开始落地
    供应链内部企业仍无法对共享的信息完全置信,从而导致机会成本的浪费。
    供应链金融科技产业链分析
    供应链金融科技产业链包含上游的底层技术支持厂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企业IT系统、信用管理厂商等),中游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厂商,以及下游的供应链金融参与方(核心企业、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上游底层技术支持厂商为中游解决方案厂商提供技术模块支持,但头部解决方案厂商通常具备自研底层技术的能力。
    目前,中游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厂商可分为“自研”和“第三方”两种模式,由于金融机构自研模式下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研发成本高、周期长,使得金融机构逐渐偏向于采购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的解决方案,未来“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占比也将持续提升。另一方面,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厂商的商业模式通常为基于交易量收取科技解决方案的服务费,费率范围在0.1%-1.0%,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费率水平较低的原因为: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厂商产品同质化严重,商业模式可轻易复制,使得厂商需依靠价格战获取更高市场份额。较低的服务费率叠加高投入的研发成本,导致即使作为头部厂商的联易融、中企云链连年亏损,直到2022年底才实现扭亏为盈。头豹分析师认为,未来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市场仍维持寡头垄断,联易融、京东数科、蚂蚁金服、中企云链仍瓜分主要市场,CR4预计在未来3年内均维持在70%-80%。
    产业链上游
    上游厂商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达观数据(苏州)有限公司
    来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神策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产业链中游
    中游厂商
    联易融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蚂蚁金服(杭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蔷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简单汇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开鑫科技有限公司
    建信融通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优品三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
    核心企业
    金融机构
    中小微企业
    产业链上游说明
    上游底层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企业IT系统厂商等,该类厂商可为中游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提供底层技术模块支持。通常情况下,头部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具备以上技术的自研能力
    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CV、OCR、NLP、RPA,主要用于快速抓取和识别企业数据,且该类技术的应用已十分成熟。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厂商包括商汤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竹间智能、来也科技、依图科技、第四范式等;
    大数据主要用于为供应链金融搭建风控模型,多数厂商的供应链金融风控解决方案都是基于大数据进行。该技术支持厂商包括神策数据、亿信华辰、聚合数据、中科曙光、神州泰岳等;
    云计算可用于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可通过SaaS平台处理供应链金融业务。云计算服务厂商包括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浪潮、京东云等;
    区块链技术可保证供应链金融中贸易的真实性,实现信息透明化。然而,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成熟度不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该技术的提供商包括蚂蚁金服、中国平安、远光软件、趣链科技、布比科技、云象、众企安链;
    企业IT系统主要为ERP系统,打通企业之间的ERP系统可保证贸易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企业IT系统的厂商包括国内的用友、金蝶、东华软件,以及国外的SAP、Oracle、Salesforce等;
    信用管理公司则通过收集个人信用信息,为商业银行等个人信用信息使用者,提供个人信用信息咨询和评级服务。提供该服务的厂商包括金蝶征信、芝麻信用、海智金诚征信、宸信征信等。
    产业链中游说明
    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一方面可为大型金融机构提供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可在自有SaaS平台上为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可分为“自研”和“第三方”,“自研”模式即金融机构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或核心企业,通过自行研发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来服务于自家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第三方”厂商则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并基于该类技术为金融机构做技术输出。
    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包括联易融、中企云链、蚂蚁金服、京东数科、重庆小雨点、蔷薇控股、简单汇等。
    目前,中国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市占率前四名合计占据市场80%的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5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926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2%
    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的商业模式主要为基于交易量收取科技解决方案的服务费。以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头部厂商联易融和中企云链为例:联易融的核心企业云业务会收取处理的供应链资产量的0.1%-0.8%作为服务费,金融机构云业务则收取处理的供应链资产量的0.8%-1.0%作为服务费;中企云链的核心业务“云信”则只向平台上的融资方收取年化0.2%的服务费。
    产业链下游说明
    供应链金融市场参与方主要包括核心企业、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其中,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大型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中,两者应用占比超70%
    大型金融机构更偏向于通过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自研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而中小型金融机构更偏向于采购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的解决方案。
    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规模
    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5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926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2%。预计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增长至2591亿元人民币。
    2022年,蚂蚁金服、京东数科、联易融、中企云链合计瓜分了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80%的份额。
    得益于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推进,以及企业对供应链金融中智能化、快速化风控能力的需求增加,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提升。同时,由于自研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研发成本高、研发周期长,未来中小型金融机构将更偏向于采购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的方案,推动市场整体对第三方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以区块链技术为推动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成熟度将持续提升,上链企业规模将持续增长,使得解决方案在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支出,2017-2026E
    *注释: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自主研发解决方案+第三方解决方案
    联易融招股书,专家访谈,头豹分析师观点
    供应链金融科技政策梳理
    政策颁布主体生效日期影响政策内容政策解读政策性质
    《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2022-016《意见》中明确,鼓励大型骨干外贸企业向金融机构共享信息,加强合作,推动大型骨干外贸企业为上下游企业增信,在真实交易的背景下,引导金融机构向大型骨干外贸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该意见的颁布旨在推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得当的前提下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和贷款支持。鼓励性政策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务院2022-015《规划》提出,要推动产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型制造等融通发展模式,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规划》的颁布旨在推动以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驱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加速供应链金融向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发展。鼓励性政策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发改委、商务部2022-017鼓励以区块链和物联网设备为基础,形成存货质押监管技术统一标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确保货物权属转移记录等信息有效性;稳妥规范开展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意见》的颁布旨在鼓励以区块链、物联网、银企信息系统直连等技术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鼓励以创新方式,打通银行、核心企业、仓储监管企业等系统间信息接口,引入企业征信、信用评级等各类市场化机构,动态更新业务数据并形成电子化标准仓单和风险评估报告。鼓励性政策
    《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022-014鼓励供应链金融配套服务机构利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供应链交易及信用生态的可视、可感、可控。《规划》的颁布旨在推动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驱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发展,提升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信用风控的把控。鼓励性政策
    《重庆市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2022-014提供数字化、场景化、生态化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探索支持核心企业发行基于供应链的资产支持票据,创新构建“核心头部企业+上下游企业+链网式金融”金融模式《通知》旨在推动核心企业发行基于供应链的资产支持票据,同时推动以区块链技术为驱动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的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上链,以便于金融机构提高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效率。鼓励性政策
    《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2-015工作要点提出发展数字金融。支持广州市实施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继续推进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探索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以数字金融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要点》旨在推动通过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来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并在广州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推进广东省内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鼓励性政策
    供应链金融科技竞争格局
    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厂商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联易融、京东数科、蚂蚁金服、中企云链;第二梯队包括简单汇、重庆小雨点、蔷薇控股;第三梯队包括开鑫科技、天星数科、三悦科技、道口金科等。第一梯队厂商通常背靠大型银行或国企,拥有丰富的资金和社会资源。此外,该梯队厂商之间技术差距不大,但所聚焦的技术领域有所不同。其中,联易融所背靠的资源不及其他三家,但其技术实力位于行业领先,且产品具备前瞻性和创新力;中企云链背靠中国中车、中国铁建、国机集团等央企国企,强大的国资背书使其更易于打开市场;京东数科、蚂蚁金服则背靠国内两大电商平台,在资金、仓储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第二梯队厂商则同样背靠大型企业,且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然而其产品同质化严重,需通过可观的利率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第一梯队的四家厂商合计瓜分80%的市场份额。2022年,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中,市占率位列前三的是蚂蚁金服、京东数科、联易融,市占率分别为45%、20%、8%预计未来,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竞争格局将保持平稳,中小厂商难以撼动头部厂商的市场地位。
    1. 厂商自研技术能力考量科技赋能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能力,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
    2. 供应链资产处理规模量级考量厂商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上处理的年均业务规模量级,包括齐十亿级、百亿级、千亿级、万亿级。供应链资产处理规模直接决定了服务费收入的基数;
    3. 厂商营收考量厂商2022年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带来的营业收入量级,包括十亿级、百亿级、千亿级;
    4. 覆盖行业客群考量厂商对于客户的行业覆盖情况及是否过于依赖单一客户。
    上市公司速览
    联易融科技集团 (09959)
    总市值
    398.08亿
    营收规模
    510,468,000.00
    同比增长(%)
    -3.0600
    毛利率(%)
    83.07
    供应链金融科技代表企业分析
    联易融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23565.539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深圳市
    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法人
    冀坤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3600171137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时间
    2016-02-05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数字技术开发;计算机及网络软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大数据研发;计算机产品及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信息技术咨询、经济信息咨询服务、财务咨询服务;投资兴办实业;IT、计算机、与数字智慧城市有关的数据处理及技术服务;数字化平台或软件系统开发建设服务;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数字化应用咨询及技术服务;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的开发建设(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市场调查;商业信息咨询。,许可经营项目是:
    品牌名称
    联易融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联易融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融资信息
    联易融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相较于国内众多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联易融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供应链金融科技SaaS企业,具备良好的品牌效应;
    相较于多数仅布局单一技术领域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厂商,联易融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多个前沿技术板块深入布局,并具备良好的自研能力。
    公司官网,公司年报,专家访谈
    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38600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市辖区
    行业
    其他金融业
    法人
    刘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733557361XM
    企业类型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时间
    2015-05-14
    经营范围
    金融信息服务(未经行政许可,不得开展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的研究开发、组合设计、咨询服务、金融类应用软件开发、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外包、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知识流程外包;经济信息咨询;市场调查;数据处理;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大数据服务;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以及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品牌名称
    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融资信息
    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成立之初背靠中国中车联合中国铁建、中国船舶、鞍钢集团、招商局、中国能建、中国铁物等7家央企,强大的国资背景为其提供优质的资源及背书;
    核心业务“云信”为国内多级流转业务平台市占率前三,在客户规模上具备竞争力。
    公司官网,专家访谈
    [2]
    专家访谈
    [3]
    专家访谈
    [5]
    专家访谈,联易融招股书,头豹分析师观点
    [6]
    灼识咨询
    [8]
    专家访谈,头豹分析师观点,公司官网
    [9]
    专家访谈,头豹分析师观点,公司官网,公司年报
    [10]
    专家访谈,头豹分析师观点
    正在加载...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