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qeweqweq
系统公告

搜索历史

    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联系我们头豹客服
    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申请引用
    内容标题:VR/AR教育
    引用内容:
    文字纠错
    提交成功
    首页 词条目录 词条详情
    VR/AR教育
    申请引用

    全文引用

    邱文捷
    头豹分析师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行业:
    教育/教育/技能培训、教育辅助及其他教育/技能培训、教育辅助及其他教育信息科技/软件服务
    行业定义
    VR/AR教育行业是指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等前沿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更加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这种教育方式通过利用高度仿真的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的结合,实现对知识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同时,随着VR/AR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地制定和完善,这将推动VR/AR教育行业快速发展。未来,VR/AR教育行业将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为各类教育机构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AI访谈
    行业分类
    VR/AR教育行业可按教育阶段分类,如VR/AR中小学教育、VR/AR职业教育、VR/AR高等教育等。
    AI访谈
    行业特征
    现阶段,VR/AR教育行业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从投融资和政策角度看,VR/AR教育市场与VR/AR市场趋势相似。行业整体投融资在2015-2016年起步并快速增长,但在2017-2018年进入遇冷期,2018年后再次快速增长。政府对VR/AR教育行业有一定的鼓励支持政策,而国内市场对VR等新技术创新呈鼓励态度。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购买力增加,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AR/VR教育行业的快速提升奠定了基础。然而,VR/AR教育的推广受到社会对VR的准确定义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的认识模糊等负面影响。此外,VR/AR教育行业中的多数公司为非上市公司,行业暂未成熟。VR/AR投融资笔数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投资金额逐年上涨,单笔投资金额不断增大,资本对于行业信心增强。
    AI访谈
    发展历程

    VR/AR教育行业

    目前已达到 1个阶段
    AI访谈
    产业链分析
    AI访谈
    行业规模
    VR/AR教育行业的总规模在2020年相较于2019年略微下降后自2021年开始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2019年至2022年的行业总规模分别为36.1亿、35.8亿、45.6亿和50.8亿。这表明整个VR/AR教育行业在过去几年持续扩大,并且预计未来将继续增长。尽管VR/AR教育行业存在一些不稳定的趋势,但总体来看,该行业在未来可能将保持增长趋势。
    AI访谈数据图表
    政策梳理
    VR/AR教育行业
    相关政策 5篇
    AI访谈
    竞争格局
    综合来看,中国VR/AR教育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头部企业表现明显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尾部企业在融资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头部企业包括同辉佳视、网龙、乐相科技和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同辉佳视不仅是一家上市企业,其拥有的专利数量和资质证书数量也位居行业前列。网龙作为另一家上市企业,虽然拥有大量专利,但相对来说资质证书较少。另外一家上市企业好未来在专利数量上具备优势,然而与同辉佳视相比,其资质证书相对较少。在尚未上市的企业中,乐相科技和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处于领先地位,不仅完成了战略融资,而且其拥有的专利数量和资质证书数量远超过大多数非上市公司,并且与三家龙头上市公司不相上下。若这两家企业未来上市,很有可能成为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剩下的企业中,除微视酷完成了A轮融资外,其余企业并未披露融资情况。从专利数量和资质证书来看,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这势必会对未来的盈利和发展产生影响。
    AI访谈数据图表
    摘要
    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市场扩大,VR/AR开始运用到中国的教育领域,并且在中国的教育市场上飞速发展。然而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的VR/AR教育行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多数行业内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存在投入资金大、盈利能力差等问题。VR/AR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兴手段,越来越多的政策随之出台,技术也愈加成熟,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中国的VR/AR市场将有望持续快速发展。(该词条报告基于头豹教育云实习培训项目学员完成)
    VR/AR教育行业定义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VR/AR教育行业是指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来改进教育体验和教学方法的行业。这种技术可以将学生置身于虚拟环境中,让他们与学习内容互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VR/AR教育行业的应用包括虚拟实验室、虚拟现实游戏、虚拟参观等。该行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技术的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效率,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认知能力。VR/AR教育行业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投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VR/AR教育行业将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应用领域。
    开通头豹会员
    VR/AR教育行业是指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等前沿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更加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这种教育方式通过利用高度仿真的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的结合,实现对知识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同时,随着VR/AR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地制定和完善,这将推动VR/AR教育行业快速发展。未来,VR/AR教育行业将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为各类教育机构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1]
    1:电脑知识与技术
    VR/AR教育行业分类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VR/AR教育行业主流的分类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按照教学内容分类,如语言学习、科学实验、历史文化等;其次是按照应用场景分类,如校内教育、在线教育、职业培训等;再次是按照技术设备分类,如头戴式显示器、手持式显示器、平板电脑等;最后是按照市场规模分类,如大型企业、中小学校、个人自学等。这些分类标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VR/AR教育行业的应用范围、技术特点、市场需求等,为行业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开通头豹会员
    VR/AR教育行业可按教育阶段分类,如VR/AR中小学教育、VR/AR职业教育、VR/AR高等教育等。
    VR/AR教育的分类基于教育类型的分类
    VR/AR教育分类
    VR/AR中小学教育
    VR/AR技术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主要运用于中小学素质课、实验课和安全教育等方面。此外,VR/AR技术还能够结合中小学课程目标,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教学情境,提升教学趣味性和质量。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中小学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加速了VR/AR技术应用于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环境,同时也促进了该技术在更多中小学教育细分领域的持续发展。
    VR/AR职业教育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VR/AR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不断向应用型教育转型。近年来,国家政策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通过加大投入和改革创新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这种政策环境促进了VR/AR职业教育的发展。而随着职业教育向高质量进军的目标的不断提升,VR/AR职业教育也在不断转变,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向发展。
    VR/AR高等教育
    VR/AR高等教育的类型可以分为STEAM教育、医学教育、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其中STEAM教育是一种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多学科内容的实践性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创新活力。VR/AR教育的跨学科属性与STEAM教育相契合,利用 VR 技术的交互性和内容覆盖多个学科及专业,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此外,VR/AR教育还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通过模拟真实的手术和病例,提高学生的手术技能和医疗水平。在建筑设计方面,VR/AR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立体地理解建筑设计的空间和形态,提高设计能力和创意水平。另外,目前,VR/AR在高等教育中运用最广泛的专业为航空乘务专业。由于航空乘务专业所需的实训场景和条件较为复杂,实际情况下实训课程难以开展,而且配套设施和信息技术应用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然而,VR/AR技术的应用却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全真模拟展示,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效果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2]
    1:电脑知识与技术
    [3]
    1:创新应用
    VR/AR教育行业特征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中国VR/AR教育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其主要特征包括: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8年中国VR/AR教育市场规模达到了14.5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365亿元。 2. 技术不断更新。VR/A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包括虚拟实验室、虚拟仿真、虚拟现实教学等。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VR/AR教育行业的发展,如加大投入、培育人才等。 4. 企业竞争加剧。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进入VR/AR教育领域,竞争加剧,市场格局逐渐形成。 总之,中国VR/AR教育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开通头豹会员
    现阶段,VR/AR教育行业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从投融资和政策角度看,VR/AR教育市场与VR/AR市场趋势相似。行业整体投融资在2015-2016年起步并快速增长,但在2017-2018年进入遇冷期,2018年后再次快速增长。政府对VR/AR教育行业有一定的鼓励支持政策,而国内市场对VR等新技术创新呈鼓励态度。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购买力增加,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AR/VR教育行业的快速提升奠定了基础。然而,VR/AR教育的推广受到社会对VR的准确定义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的认识模糊等负面影响。此外,VR/AR教育行业中的多数公司为非上市公司,行业暂未成熟。VR/AR投融资笔数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投资金额逐年上涨,单笔投资金额不断增大,资本对于行业信心增强。
    1
    VR/AR教育行业发展前景有望提升
    资本赋能;政策利好;需求扩大
    在经济和投融资层面,整体的趋势与VR/AR市场相似,行业整体的投融资趋势在2015-2016年起步并快速增长后,进入了2017-2018年的遇冷期,但在2018年后再次快速增长。特别是在2020年,中国VR/AR教育行业的投融资规模同比增长了21.96%,规模达到了7.11亿元。此外,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AR/VR教育行业有了快速提升的基础。政策层面上,各级政府也对VR/AR教育行业有一定的鼓励支持政策,这对VR/AR教育市场来说是一个持续的利好。然而,考虑到国内的内容审查环境,VR在内容方面会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和审查。目前,尽管社会对AR/VR的准确定义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的认识仍然较为模糊,但随着国内市场对VR等新技术创新的鼓励态度逐渐增强,AR/VR教育市场的整体规模将有望提升。
    2
    VR/AR教育行业发展暂不成熟
    非上市公司占主导;行业整体不成熟;资本波动较大
    在VR/AR教育行业中,大部分公司仍然是非上市公司,行业整体还未成熟。虽然微视酷在2017年通过将VR系统化地应用于教学,自主研发了“IES沉浸式课堂”系统,获得了3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但该公司至今仍未上市。从2017年到2019年,中国VR/AR行业投融资案例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然而,投融资金额逐年上升,说明中国VR/AR投融资集中度逐年提高,单笔投资金额不断增大,资本对于行业的信心也在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A轮及其以后的相对成熟轮次所占比例越来越高。2019年,A轮及其以后的融资规模达到84.8亿元,占比95.8%,表明融资轮次的成熟度进一步提高。
    3
    VR/AR教育行业存在壁垒
    技术壁垒;教育资源壁垒
    在技术壁垒方面,VR/AR技术的开发需要高度的技术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的技能,因此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研发。除此之外,高端的设备和软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使得技术门槛变得更高。由于技术壁垒,目前市场上VR/AR教育产品种类有限,而且很难实现个性化和高质量的需求。在教育资源壁垒方面,虽然VR/AR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趣味,但教育资源的供给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城市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下,更多的学校和机构开始尝试将VR/AR技术应用于教育,但在乡村和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缺乏,VR/AR技术的应用则面临更大的困难
    [4]
    1:市场观察
    [5]
    1:市场观察 热点聚焦
    VR/AR教育发展历程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VR/AR教育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初级阶段(2014年-2016年):在这个阶段,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开始进入教育领域,但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少且不够成熟。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技术的不稳定和高昂的成本。 2. 发展阶段(2016年-2018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VR/AR教育开始进入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教育机构开始注重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各种VR/AR教育产品和服务也不断推出,市场逐渐成熟。 3. 成熟阶段(2018年-2020年):随着VR/A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VR/AR教育进入了成熟阶段。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始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开发VR/AR教育产品和服务,同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VR/AR教育行业处于成熟阶段,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始关注VR/AR教育的应用和发展。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也为VR/AR教育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未来,VR/AR教育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通头豹会员
    目前,中国的VR/AR教育尚处于发展的萌芽期。国内主要的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中心聚焦于虚拟仿真校园的实现等方面,以理论探讨为主。然而,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可穿戴设备成本高昂、穿戴复杂等原因,目前国内大多数VR/AR应用于高等教育中,而在基础教育阶段仍难以推广。中国的VR/AR市场起步于2017年左右,国家开始出台相关政策,旨在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2018年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重点描述了“VR+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部也分别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中对基于AR、VR等技术手段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随着各地学校VR/AR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VR/AR教育应用开始从理论概念逐步向实际应用落地。尽管国家政策不断推进,但在教育领域大规模推广VR/AR教育的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萌芽期
    2017-

    虚拟现实概念在国内的普及时间不长。从用户规模来看,2015年仅有38.6万人使用VR眼镜及其他类似设备。相比之下,中国的VR/AR教育市场起步更晚,大约始于2017年左右。国家政策开始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未来教育教学的新模式。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重点描述了“VR+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教育部也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基于AR、VR等技术手段的实验教学得到重视和推广。

    当前,中国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VR/AR技术所需的可穿戴设备成本高昂、穿戴复杂等因素,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推广受到限制,大多数应用仅限于高等教育。尽管国家政策不断推进,但在教育领域大规模推广VR/AR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总之,目前国内市场缺乏颠覆性的VR/AR教育产品,并且VR/AR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规模尚未达到大规模水平。

    [6]
    1:中国科技信息
    [7]
    1:商业研究
    VR/AR教育产业链分析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VR/AR教育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涵盖了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等多个领域。在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硬件厂商,包括VR/AR头戴式显示器、3D打印机、3D扫描仪等设备的制造商;在中游则是软件开发商,包括VR/AR模拟软件、教育游戏软件等的开发商;在下游则是内容提供商,包括VR/AR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公司,以及VR/AR教育平台的运营商。此外,还有VR/AR教育服务提供商,包括教师培训、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方面。 产业链发展趋势方面,一是产品技术的升级,VR/AR技术将会不断优化,性能将更加强大,便携性更高,成本更低,这将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二是内容创新的不断推进,VR/AR教育将会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教育内容,以及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和个性化教育。
    开通头豹会员
    中国VR/AR教育行业的上游主要是VR/AR的硬件设备提供商,为VR/AR教育中游的企业提供硬件设备,代表企业有乐相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等。中国VR/AR的中游主要是VR/AR教育应用软件开发商,如北京微视酷、云幻科技、同辉佳视、广州壹传诚等。从中游企业的相关业务来看,中游企业多从事于开发VR/AR教育软件开发以及技术研发。中国VR/AR的下游主要是学校和教育机构,通过购置VR/AR设备和装载的应用软件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上游VR/AR芯片组上市企业总收入为31.8亿元,同比增长37.1%,占据了硬件环节收入的首位,占比为53.4%。整机和配件是硬件环节中最高的领域,2019年占比为39.6%。中游VR/AR教育企业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多数企业未上市。由于上游VR/AR硬件设备供应商存在技术“拉脖子”的情况,中游软件开发商极大可能会受到波及。对于VR/AR教育产业链的下游学校和教育机构而言,是否采用VR/AR进行授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学习环境及方式、成本、交互效果以及与传统教育相比的学习效果,然而VR/AR教育产业的下游环节可能缺乏足够的财力来支持这类新型教育手段的大规模推广。VR/AR教育产业链包含上、中、下游多个环节,其中硬件和软件是VR/AR教育产业链的两个主要环节,且与人才、资金、市场等多个因素息息相关。
    上游VR/AR芯片组、整机和配件的供应商市场份额较大,存在技术“卡脖子”现象。中游VR/AR硬件供应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的市场竞争格局尚未明显,但VR/AR技术人才缺乏和硬件成本高昂等问题是制约VR/AR产业链向上游发展的难点。下游学校和教育机构则需要考虑VR/AR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的优势和成本效率。
    产业链上游
    上游厂商
    深圳市明瑞科技有限公司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华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产业链上游说明
    从企业营收角度来看,2019年VR/AR芯片组上市企业的总收入为31.8亿元,同比增长37.1%。这一收入占据了硬件环节收入的首位,占比为53.4%。此外,整机和配件领域是硬件环节中占比最高的部分,2019年占比为39.6%。这是由于VR/AR产品的出货量逐年增加,需求旺盛,推动整机和配件制造业快速增长。尽管增长速度逐年放缓,但整体上保持稳定。企业营收的良好增长表明VR/AR产业链上游的成熟度不断提高,对整体发展有利。然而,仍需关注芯片等高新科技产业本土化程度不足的风险。
    从原材料角度来看,2020年,Meta Quest 2完成产品定义和C端市场渗透。随后,VR硬件聚焦于增加功能和提升性能,推动了VR/AR教育上游零部件和技术模块的迭代和采用新技术路径。
    产业链中游
    中游厂商
    北京微视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云幻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中游说明
    中国的AR/VR教育行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在VR/AR教育领域上游的芯片组、整机和配件供应商方面,依赖进口的情况较为突出。
    从人才供需关系来看,中国VR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占比高达18%,但供给只占全球2%。预计我国VR人才缺口将超过100万,远远无法满足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岗位的需求。由于人才短缺,本土市场无法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芯片组、整机和配件供应商被迫依赖于国外品牌。设备的分辨率和渲染能力对用户体验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如果中国无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VR/AR相关的芯片组、整机和配件供应商将继续难以实现自主研发,持续依赖进口,面临技术“卡脖子”风险。这将导致中游AR/VR硬件供应商面临零部件短缺的问题,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从平均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中游代表性上市公司同辉佳视和网龙VR/AR教育的相关毛利率进行计算平均值。据2021年数据显示,同辉佳视的毛利率为26.19%,网龙的毛利率为30.8%,两者的平均值为28.5%。因此,从中游行业龙头企业的VR/AR教育相关毛利率来看,这些企业的毛利率相对较高,短期盈利水平较为可观。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好未来学而思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产业链下游说明
    对于VR/AR教育产业链的下游学校和教育机构而言,是否采用VR/AR进行授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学习环境及方式、成本、交互效果以及与传统教育相比的学习效果。
    从财政预算角度来看,学校是否采用VR/AR不仅需要考虑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要考虑地方政府对这类新型教育手段的补贴和支持程度,以及学校的财务状况是否能够支持购买和维护VR/AR设备。然而,根据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VR/AR教育产业的下游环节可能缺乏足够的财力来支持这类新型教育手段的大规模推广。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等相关数据表明,2021年全国普通小学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为2855.13元,而国内字节跳动旗下的Pico推出的VR设备起价也需2499元。当前较高的AR/VR设备成本或成为阻碍教育产业加大与AR/VR深度融合的重要阻碍。
    从市场空间角度来看,
    VR/AR教育行业总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约为50.8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90亿元大关。其增长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中长期利好政策持续推动;二是需求持续增长。从用户规模的角度来看,全国范围内有各级各类学校共计52.93万所,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尽管只有1%的学校采用AR/VR教育,这仍意味着大约有五千所学校采用了这项技术。因此,庞大的用户规模也是推动VR/AR教育需求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VR/AR教育行业规模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中国VR/AR教育行业过往5年中,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2016年市场规模为1.43亿元,2017年增长至3.34亿元,2018年达到7.48亿元,2019年进一步增长至14.9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8.6亿元。未来5年中,该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预计达到44.4亿元,2022年达到66.8亿元,2023年达到100.1亿元,2024年达到149.2亿元,2025年预计达到223.2亿元。 通过分析市场规模数据,可以发现中国VR/AR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市场规模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达到了80%,这表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消费者对VR/AR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另外,未来5年中,该行业市场规模将呈现出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这也表明VR/AR教育行业已经逐渐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以上数据来源于艾瑞咨询的《2019-2025年中国VR/AR教育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大量的市场数据和行业分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开通头豹会员
    VR/AR教育行业的总规模在2020年相较于2019年略微下降后自2021年开始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2019年至2022年的行业总规模分别为36.1亿、35.8亿、45.6亿和50.8亿。这表明整个VR/AR教育行业在过去几年持续扩大,并且预计未来将继续增长。尽管VR/AR教育行业存在一些不稳定的趋势,但总体来看,该行业在未来可能将保持增长趋势。
    中国AR/VR教育行业扩张的原因之一是政策的推动和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其中包括AR/V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样,《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了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为AR/VR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支持。另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这进一步推动了AR/VR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中国AR/VR教育行业扩张的另一个原因是持续增长的需求据数据显示,中国教育领域对高质量、创新型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家长和学生对于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和学习体验的需求也逐渐增加。AR/VR技术在教育中能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满足了现代学习者的需求。根据相关调研数据,中国K12教育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家长对于更好的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提升。这表明教育行业对于AR/VR教育的需求正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AR/VR教育行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VR/AR教育行业中大多数企业为非上市公司,许多企业选择不公开披露财务数据。为了进行规模预测,本篇报告选取了十家代表性企业进行分析,它们分别是北京微视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云幻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乐相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壹传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锐视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视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为了估算市场份额,以上十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假设以它们的注册资本占总注册资本的比例进行计算。根据估算,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假设为14%、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假设为65%,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假设为9%。由于只有这三家企业披露了财务数据,因此,总市场规模将由这三家企业在AR/VR领域的相关营收之和除以它们三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来计算。
    中国VR/AR教育行业规模
    三家上市公司的VR/AR教育营收摘自企业年报当中,市场份额由爱企查中披露的注册资本计算假设而出
    下载原始数据
    因子说明:本报告采用自下而上的测算方法来预测市场规模。计算公式为(企业营收增长率)/(市占率增长率)。由于VR/AR教育行业上市企业较少,大多数未披露财务报告,因此选取了三家公布了财务报告的上市企业的VR/AR营收数据作为测算因子。具体为网龙VR/AR教育营业收入、同辉信息VR/AR教育营业收入和好未来VR/AR教育营业收入。其中,网龙VR/AR教育营业收入的预测值按照公式(当前年份的营收)*(1+增长率)计算。增长率为过去三年营收增长的平均增长率。以网龙2023年的预测值为例,根据2022年的营收和年均增长率,预测值为5321718600元。同样,同辉信息VR/AR教育营业收入的预测值也采用相同逻辑进行计算。其过去几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0%。因此,同辉信息2023年的预测值为120,849,687元。对于好未来而言,由于营收计价单位为美元,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假设未来增速为0。第四个因子为VR/AR教育行业市场总规模,计算公式为(网龙VR/AR教育营收+同辉信息VR/AR教育营收+好未来VR/AR教育营收)/三家公司假设市占率之和。
    VR/AR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网龙VR/AR教育营业收入+同辉信息VR/AR教育营业收入+好未来VR/AR教育营业收入)/(14%+9%+65%)
    VR/AR教育政策梳理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于2010年,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意见》发布于2016年,提出要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指出要加强VR/AR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发布于2017年,提出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和创新发展,并明确提出要加强VR/AR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于2018年,提出要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强VR/AR等新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5.《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十三五规划》发布于2017年,提出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创新发展,加强VR/AR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开通头豹会员
    [12]
    政策名称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
    颁布主体
    教育部
    生效日期
    2019-11-20
    影响
    8
    政策内容
    应积极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世界各地的学校应该丰富实验教学的形式。对于现实世界中因时间和空间等等原因限制而无法观察和控制的事物和现象,对于变化过快或过慢的过程,对于危险、破坏性和对环境有害的实验,我们可以利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来呈现。
    政策解读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强调了积极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并提出了利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丰富实验教学形式的建议。这一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对AR/V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视和支持,为AR/VR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12]
    政策名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颁布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生效日期
    2010
    影响
    9
    政策内容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
    政策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的目标,以及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将会用到VR/AR技术,这将间接对中国VR/AR教育行业起到推动作用。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12]
    政策名称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颁布主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生效日期
    2019
    影响
    5
    政策内容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设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
    政策解读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是一项鼓励政策,该政策着重推进教育信息化,鼓励创新信息时代的教育治理模式,推动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并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为AR/VR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12]
    政策名称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颁布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生效日期
    2018
    影响
    7
    政策内容
    加强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服务信息化教学需要。
    政策解读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了鼓励学校和教育机构积极探索AR/V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虚拟实验室、虚拟场景模拟等方面。这一政策间接促进了中国AR/VR教育行业的需求增长,为中国AR/VR教育行业带来了积极的推动力。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12]
    政策名称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颁布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生效日期
    2012
    影响
    7
    政策内容
    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不同需求,建设20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遴选和开发50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和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
    政策解读
    这项政策为VR/AR教育产业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鼓励创新科技企业和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中国VR/AR教育的蓬勃发展。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VR/AR教育竞争格局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中国VR/AR教育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当前市场主要由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和专业VR/AR企业占据。其中,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布局VR/AR教育领域,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对行业进行布局,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同时,一些专业VR/AR企业如科大讯飞、芯智慧等在技术研发方面具备优势,正在逐步拓展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激烈,各家企业均在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竞争。例如,腾讯推出了VR教育课程、阿里巴巴推出了AR互动教材等,不断拓展产品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企业还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合作与共享,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VR/AR教育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4.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5.6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目前,腾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企业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市场前三强的市场份额约占50%。但是,由于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也有机会获得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2020-2025年中国VR/AR教育市场研究报告》。
    开通头豹会员
    综合来看,中国VR/AR教育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头部企业表现明显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尾部企业在融资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头部企业包括同辉佳视、网龙、乐相科技和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同辉佳视不仅是一家上市企业,其拥有的专利数量和资质证书数量也位居行业前列。网龙作为另一家上市企业,虽然拥有大量专利,但相对来说资质证书较少。另外一家上市企业好未来在专利数量上具备优势,然而与同辉佳视相比,其资质证书相对较少。在尚未上市的企业中,乐相科技和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处于领先地位,不仅完成了战略融资,而且其拥有的专利数量和资质证书数量远超过大多数非上市公司,并且与三家龙头上市公司不相上下。若这两家企业未来上市,很有可能成为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剩下的企业中,除微视酷完成了A轮融资外,其余企业并未披露融资情况。从专利数量和资质证书来看,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这势必会对未来的盈利和发展产生影响。
    由于VR/AR教育行业存在高壁垒,知名度较高的龙头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从而进行创新和扩张。举例来说,像好未来这样的上市公司在进军AR/VR教育领域之前已经在教育行业中积累了多年经验,并建立了广为人知的品牌影响力。因此,相较于其他公司,这些具备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地位的企业更容易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和投资。一旦获得资本支持,这些企业将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用于进一步的研发创新,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相反,相对较弱的尾部公司由于规模较小、资金短缺以及在行业中地位较低,难以获得大额资本的青睐,从而无法进行更深入的研发创新。这种情况导致了行业内部出现两极分化的竞争格局的形成。从融资情况来看,尾部企业中只有微视酷完成了A轮融资,而其他尾部企业并未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此外,根据专利数量来衡量,尚未获得pre-A轮融资的尾部企业的专利数量也远远落后。因此,VR/AR教育行业的高壁垒和资本市场的选择性投资共同促成了行业内部竞争格局的差异化。此外,政府的支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成长。例如,深圳市制定了产业扶持政策,其中包括最高1000万元的补贴,用于支持面向VR/AR技术终端设备研发的企业。尽管这项政策主要针对VR/AR技术终端设备的研发,但考虑到在VR/AR教育行业中,VR/AR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因此,这样的政府补贴政策对于当地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来说,其快速发展与相关的政府补贴政策紧密相关,成为了促使其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的支持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资金和资源的保障,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预计中国的VR/AR教育行业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将继续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目前的头部企业,如同辉佳视、网龙、乐相科技和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展现了明显的实力和创新能力,在专利数量、资质证书和融资方面位居行业前列,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地位。好未来是一个典型例子,在进军AR/VR教育领域之前,该公司在教育行业中积累了多年经验和品牌影响力。相较于其他企业,这些知名度较高的企业更易于获得资本支持,并能利用充足的资金进行进一步的研发创新,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因此,头部企业的强大创新能力和市场地位将继续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和投资,预计它们将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和资本支持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领导地位。相反,尾部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相对于头部企业,尾部企业在融资和创新能力方面相对弱势。尽管一些尾部企业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但大多数企业未能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此外,这些尾部企业的专利数量较少,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这将限制它们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并导致行业内部的两极分化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
    上市公司速览
    同辉信息 (430090)
    总市值
    5.3亿
    5.28亿
    营收规模
    -
    同比增长(%)
    -41
    毛利率(%)
    7.51
    网龙网络有限公司 (00777)
    总市值
    78.5亿
    7852260000
    营收规模
    78.7亿
    7,866,000,000.00
    同比增长(%)
    11.8000
    毛利率(%)
    23.2%
    好未来 (XRS)
    总市值
    38.5亿
    38.54亿
    营收规模
    -
    同比增长(%)
    -
    毛利率(%)
    -
    VR/AR教育企业分析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1
    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20000万美元
    企业总部
    市辖区
    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法人
    冯星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6742533119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
    成立时间
    2008-05-08
    品牌名称
    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电子产品销售;企业管理咨询;会议及展览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企业形象策划;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制作;广告发布;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版权代理;停车场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查看更多
    融资信息
    显示表格
    显示表格
    显示历程
    显示历程
    融资时间披露时间投资企业金额轮次投资比例估值
    -2020-12-29银湖资本33亿美元定向增发--
    -2019-02-20高瓴资本5亿美元定向增发--
    -2010-10-20公开发行1.2亿美元IPO上市--
    IPO上市
    1.2亿美元
    2010-10-20
    定向增发
    5亿美元
    2019-02-20
    定向增发
    33亿美元
    2020-12-29
    2
    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30000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福州市
    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法人
    郑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50105705119984B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成立时间
    1999-05-25
    品牌名称
    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
    网络游戏出版运营;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制作、发行电视剧、电视专题、电视综艺、动画故事节目;三维动画技术开发、制作;计算机网络工程及信息技术服务;计算机应用安装、维修;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产品的批发;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的零售及网上销售;承办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与业务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网络游戏点卡、充值卡的代理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的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查看更多
    融资信息
    显示表格
    显示表格
    显示历程
    显示历程
    融资时间披露时间投资企业金额轮次投资比例估值
    -2019-11-11上达资本1.5亿美元战略融资8%18.75亿美元
    -2008-06-24公开发行未披露IPO上市--
    -2007-01-10中国风投,深创投,IDG资本未披露B轮--
    -2004-10-01IDG资本200万人民币A轮--
    A轮
    200万人民币
    2004-10-01
    B轮
    未披露
    2007-01-10
    IPO上市
    未披露
    2008-06-24
    战略融资
    1.5亿美元
    2019-11-11
    3
    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430090】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19933.3546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市辖区
    行业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法人
    戴福昊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678778801X
    企业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成立时间
    2008-07-31
    品牌名称
    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类型
    A股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转让;销售开发后的产品、电子产品;计算机系统集成;电子设备租赁;专业承包;软件开发;产品设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建设工程设计;应用软件服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0.93
    1.13
    1.46
    1.12
    1.12
    1.14
    -
    -
    -
    -
    资产负债率(%)
    53.3108
    43.3606
    50.9656
    44.6354
    54.3722
    51.7675
    47.256
    34.723
    34.131
    33.567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10.2116
    105.8451
    38.3301
    77.136
    -1.5661
    7.8725
    -16.014
    17.323
    -41.004
    -60.863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16.676
    409.7527
    92.8612
    9.2271
    -62.8784
    301.3247
    -
    -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112.9944
    90.341
    79.9378
    48.2037
    58.8938
    73.8719
    120
    113
    165
    261
    流动比率
    1.8283
    2.263
    1.9472
    2.1215
    1.761
    1.8596
    2.075
    2.769
    2.793
    2.819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0.3061
    -0.1911
    0.1601
    0.1967
    -0.1527
    0.333
    -0.212
    -0.072
    -0.159
    -0.043
    毛利率(%)
    25.3022
    19.3418
    19.2238
    17.3453
    17.4605
    22.0341
    20.4467
    -
    -
    -
    流动负债/总负债(%)
    100
    100
    100
    99.8215
    99.8978
    99.918
    98.104
    98.277
    95.793
    95.787
    速动比率
    0.8671
    1.3039
    0.9288
    1.0384
    0.8633
    1.0287
    1.472
    1.854
    1.555
    1.48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2.3728
    8.0298
    9.9437
    9.0678
    2.6955
    9.4998
    5.876
    5.282
    -9.361
    -3.302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
    -
    -
    68.5521
    94.6307
    121.1324
    94.8621
    -
    -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
    -
    -
    -
    317.5315
    1433.7266
    1745.0348
    -
    -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4.94
    21.85
    19.05
    17.53
    5.91
    20.42
    11.6389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15
    0.29
    0.32
    0.12
    0.32
    0.21
    0.1886
    -0.22
    -0.07
    净利率(%)
    2.3698
    5.8686
    8.1821
    5.0442
    1.787
    7.0903
    5.6786
    4.617
    -13.3124
    -33.2044
    总资产周转率(次)
    1.0012
    1.3682
    1.2153
    1.7977
    1.5084
    1.3398
    1.034
    1.144
    0.703
    0.099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
    -
    -
    822.4887
    409.303
    1812.8328
    2343.0585
    -
    -
    -
    每股公积金(元)
    0.0055
    0.1019
    0.0953
    0.0953
    0.0953
    0.0636
    0.0644
    0.2956
    0.2269
    0.2269
    存货周转天数(天)
    195.8012
    120.8175
    150.5772
    110.4566
    130.4773
    147.8986
    150
    113
    196
    395
    营业总收入(元)
    1.07亿
    2.21亿
    3.06亿
    5.42亿
    5.33亿
    5.75亿
    4.83亿
    5.67亿
    3.34亿
    4189.24万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0.2712
    0.2873
    0.5332
    0.8238
    0.9287
    0.5825
    0.7831
    0.8177
    0.1364
    0.0666
    稀释每股收益(元)
    -
    0.14
    0.29
    -
    -
    -
    -
    0.1886
    -0.22
    -0.07
    归属净利润(元)
    254.56万
    1297.63万
    2502.63万
    2733.55万
    1014.74万
    4072.40万
    2744.75万
    2617.20万
    -44520441.72
    -13910117.31
    扣非每股收益(元)
    0.03
    0.14
    0.2
    0.32
    0.12
    0.27
    0.202
    0.1879
    -0.2549
    -0.0698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0.3061
    -0.1911
    0.1601
    0.1967
    -0.1527
    0.333
    -0.212
    -0.072
    -0.159
    -0.043
    头豹知识共创平台

    为各行业权威专家提供知识付费平台

    为客户提供专业领域的解答服务

    找专家解答
    成为认证专家
    1
    行业定义
    2
    行业分类
    3
    行业特征
    4
    发展历程
    5
    产业链分析
    6
    行业规模
    7
    政策梳理
    8
    竞争格局
    9
    企业分析
    正在加载...
    1
    2
    3
    4
    5
    6
    7
    8
    9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