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系统公告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关闭验证

人机验证

拖动滑块使图片为正

图片加载中...
刷新验证刷新

搜索历史

    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联系我们头豹客服
    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开通企业VIP,下载完整内容

    企业VIP,享免费下载

    尊享VIP购买,享半价优惠

    申请引用
    内容标题:化学纤维
    引用内容:
    文字纠错
    投诉
    首页 词条目录 词条详情
    化学纤维
    申请引用

    全文引用

    申请引用

    收藏

    谢俊
    谢俊·共创作者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有问题?点此投诉
    行业:
    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合成纤维制造工业制品/工业制造
    关键词:
    生产智能化产业链向上延伸碳纤维先行
    行业定义
    化学纤维是指使用天然或人造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造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被广泛应用于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优点是强力大、耐磨、弹性较好,不易发霉和被蛀,耐用性好,保形性好,不易缩水变形,缺点是吸湿性差、耐热性差、透气性差、染色困难,容易起毛、起球、吸附尘埃、产生静电。在中国纤维市场份额的占比上,化学纤维约占70%左右。
    AI访谈
    行业分类
    化学纤维产品可根据生产原料、产品形态、产品性能等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AI访谈
    行业特征
    中国化学纤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兴起,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处于行业成熟期。在生产供给端,智能化制造成为该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并且产业链逐渐向上延伸,生产环节一体化趋势明显。另外,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也将引领着行业发展的前沿方向。
    AI访谈
    发展历程

    化学纤维行业

    目前已达到 4个阶段
    AI访谈
    产业链分析
    AI访谈
    行业规模
    化学纤维行业规模
    暂无评级报告
    AI访谈SIZE数据
    政策梳理
    化学纤维行业
    相关政策 5篇
    AI访谈
    竞争格局
    从全国竞争格局来看,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所披露的2022年化纤行业产量预排名,可以分为第一梯队:桐昆集团、恒逸集团、新凤鸣集团和国望高科等企业;第二梯队:恒力石化、赛得利集团、百宏聚纤科技等企业;第三梯队:三房巷、荣盛石化和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以桐昆集团为例,该企业现具备1000万吨原油加工权益量、420万吨PTA、900万吨聚合以及95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加工能力,涤纶长丝产能产量位居全球之首,其产品在服装、家纺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牢牢占据着中国化纤行业的龙头企业地位。
    AI访谈数据图表
    摘要
    化学纤维是指使用天然或人造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造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随着下游终端应用领域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等行业增长放缓,中国化学纤维市场进入了增长率较低的成熟阶段。2017年至2022年,中国化学纤维年产量由4877.05万吨上升至6697.80万吨。未来5年,在高性能纤维、产业用纤维等领域增长的带动下,中国化学纤维市场整体规模仍将保持上升态势。
    化学纤维行业定义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化学纤维行业是指利用化学合成方法或生物法制造的人造纤维,包括化纤、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化学纤维行业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行业,是纺织工业、服装业、建筑业、医药卫生、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化学纤维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的纺织品和非织造布,如棉、毛、丝、麻、绸、缎、绒、丝绒和各种功能性纤维等。化学纤维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向高性能、高附加值、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同时要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和安全问题。
    开通头豹会员
    化学纤维是指使用天然或人造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造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被广泛应用于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优点是强力大、耐磨、弹性较好,不易发霉和被蛀,耐用性好,保形性好,不易缩水变形,缺点是吸湿性差、耐热性差、透气性差、染色困难,容易起毛、起球、吸附尘埃、产生静电。在中国纤维市场份额的占比上,化学纤维约占70%左右。
    [1]
    1:https://wiki.mbalib.com/wiki/%E5%8C%96%E5%AD%A6%E7%BA%A4%E7%BB%B4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MBA智库
    化学纤维行业分类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化学纤维行业主流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原料分类,可分为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根据纤维形态分类,可分为长丝、短纤、膜材、毛绒等;根据纤维性能分类,可分为高强度、高模量、高韧性、高温等级、阻燃等级;根据用途分类,可分为纺织纤维、工业纤维、特种纤维、生物医用纤维等。此外,还可以根据生产工艺、成品性质、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分类。以上分类标准在化学纤维行业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定位。
    开通头豹会员
    化学纤维产品可根据生产原料、产品形态、产品性能等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按生产原料进行分类
    化学纤维分类
    人造纤维
    以棉、麻、竹子、木材等天然物质中的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纺制而成的纤维,又被称为纤维素纤维或再生纤维,主要品种包括粘胶纤维、醋酸纤维和同氨纤维等。
    合成纤维
    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纺织而成的纤维,主要品种包括涤纶、锦纶、腈纶、氨纶、丙纶、维纶等。
    按产品形态进行分类
    化学纤维分类
    长丝
    指长度达千米级别、连续不断的长纤维条,又被称为连续长丝,可进一步划分为单根长丝(单丝)及复丝。
    短纤维
    指由长丝切断或拉断后制成的纤维,长度通常为厘米级别,又被称为切段纤维,主要品种包括棉型短纤维和毛型短纤维等。
    按产品性能进行分类
    化学纤维分类
    普通纤维
    指与天然纤维性能类似,终端织成品用于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等传统领域的纤维。
    高性能纤维
    指具有特殊物理化学结构或特殊性能(如耐高温、抗腐蚀、高强度、难燃烧、高模量、化学稳定性突出等)的纤维,又被称为特种纤维,主要品种包括耐高温纤维、抗腐蚀纤维、高强度纤维、抗燃纤维等,终端织成品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工程、医疗、国防军工等领域。
    [2]
    1:https://zhuanlan.zhihu.com/p/449500996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zhuanlan.zhihu.com/p/383034957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知乎专栏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特征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其整体发展特征包括:产能和产量不断增加、品种不断丰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加剧、出口占比较高等。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中国化学纤维产量从2001年的1661万吨增加到了2019年的364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5.2%。其中,涤纶、锦纶等品种产量占比较高。此外,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领先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最近几年,行业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企业加强了环保投入和技术创新。
    开通头豹会员
    中国化学纤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兴起,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处于行业成熟期。在生产供给端,智能化制造成为该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并且产业链逐渐向上延伸,生产环节一体化趋势明显。另外,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也将引领着行业发展的前沿方向。
    1
    信息技术应用,化学纤维生产智能化
    以自动化、信息化为核心的智能化制造将成为今后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以自动化、信息化为核心的智能化制造将成为今后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更多的化学纤维生产商将投资装配智能测量仪表、新型纺织传感器、质量控制与执行系统等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智能装备。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配合下,具备自动化生产、实时质量监控、自动运送包装、智能仓储等功能的智能化车间及智能化工厂将逐渐出现,形成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一体化的智能供应链,在对客户需求进行最优配置的同时,提高生产线的利用率、产品质量稳定性及自动化水平,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减低残次品率。以上市公司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桐昆集团”)为例,桐昆集团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智能化学纤维工厂建设、新型生产技术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桐昆集团与阿里云合作申报的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竞标项目《典型行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应用示范》也已成功中标。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化学纤维行业有望成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典范。
    2
    沿产业链向上延伸,炼化、化纤一体化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逐渐向上游衍生,生产环节一体化趋势明显。
    为缓解上游PX原料成本过高挤压利润空间的情况,具备资金实力的化学纤维生产商在政策支持下开始将业务链向上游拓展,积极向炼化、化学纤维生产一体化的大炼化型企业转型。经过数年的布局与建设,未来几年将是民营大炼化项目开工投产的高峰期。为填补中国PX供需之间的产能缺口、降低对外依存度,中国国家与发展改革委员会重点发展了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七大石化产业基地。随着本土PX产能提升,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将得到重新分配,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化学纤维龙头将获得更大的市场话语权,行业内落后产能逐渐退出。
    3
    碳纤维先行,高性能纤维持续进步
    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将引领中国化学纤维行业持续发展。
    高性能纤维由于长期受到政府与行业的重视,今后将作为化学纤维行业的尖端领域引领行业发展,其细分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以碳纤维为例,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性能纤维,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在中国主要应用于体育休闲、新能源设备等领域。长期以来,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碳纤维企业凭借技术及价格优势对中国碳纤维企业形成压制。2022年,中国碳纤维消费量为7.03万吨,自给率不到40%,市场呈现出高度对外依存的态势。未来五至十年,随着自主生产技术与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国产碳纤维有望在航空航天、风电设备等高端领域实现多元发展。以碳纤维的率先发展为突破点,国产高性能纤维的持续进步将成为中国由化学纤维大国向化学纤维强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3]
    1:http://www.clii.com.cn/lhrh/hyxx/202110/t20211026_3951452.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wap.miit.gov.cn/zwgk/zcwj/wjfb/yj/art/2022/art_a01b7532a39a41e891d2540da6981d72.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https://zhuanlan.zhihu.com/p/29978926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4:中国轻工业信息网、中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知乎专栏
    中国轻工业信息网、中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知乎专栏
    中国化学纤维发展历程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化学纤维行业是一种以合成纤维为主的纺织品行业,该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 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研究合成纤维的制造技术。1935年,美国杜邦公司成功生产出尼龙,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合成纤维品种。此后,以尼龙、涤纶为代表的合成纤维逐渐成为化学纤维行业的主要产品。1950年代初,我国开始建立化学纤维工业,主要生产人造丝和化纤。 2. 发展阶段(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 50年代中期,全球化学纤维行业发展迅速,各国的生产能力和产量都有了大幅提升。这一时期,合成纤维品种逐渐增多,功能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1970年代,我国的化学纤维产量已经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国家。 3. 转型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 80年代,随着国际市场对化学纤维的需求减少,化学纤维行业开始向高附加值、高科技方向转型。此时,以新型纤维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如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同时,环保、节能、高效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化学纤维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大幅改进。 4. 稳定阶段(21世纪) 21世纪以来,化学纤维行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在技术不断创新的推动下,合成纤维品种越来越多元化,成为了纺织品行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同时,化纤产品的生产技术也不断提高,如化学纤维生产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化学纤维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目前,化学纤维行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市场需求逐渐趋缓,但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未来,化学纤维行业仍将继续向高附加值、高科技方向发展,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开通头豹会员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萌芽期、启动期、高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1950-1970年:萌芽期,在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化工纤维行业逐渐兴起,同时对于国外先进化学纤维生产技术的引进,也为今后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1-1989年:启动期,国有化学纤维生产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合成纤维产量规模突破万吨级,同时化学纤维品种丰富性大大提高。1990-2009年:高速发展期,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化学纤维行业自主化程度不断增强,在国外市场的占比持续增加。2010-2023年:中国化学纤维受全球经济周期的负面影响,产量和需求量均有所下降,发展较为平缓。
    萌芽期
    1950~1970

    20世纪50年代,辽宁安东(现丹东市)人造丝厂及上海安乐人造丝厂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得到修复并恢复生产,标志着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的开端。1957年,为扩大全国的人造纤维产量,中国第一座大型人造纤维厂保定化纤厂于河北保定兴建,该厂的生产设备主要从欧洲引进。20世纪60年代,一批人造纤维厂在中国吉林、新乡等地建成,同时中国开始重点发展维纶纤维产品,在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万吨级维纶纤维厂,生产设备主要从日本引进,为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化工纤维行业逐渐兴起,同时对于国外先进化学纤维生产技术的引进,也为今后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启动期
    1971~1989

    20世纪80年代,装备了成套进口设备的四大国有化学纤维生产基地天津市石化总厂、辽阳化纤厂、四川维尼纶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二期以及特大型化学纤维企业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陆续建成并投产,中国合成纤维单厂产能规模突破十万吨级。1983年,中国取消布票,在民用需求得到释放的推动下,中国化学纤维产量迅速扩大,由1981年的52.7万吨扩大到1989年的148.1万吨。在化学纤维品种方面,为缓解民用服装布料供应紧张情况,适宜制衣及大规模生产的涤纶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发展。

    国有化学纤维生产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合成纤维产量规模突破万吨级,同时化学纤维品种丰富性大大提高。

    高速发展期
    1990~2009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推进,在国有化学纤维生产基地多期工程继续发展的同时,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的组织结构、区域布局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有所调整,以浙江恒逸集团为代表的一批自主选址建厂的民营化学纤维生产企业得到发展,推动了行业产能的持续扩大。1998年,中国化学纤维年产量达到510万吨,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学纤维生产国。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超过100个国家及地区签署了双边市场准入协议,中国的化学纤维产品凭借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在出口需求的带动下,中国的化学纤维产量由2001年的841.4万吨扩大到2009年的2,747.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0%,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化学纤维行业自主化程度不断增强,在国外市场的占比持续增加。

    成熟期
    2010~2023

    受全球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影响,2010年后中国化学纤维产量年增长率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近5年多保持在个位数水平,比起上一阶段的快速发展有所缓和。根据迈克尔·波特等管理学家的理论,以市场需求趋近饱和、市场规模增长率降低为标志,中国化学纤维行业进入了行业生命周期中发展相对平缓的成熟阶段。

    中国化学纤维受全球经济周期的负面影响,产量和需求量均有所下降,发展较为平缓。

    [4]
    1: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551724.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769576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中国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澎湃新闻、共青团中央
    中国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澎湃新闻、共青团中央
    中国化学纤维产业链分析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中游主要是化纤生产厂家,下游则是纺织、服装、家纺等终端市场。化学纤维行业的中下游环节互相依存,前者提供原材料和生产技术,后者则是化纤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近年来,化学纤维行业的产业链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环保意识,推动行业绿色化发展。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化学纤维生产企业需要采用更为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如生物基材料、再生纤维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化学纤维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出更为高端的化纤产品,如功能性化纤、智能化纤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之,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互相依存,环保和技术创新是该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开通头豹会员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上游化学纤维原料及设备提供商,代表企业有三江化工、华鲁恒升化工和黔希化工等、中游化学纤维生产商,代表企业有桐昆控股、新凤鸣和恒逸石化等企业,以及下游纺织品制造商,代表企业有三元纺织、鲁泰纺织和中泰纺织等企业。
    中国化学纤维产业发展主要受到一些前端技术的限制,导致核心原料仍依赖进口,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化学纤维为例,目前该国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难以适应行业市场现有发展和消费者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复神鹰、光威复材等企业实现多项碳纤维关键生产技术的突破进展;在产能增长方面,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内多个万吨级别项目在近几年以及未来进行启动,为中国化学纤维产品供给提供保障;同时,多家化学纤维企业开始利用规模化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从产量上看,中国国产化趋势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
    化学纤维行业的中下游环节互相依存,前者提供原材料和生产技术,后者则是化纤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近年来,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的产业链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1)节能环保在化学纤维生产中的应用:加强环保意识,推动行业绿色化发展。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化学纤维生产企业需要采用更为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如生物基材料、再生纤维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化学纤维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出更为高端的化纤产品,如功能性化纤、智能化纤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3)国产化趋势逐渐增强:如今,中国已达成接近一半的化学纤维自给率,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未来中国化学纤维企业应保持产能增长趋势,同时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全力推动碳纤维国产化趋势。
    产业链上游
    上游厂商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洛阳永龙能化有限公司
    浙江三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陕西榆能化学材料有限公司
    产业链上游说明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上游的主要参与者为化学纤维生产原料及设备提供商,两者的发展情况如下:(1)原料提供商:化学纤维上游原料主要包括生产涤纶所需的PTA(精对苯二甲酸)、MEG(乙二醇)及生产锦纶所需的己内酰胺等。①在PTA方面,由于中游化学纤维生产商多以自行制备PTA的生产方式为主,因此上游原料对行业的影响实际可追溯至制备PTA所需的PX(对二甲苯)环节。2022年中国的PX进口量为1058.2万吨,对外依存度连续第四年下降,主要进口源为韩国、日本及台澎金马关税区。2019年是中国国内PX项目投产的元年,主要投产方为民营企业,随着中国民营大炼化项目进程的推进,中国本土的PX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日本、韩国等国际PX出口商的议价地位将被弱化。②在MEG方面,中国对国外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2022年中国MEG进口量约为1220万吨,进口依存度下降超过10%。以生产工艺为标准进行分类,MEG可分为油制MEG及煤制MEG两类,中国由于原油资源的长期短缺,自产MEG大部分为煤制MEG。目前中国煤制MEG项目整体运行稳定性欠佳,实际产量及质量水平不高,在短期内仍将保持较高的进口依存度。③在己内酰胺方面,由于其下游产品锦纶切片市场出现了供应过剩的情况,中国己内酰胺产品价格呈现下行趋势。(2)设备提供商:化学纤维上游设备主要包括聚合、纺丝、拉伸、卷绕、后处理等关键工序设备及喷嘴、喷丝板、卷绕头等设备组配件。目前中国化学纤维设备市场呈现出本土与国际品牌共存的局面。凭借下游化学纤维产业发展时间早带来的技术先发优势,国际化学纤维设备厂商在中国化学纤维设备高端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代表性企业有德国欧瑞康集团旗下的欧瑞康巴马格(Oerlikon Barmag)及欧瑞康纽马格(Oerlikon Neumag)、日本的TMT公司(TMT机械株式会社)等,本土设备厂商在高端市场中仍处于较弱势的地位。在中低端设备市场,国产设备经过多年的发展,自给率大幅上升,代表性市场有聚酯设备、化学纤维长丝设备等。聚酯设备领域,在国产聚酯技术及硬件水平提升背景下,中国在21世纪初建设的聚酯产能中,装备国产化率已达到75%以上,目前行业中已全面普及国产聚酯技术及设备。在化学纤维长丝设备领域,随着国产设备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大型厂商推出了与国际技术水平接轨的高质量产品,国产化学纤维长丝生产设备的市场份额已达到30%以上。
    产业链中游
    中游厂商
    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中游说明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中游的主要参与者为化学纤维生产商,中游化学纤维生产商的议价地位根据不同的产品品种有所分化,产量规模较大的品种(以涤纶为代表)及差别化品种的生产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第一类议价能力较强的中游化学纤维生产商为大体量合成纤维品种的生产商,主要代表为涤纶长丝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涤纶长丝行业在近几年的洗牌重整后初步形成了寡头格局,2022年前6大企业产能在行业中的占比超过40%。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未来一至三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在应用端行业高度分散的情况下,涤纶长丝龙头企业的议价权高于下游。第二类议价能力较强的中游化学纤维生产商为差别化化学纤维品种生产商,代表性企业如差别化聚酯纤维生产商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该类企业数量较少且产品创新性强、可替代性低,对下游的议价能力强。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三元纺织有限公司
    产业链下游说明
    化学纤维产品的直接下游为纺织品制造商,包括纺织、服装、家纺、汽车内饰、工业织物,这一环节整体处于弱势的议价地位,其中,纺织和经编行业是化学纤维行业的主要消费领域,占比约70%以上。家纺、汽车内饰、工业织物等领域的消费占比较小,但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升级,这些领域的消费也在逐渐增加。根据中国化纤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1.09万亿元,其中纺织、服装行业的消费占比达到了73.5%,分别为32%和41.5%。家纺、汽车内饰、工业织物等领域的消费占比分别为9.7%、4.7%、12.1%。其中,家纺、汽车内饰、工业织物等领域的消费占比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升级而逐渐增加。以经编行业为例,虽然在近年中的产业规模有所扩大,但行业的集中度依旧不高,企业平均体量小,在A股市场中目前仅有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为经编业务。在行业集中度及企业规模均小于中游的情况下,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弱于中游。
    [5]
    1:https://xueqiu.com/7154638045/225451317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10302131000070324400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雪球网、东方财富网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规模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根据中国化纤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在过去5年中,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6年,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增长到3.2万亿元,2018年进一步增长到3.5万亿元,2019年达到3.7万亿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至3.4万亿元。 未来5年,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8万亿元,2022年将达到4.1万亿元,2023年将达到4.4万亿元,2024年达到4.7万亿元,2025年则将达到5万亿元。 总体而言,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未来5年,随着消费升级和新技术、新材料的涌现,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发展前景看好。 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化纤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化纤行业发展报告》。
    开通头豹会员
    随着下游终端应用领域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等行业增长放缓,中国化学纤维市场进入了增长率较低的成熟阶段。2017年至2022年,中国化学纤维年产量由4877.05万吨上升至6697.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6%。
    中国化学纤维市场规模增长主要有两大动力因素,其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消费者对纺织品、衣物等日常用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化学纤维行业的需求增长,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2022年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达到3409.5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化学纤维制品同比增长超过5%。这表明化学纤维行业的需求依然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市场规模也会呈现出相应的增加趋势;其二,近年来政府逐渐收缩环保政策,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对化学纤维行业的环保要求也日益严格,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推动化学纤维行业向更加环保、绿色的方向发展。另外,随着化学纤维规模化和智能化生产实现,未来化学纤维成本将显著降低。
    未来5年,在高性能纤维、产业用纤维等领域增长的带动下,中国化学纤维市场整体规模仍将保持上升态势,有望保持6.6%的复合增长率,在2027年达到9219.73万吨。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规模
    化学纤维行业规模
    企业VIP特权
    升级企业VIP,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企业VIP
    alt
    打开溯源
    alt
    展开
    计算规则:
    数据选自于中国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化学纤维政策梳理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1. “关于促进化纤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16年1月):该政策旨在推动化纤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业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 2. “关于加快推进化纤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2018年6月):该政策进一步加强化纤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等。 3. “关于推进绿色化纤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年12月):该政策旨在推动化纤产业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推进绿色化纤生产技术研发、加强环保法规监管等。 4. “关于支持化纤产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2020年6月):该政策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化纤产业优化升级的措施,包括加快新型纤维材料研发、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质量监管等。 5. “关于加强化纤产业安全生产的指导意见”(2021年3月):该政策旨在加强化纤产业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遏制化纤产业安全生产事故。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等。
    开通头豹会员
    政策名称
    《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18-2020年)》
    颁布主体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九部委
    生效日期
    2018-03
    影响
    8
    政策内容
    提出到2020年底之前完善碳纤维命名、分类等基础行业标准,研制工业级系列碳纤维制备相关技术标准,为碳纤维应用提供标准依据,促进国产碳纤维广泛应用。《新材料标准计划》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部署为主要行动之一
    政策解读
    这一政策的颁布有利于带动科技创新,引领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行业相关标准进行合理规范,以支撑其以后更长远的发展。
    政策性质
    规范类政策
    政策名称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颁布主体
    中国工信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
    生效日期
    2021-12
    影响
    8
    政策内容
    中国到2025年,先进基础材料高端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适用性明显提升。部分前沿新材料品种实现量产和典型应用。突破一批重点战略领域关键基础材料。中国政府推动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占原材料工业比重明显提高;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发展格局。
    政策解读
    中国新材料平台体系初步建成,协同创新体系更加高效完善。新材料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世界先进,产业体系安全自主可控。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政策名称
    《两部委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颁布主体
    中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
    生效日期
    2022-04
    影响
    9
    政策内容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纺织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为目的,统筹产业链供应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策解读
    推动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巩固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政策名称
    《关于印发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的通知》
    颁布主体
    中国工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
    生效日期
    2022-08
    影响
    9
    政策内容
    指导性提出基础材料产品质量提升的要求,推进化学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设计制造技术研发和质量精确控制技术攻关。
    政策解读
    对行业的鞭策和要求是一个行业能够加速向上的重要动力,该《通知》通过明确对化学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质量和技术的要求,给中国化学纤维相关企业指明提升的方向。
    政策性质
    规范类政策
    政策名称
    《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颁布主体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8部门联合发布
    生效日期
    2022-11
    影响
    8
    政策内容
    实施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和计量测试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先进半导体材料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标准研制,加强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发。
    政策解读
    该政策旨在通过国家领头建设行业影响力工程,作为标杆带动其他企业创新,同时通过细化标准的制定不断提升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从标准端和企业端共同助力行业发展。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6]
    1:http://awtcu.chinacace.org/regulation/show/483.aspx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2/29/content_5665166.htm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https://wap.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2/art_114c3d08f9634d6a85d1b0d5562860d4.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4: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11/14/content_5726765.htm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5: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20421/613611.s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6: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工信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改委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工信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改委
    中国化学纤维竞争格局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行业内的企业数量众多,其中以大型企业为主导,同时也存在着小型企业和个体户的存在。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生产成本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 市场竞争情况方面,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但市场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行业内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竞争,如推出新产品、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等。 中国市场领先企业主要有三家,分别为山东海成、宁波中百和江苏桥达,市场份额分别为33.3%、20.8%和9.9%,三家企业合计占有市场份额的64%,占据了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这三家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满足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 数据来源:《2019-2024年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国家统计局。
    开通头豹会员
    从全国竞争格局来看,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所披露的2022年化纤行业产量预排名,可以分为第一梯队:桐昆集团、恒逸集团、新凤鸣集团和国望高科等企业;第二梯队:恒力石化、赛得利集团、百宏聚纤科技等企业;第三梯队:三房巷、荣盛石化和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以桐昆集团为例,该企业现具备1000万吨原油加工权益量、420万吨PTA、900万吨聚合以及95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加工能力,涤纶长丝产能产量位居全球之首,其产品在服装、家纺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牢牢占据着中国化纤行业的龙头企业地位。
    在市场竞争方面,不同细分产品的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1)高端化学纤维产品市场:高端化学纤维产品如芳纶纤维等有机高性能纤维和碳纤维等无机高性能纤维市场中,美国、日本、欧洲等国际市场参与者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及稳定的产品质量,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芳纶纤维领域典型企业有美国的陶氏杜邦公司(DowDuPont Inc.,以下简称“陶氏杜邦”)等,碳纤维领域典型企业有日本的东丽公司(Toray Industries,以下简称“日本东丽”)等。以芳纶纤维市场为例,根据中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22年中国对位芳纶的进口依存度高达95%。高性能纤维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且与军工国防等机密领域联系密切,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严格的技术保密与封锁。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了对高性能纤维行业的支持,中国高性能纤维行业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在整体产能上已初具规模,但是在核心技术及市场份额的竞争上仍需努力追赶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中国代表性企业有芳纶纤维领域的烟台泰和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碳纤维领域的威海光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及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中低端化学纤维产品市场:对于中低端化学纤维产品如涤纶、锦纶、粘胶纤维等常规品种,中国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且具备了向土耳其、美国、越南等海外市场出口的能力,本土大型企业主导了相关产品市场,如涤纶领域的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桐昆集团”),锦纶领域的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江科技”),粘胶纤维领域的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丽达纤维”。在行业集中度方面,随着中国环保治理力度加强、支持性政策对领先产能倾向性加深,中国化学纤维市场逐渐向具有产能及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规模小的落后产能在成本倒逼下将退出行业竞争,行业寡头化态势日益凸显。以涤纶长丝为例,中国涤纶长丝产能中,前六位龙头企业在全行业产能中的占比由2017年的36.9%上升到2022年的52.0%。
    面向未来,趋于垄断是未来化学纤维市场的主要趋势。目前,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已经经历了多次洗牌和市场调整,市场规模和品种已经逐步稳定。同时,化纤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以聚酯纤维为例,中国龙头企业海绵集团、天津三利、山东海化等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这一趋势将会继续加强,未来中国化学纤维市场将趋于垄断。
    上市公司速览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1233)
    总市值
    293.9亿元
    营收规模
    1,591,345.45万元
    同比增长(%)
    22.47
    毛利率(%)
    4.79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3225)
    总市值
    156.5亿元
    营收规模
    1,250,946.65万元
    同比增长(%)
    17.99
    毛利率(%)
    5.42
    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002493)
    总市值
    1217亿元
    营收规模
    6,972,051.89万元
    同比增长(%)
    1.63
    毛利率(%)
    4.35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000703)
    总市值
    250.4亿元
    营收规模
    2,838,112.26万元
    同比增长(%)
    -14.65
    毛利率(%)
    4.24
    [7]
    1:https://www.qcc.com/cassets/86683ebbe6812f82d8178ffc7033b507.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www.qcc.com/cassets/7af77c4792970470d98572f072744200.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https://www.qcc.com/cassets/41536b0348be5ab4e3ba6f7db6cb42fa.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4:https://www.qcc.com/cassets/867cb27de0114a213f5f6fa6bc1c3c66.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5:https://www.qcc.com/cassets/63c6bec1ca6aafce2af001ee2c9af3d0.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6:https://www.qcc.com/cassets/7413c0782f2e411fd101c104b6eab438.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7:https://www.qcc.com/cassets/77ca56d47a6abb5af034071fde44bdc8.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8:https://www.qcc.com/cassets/102f2023195bd19975e0ef643a7cb092.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9:https://www.qcc.com/cassets/106afb491bef695eb9b5031f5a863bd6.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10:企查查
    [8]
    1:https://mp.weixin.qq.com/s/i9uHZZE5wlatqQBEA8yHZg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中国化学纤维代表企业分析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1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3225】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152956.744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嘉兴市
    行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法人
    庄耀中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195926252
    企业类型
    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成立时间
    2000-02-22
    品牌名称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合成纤维制造;再生资源回收;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0.88
    0.97
    1.06
    1.03
    1.06
    1.06
    1.08
    -
    -
    -
    资产负债率(%)
    64.3518
    69.9117
    61.1444
    40.6344
    51.9927
    49.0831
    57.6017
    56.211
    61.989
    66.389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15.0122
    -0.7814
    19.3777
    31.3915
    42.2217
    4.5606
    8.3039
    21.052
    13.44
    17.987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699.5186
    4.4932
    140.2637
    104.5746
    -4.9139
    -4.8039
    -55.4303
    -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3.14
    4.2612
    4.6099
    2.5714
    2.8863
    3.758
    3.6702
    4
    4
    5
    流动比率
    0.4819
    0.5518
    0.522
    1.0208
    0.8461
    0.8573
    0.6395
    0.932
    0.783
    0.944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1.19
    1.32
    3.24
    2.9473
    1.151
    1.3036
    2.2802
    2.055
    2.083
    -1.584
    毛利率(%)
    5.3452
    6.0094
    9.2481
    12.3315
    9.0801
    8.5177
    4.9634
    -
    -
    -
    流动负债/总负债(%)
    73.9722
    64.2801
    71.5888
    76.7153
    74.0498
    62.9114
    62.3249
    55.747
    59.349
    60.271
    速动比率
    0.1715
    0.2155
    0.2154
    0.5563
    0.488
    0.4271
    0.4248
    0.658
    0.539
    0.662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4.5705
    4.0566
    8.62
    15.376
    10.0854
    6.7617
    2.3509
    6.839
    -0.52
    0.428
    基本每股收益(元)
    0.56
    0.58
    1.39
    2.6
    1.69
    1.13
    0.43
    1.57
    -0.14
    0.13
    净利率(%)
    2.1459
    2.1909
    4.2685
    6.586
    4.3573
    3.9671
    1.6306
    5.0346
    -0.4038
    1.5145
    总资产周转率(次)
    2.1299
    1.8516
    2.0195
    2.3346
    2.3146
    1.7044
    1.4418
    1.358
    1.289
    0.282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180.1775
    -168.428
    98.8062
    39.3726
    -105.0925
    -51.8637
    477.0396
    -
    -
    -
    每股公积金(元)
    0.603
    0.0616
    0.0616
    3.2174
    2.09
    2.4554
    2.4459
    3.7333
    3.7329
    3.7336
    存货周转天数(天)
    13.5527
    15.3272
    15.1195
    12.8513
    13.3646
    16.659
    16.0074
    22
    26
    34
    营业总收入(元)
    147.55亿
    146.40亿
    174.77亿
    229.63亿
    326.59亿
    341.48亿
    369.84亿
    447.70亿
    507.87亿
    125.09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7.1181
    3.311
    4.6565
    6.4187
    5.9989
    4.4818
    4.78
    5.6878
    5.2904
    5.414
    稀释每股收益(元)
    0.56
    0.58
    1.39
    2.6
    1.65
    1.09
    0.43
    1.56
    -0.14
    0.13
    归属净利润(元)
    2.91亿
    3.04亿
    7.32亿
    14.97亿
    14.23亿
    13.55亿
    6.03亿
    22.54亿
    -205058904.48
    1.89亿
    扣非每股收益(元)
    0.5
    0.34
    1.33
    2.5
    1.62
    1.04
    0.29
    1.51
    -0.25
    0.0741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1.19
    1.32
    3.24
    2.9473
    1.151
    1.3036
    2.2802
    2.055
    2.083
    -1.584
    竞争优势
    采取横向扩张战略,扩大竞争优势: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横向扩张有助于发挥现有优势,完善产业链结构,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从而支持企业扩大业务竞争优势。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将投资65.50亿元建设200万吨涤纶短纤产能,其中包括7套聚酯短纤装置,38条短纤纺丝生产线,待公司200万吨产能完全投放后,将一举成为涤纶短纤行业龙头。
    竞争优势2
    数字化生产模式有效提升效率:新凤鸣用“5G+物联网技术”,构建了“设备互联、人机互联、信息互联、内外互联”的柔性生产执行新体系,实现了生产全链条的自动化、智能化、少人化。新凤鸣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公司应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超10万台(套)设备的全要素连接,实现了从原料计量、卷绕、飘丝检测、落筒,到搬运、贴标、外检、套袋、打包,再到立库出入库、物流、客户确认等14道核心生产环节的全智能化生产,建成了国家级化纤柔性化生产示范线,并运用标识解析技术,日处理丝饼150万个,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溯源。
    2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233】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241111.9493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嘉兴市
    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法人
    陈士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146846252J
    企业类型
    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成立时间
    1999-09-27
    品牌名称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类型
    A股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经营;危险化学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货物进出口;合成纤维制造;合成纤维销售;服装制造;服装服饰批发;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纺织专用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热力生产和供应;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1.24
    1.16
    1.13
    1
    1.17
    1.07
    1.09
    -
    -
    -
    资产负债率(%)
    49.9686
    53.7871
    42.0099
    49.4221
    53.4589
    52.3087
    45.1895
    48.339
    61.164
    62.407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13.3574
    -13.3144
    17.5965
    28.2712
    26.7783
    21.5902
    -9.3901
    29.015
    4.794
    22.465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55.4609
    3.0006
    882.7269
    55.5222
    20.4184
    36.0408
    -1.3133
    -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2.6028
    3.1163
    5.5766
    5.6617
    3.0074
    1.9548
    1.6895
    2
    3
    4
    流动比率
    0.806
    0.7842
    1.1485
    0.6633
    0.8766
    0.751
    0.6544
    0.699
    0.575
    0.701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3.7265
    1.6241
    2.4681
    1.6832
    1.3316
    2.7685
    1.5237
    1.159
    0.445
    -0.951
    毛利率(%)
    4.2359
    5.2803
    8.8156
    10.359
    11.6783
    11.8066
    6.317
    -
    -
    -
    流动负债/总负债(%)
    78.832
    82.4416
    81.4596
    90.4833
    73.7298
    81.1034
    76.1021
    79.615
    70.877
    64.231
    速动比率
    0.2381
    0.2767
    0.4131
    0.3406
    0.461
    0.5351
    0.4458
    0.5
    0.386
    0.467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0.8899
    0.8311
    6.7008
    7.7666
    6.9634
    7.7585
    6.5671
    12.56
    0.163
    -0.539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1.5239
    -4.8062
    23.7607
    9.2908
    -11.917
    5.8292
    13.3936
    -
    -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56.3759
    73.4198
    161.1366
    23.1782
    -134.9271
    -59.1247
    29.3643
    -
    -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1.65
    1.67
    12.61
    14.97
    14.73
    16.5
    13.71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0.12
    0.12
    1.03
    1.42
    1.16
    1.57
    1.52
    3.17
    0.05
    -0.2
    净利率(%)
    0.5171
    0.5514
    4.4668
    5.3915
    5.1236
    5.7259
    6.2321
    12.4341
    0.2201
    -2.9703
    总资产周转率(次)
    1.7208
    1.5074
    1.5001
    1.4405
    1.3591
    1.355
    1.0538
    1.013
    0.775
    0.175
    每股公积金(元)
    2.9009
    2.9341
    4.4798
    4.9478
    3.2485
    3.3692
    4.8456
    5.6951
    5.6954
    5.6958
    存货周转天数(天)
    28.6357
    34.1087
    32.2974
    29.0991
    33.3822
    27.6966
    23.4006
    28
    38
    48
    营业总收入(元)
    250.95亿
    217.54亿
    255.82亿
    328.14亿
    416.01亿
    505.82亿
    458.33亿
    591.31亿
    619.93亿
    159.13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2.8754
    2.9542
    3.0775
    3.9264
    3.744
    5.0889
    5.3056
    7.6858
    7.4459
    7.2413
    稀释每股收益(元)
    0.12
    0.12
    1.03
    1.42
    1.16
    1.44
    1.39
    3.17
    0.05
    -0.2
    归属净利润(元)
    1.12亿
    1.15亿
    11.32亿
    17.61亿
    21.20亿
    28.84亿
    28.47亿
    73.32亿
    1.30亿
    -490158350.61
    扣非每股收益(元)
    0.04
    0.08
    0.94
    1.4
    1.14
    1.52
    1.48
    3.16
    0.004
    -0.2163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3.7265
    1.6241
    2.4681
    1.6832
    1.3316
    2.7685
    1.5237
    1.159
    0.445
    -0.951
    竞争优势
    产品业务广: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冠名中国纤维流行趋势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品牌知名度,同时策划绿源丝、康逸丝、绒柔丝、弹韵丝、炫彩丝五大系列创新产品,加强与后道面料产品及成衣客户合作,打入终端消费市场,进而扩大桐昆的品牌影响力。
    竞争优势2
    生产能力强,销售渠道丰富:公司现已具备520万吨聚合物和57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加工能力,420万吨PTA年生产加工能力,居世界涤纶长丝企业产能和产量之首。公司主导产品为“GOLDEN COCK”牌、“桐昆”牌涤纶长丝以及聚酯切片,涤纶长丝有POY、DTY、FDY(中强丝)、复合丝和平牵丝等五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聚酯切片有大有光、半消光、阳离子等多个品种。“桐昆”牌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南美洲、欧洲、中东、南非、韩国、越南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000703】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366626.5677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钦州市
    行业
    房地产业
    法人
    邱奕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5050019822966X4
    企业类型
    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成立时间
    1996-08-13
    品牌名称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类型
    A股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货物进出口;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合成材料销售;金属矿石销售;建筑材料销售;稀土功能材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电子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1
    1.13
    1.12
    1.06
    1.08
    1.08
    -
    -
    -
    -
    资产负债率(%)
    73.7606
    66.9643
    52.011
    52.3542
    62.6552
    65.9003
    67.317
    68.792
    70.832
    70.601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8.7415
    8.0362
    6.932
    98.2886
    28.7876
    -9.5897
    8.552
    49.231
    17.262
    -14.65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11.4136
    11.1328
    8.6213
    5.2855
    5.5126
    16.4303
    20
    14
    16
    19
    流动比率
    0.6506
    0.548
    0.8306
    0.6544
    0.6944
    0.7024
    0.706
    0.737
    0.747
    0.698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1.6304
    0.314
    1.9113
    1.4332
    0.6372
    -0.0394
    1.362
    2.115
    0.738
    -0.438
    毛利率(%)
    4.1258
    4.3602
    3.4314
    3.7239
    3.9113
    7.0657
    2.1
    -
    0.69
    -
    流动负债/总负债(%)
    92.9338
    95.6779
    96.2156
    97.4031
    63.6987
    68.0684
    65.767
    72.131
    71.813
    71.035
    速动比率
    0.43
    0.3277
    0.5067
    0.4145
    0.4913
    0.4045
    0.471
    0.506
    0.5
    0.448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1.569
    0.6243
    3.3697
    6.0655
    4.8301
    5.5513
    3.443
    3.438
    -0.993
    0.032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24.0525
    9.2224
    21.8405
    -7.6641
    4.0895
    -14.9423
    14.6154
    -
    -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625.0532
    -275.0246
    -8.0198
    -41.4398
    -147.1314
    -0.5356
    -127.2292
    -
    -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6.74
    3.55
    11.41
    14.21
    13.41
    14.73
    12.56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0.31
    -
    0.61
    1
    0.8
    1.13
    1.08
    0.94
    -0.3
    0.01
    净利率(%)
    -1.4128
    0.5348
    2.7411
    2.8685
    2.6409
    5.0498
    4.4135
    3.0689
    -0.608
    0.5888
    总资产周转率(次)
    1.1106
    1.1674
    1.2293
    2.1145
    1.8289
    1.0993
    0.969
    1.301
    1.398
    0.259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602.6117
    273.8637
    117.1963
    -45.6926
    -120.2412
    5.4323
    -98.6758
    -
    -
    -
    每股公积金(元)
    0.0353
    0.725
    2.6958
    2.7831
    2.7662
    3.5164
    2.4894
    2.5
    2.5013
    2.4755
    存货周转天数(天)
    21.0181
    18.8147
    20.1166
    11.2633
    10.3224
    28.9748
    42
    32
    32
    46
    营业总收入(元)
    280.63亿
    303.18亿
    324.19亿
    642.84亿
    849.48亿
    796.21亿
    864.30亿
    1289.80亿
    1520.50亿
    283.81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3.0242
    2.8115
    2.7796
    3.5768
    2.8337
    3.3709
    3.0973
    3.7159
    3.2108
    3.2203
    稀释每股收益(元)
    -0.31
    -
    0.61
    0.99
    0.79
    1.13
    1.07
    0.91
    -0.3
    0.01
    归属净利润(元)
    -352682419.34
    1.85亿
    8.30亿
    16.22亿
    19.62亿
    32.01亿
    30.72亿
    34.08亿
    -1079547699.72
    3484.63万
    扣非每股收益(元)
    -0.23
    -0.37
    0.38
    1.02
    0.67
    0.97
    0.87
    0.76
    -0.3
    0.0021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1.6304
    0.314
    1.9113
    1.4332
    0.6372
    -0.0394
    1.362
    2.115
    0.738
    -0.438
    竞争优势
    产业链完善:恒逸石化是中国化学纤维行业中为数不多已完成炼化—石化—化纤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现已形成PX—PTA—涤纶、苯—己内酰胺—锦纶的双产业链驱动模式。涤纶产业链中,恒逸石化现有主要产品包括PTA、聚酯类产品:(1)在PTA方面,恒逸石化参控股PTA年产能已达到1,35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商,有效产能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8.5%;(2)在聚酯类产品方面,恒逸石化在2018年通过收购等方式扩大聚酯产能,超越桐昆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聚酯生产商,目前参控股聚酯年产能已达到63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0.1%,具体产品包括涤纶长丝、涤纶短纤、聚酯切片、瓶级聚酯等。锦纶产业链中,恒逸石化现有主要产品包括己内酰胺及锦纶:(1)在己内酰胺方面,恒逸石化通过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巴陵恒逸公司掌握了30万吨己内酰胺年产能,并计划于2019年将产能扩大到40万吨每年;(2)在锦纶方面,恒逸石化2019年已投产,产能为14万吨,占全国已投产产能的36.3%。
    头豹知识共创平台

    为各行业权威专家提供知识付费平台

    为客户提供专业领域的解答服务

    找专家解答
    成为认证专家
    1
    行业定义
    2
    行业分类
    3
    行业特征
    4
    发展历程
    5
    产业链分析
    6
    行业规模
    7
    政策梳理
    8
    竞争格局
    9
    企业分析
    正在加载...
    1
    2
    3
    4
    5
    6
    7
    8
    9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