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系统公告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关闭验证

人机验证

拖动滑块使图片为正

图片加载中...
刷新验证刷新

搜索历史

    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联系我们头豹客服
    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规模
    4星评级
    购买
    仅提供预测模型的pptx格式文件下载
    开通企业VIP,下载完整内容

    企业VIP,享免费下载

    尊享VIP购买,享半价优惠

    申请引用
    内容标题:新能源乘用车出海
    引用内容:
    文字纠错
    投诉
    首页 词条目录 词条详情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
    申请引用

    全文引用

    申请引用

    收藏

    李雯
    李雯·头豹分析师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有问题?点此投诉
    行业:
    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车制造工业制品/工业制造
    行业定义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狭义上是指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通过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出口、CKD出口或直接投资建厂,以及为客户提供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售衍生服务等方式向海外销售汽车的行为。广义上,新能源乘用车出海是指中国自主汽车企业在产品、技术、标准、管理、人才、资金、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化生产、海外建设和整体结构。
    AI访谈
    行业分类
    新能源汽车出海按车型划分可分为轿车、多用途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按动力类型划分可分为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AI访谈
    行业特征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特征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出海市场潜力大和出口市场主要为欧洲和东南亚;此外,从出口地区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比较强的地区是上海、浙江、广东、江苏、湖北。
    AI访谈
    发展历程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

    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
    AI访谈
    产业链分析
    AI访谈
    行业规模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规模
    评级报告 1篇
    AI访谈SIZE数据
    政策梳理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
    相关政策 5篇
    AI访谈
    竞争格局
    2023年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车企中,特斯拉以出口32,862辆位居第一,同比增速66.3%,其中最畅销的车型为model Y;比亚迪紧跟其后位居第二,出口量18,169辆,比亚迪出口车辆同比大幅提升,增幅达351%,是出口规模增速最强劲的车企。2023年7月中国车企出海销量同比增长大幅度提升,其中创维汽车同比增速最高,达到739%;其次比亚迪同比增速351%,2023年跃进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Top 3行列。
    AI访谈数据图表
    摘要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8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中国的汽车出口自2021年起呈爆发式增长。中国韧性较高的汽车供应链,使得中国车企能在全球汽车供应链波动的情况下,加大出口,部分填补一些海外市场的供给缺口。2022年累计出口新能源车112万台。2023年1-7月出口新能源车94万台,同比增长96%;其中2023年1-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0万台,同比增长105%,占比新能源汽车出口96%。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产业链较为完善,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同时整车制造成本低,中国不仅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技术已经成熟化、专业化,非常有利于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的发展,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市场区域来看,欧洲是新能源车企出海的主战场,纯电动乘用车欧洲市场比例从2019年的11%增长到2022年的53%。尤其是比利时2022年出口增速高达86%,值得一提的还有墨西哥2022年市场表现较强,增速高达171%,以及东南亚市场也保持出口高销量。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是一场持久战,正在寻求新能源转型的欧洲和东南亚市场便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重要机遇,凭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本优势以及海外市场更高的市场定价,定会带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量价齐升的新突破。 该词条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专业李雯于八月撰写完成。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定义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是指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产品,通过跨国贸易、投资、合作等方式,将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的产业链。该行业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同时也包括相关的技术、设备、零部件等供应链。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同时,该行业也面临着技术创新、市场竞争、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行业分析师需要对该行业的市场趋势、竞争格局、政策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开通头豹会员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狭义上是指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通过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出口、CKD出口或直接投资建厂,以及为客户提供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售衍生服务等方式向海外销售汽车的行为。广义上,新能源乘用车出海是指中国自主汽车企业在产品、技术、标准、管理、人才、资金、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化生产、海外建设和整体结构。
    近年来,由于出口政策的倾斜、市场的开放和技术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逐步具备国际视野,以中国市场为基础,向全球注入资金、人才、技术等必要资源。
    [1]
    1:https://mp.weixin.qq.com/s/xIl9Ddj3J7U33RP8n3o69g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薪火能源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分类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主流的分类标准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首先,可以根据车辆类型进行分类,如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等。其次,可以根据市场定位进行分类,如高端豪华车、中档家用车、城市代步车等。此外,还可以根据品牌国别进行分类,如中国品牌、欧洲品牌、美国品牌等。最后,可以根据目标市场进行分类,如北美市场、欧洲市场、亚洲市场等。这些分类标准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对于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来说,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分类标准,并制定相应的出海策略。
    开通头豹会员
    新能源汽车出海按车型划分可分为轿车、多用途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按动力类型划分可分为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分类(按车型划分)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分类
    轿车
    是指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的汽车。包括驾驶者在内,座位数最多不超过九个。
    多用途车(MPV)
    是从旅行轿车演变而来,它集旅行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一般为两厢式结构,可以坐7-8人。
    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是运动性多用途汽车或城郊多用途汽车,是一种拥有旅行车般的空间机能,配以货卡车的越野能力的车型。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分类(动力类型划分)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分类
    纯电动汽车
    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是燃料(汽油,柴油)和电能的混合,有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驱动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
    是一种用车载燃料电池装置产生的电力作为动力的汽车。车载燃料电池装置所使用的燃料为高纯度氢气或含氢燃料经重整所得到的高含氢重整气。
    [2]
    1:https://mp.weixin.qq.com/s/qmCZKfBMChNJuYcL4vQ3Dw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9%98%E7%94%A8%E8%BD%A6/3311214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百度百科
    [3]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9%98%E7%94%A8%E8%BD%A6/3311214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百度百科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特征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整体发展特征表现为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国际化趋势明显。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14.7万辆,同比增长19.8%。其中,电动乘用车出口量占比最大,达到85.3%。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如比亚迪、长城汽车等企业在欧洲、南美洲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此外,随着品牌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提升。但是,出海过程中仍面临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
    开通头豹会员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特征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出海市场潜力大和出口市场主要为欧洲和东南亚;此外,从出口地区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比较强的地区是上海、浙江、广东、江苏、湖北。
    1
    纯电动汽车市场空间大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较大
    2021年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出口量为50万辆,2022年跃升为94.5万辆,同比增长近100%。2022年累计出口新能源车112万台,纯电动汽车94.5万台,占比新能源汽车出口84%。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0万台,其中纯电汽车出口83.4万辆,占比92%。
    2
    出口市场稳定
    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市场主要为欧洲和东南亚
    2022年西欧市场表现较强,新能源汽车出口比利时市场连续两年位居第一,2022年出口量达19.8万辆;其次是新能源出口英国与泰国市场,出口量分别为10.9万辆和8.0万辆。2023年出口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和泰国等东南亚是两大主力方向。近期的西班牙、澳大利亚和泰国、菲律宾等两类市场表现较强,其中2023年1-2月出口泰国新能源乘用车5,872辆,占据第一位。
    3
    出口区域性集中度高
    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比较强的地区是上海、浙江、广东、江苏、湖北
    上海对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的重要意义极其明显,这里主要是由于上海本地的企业相对比较优秀,尤其是上汽乘用车和特斯拉两家企业,出口量都相对较强,所以形成较大的增长表现。天津在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方面也很强劲,天津港口在汽车出口方面占有较大优势。
    [4]
    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jU5MzQ3Nw==&mid=2247559686&idx=1&sn=2d1bc6d1f4c5694f5cc640d3573d982d&chksm=e8d6222cdfa1ab3a6cc864f10284de8e07db69047c65e7142f42ee957b4b9bf5dffd92511e86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广东省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促进会
    广东省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促进会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发展历程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08-2012年) 在这个阶段,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政府开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同时,一些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开始尝试进军海外市场,但由于技术和品牌等方面的限制,出海规模较小。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2013-2016年) 在这个阶段,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开始进入探索阶段。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品牌的逐渐成熟,一些企业开始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机会。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支持力度,出海规模逐渐扩大。 第三阶段:爆发阶段(2017-2019年) 在这个阶段,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进入了爆发阶段。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品牌的逐渐成熟,一些企业开始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支持力度,出海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四阶段:巩固阶段(2020年至今) 在这个阶段,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进入了巩固阶段。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品牌的逐渐成熟,一些企业已经在海外市场上建立了较为稳定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形象。同时,政府也继续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支持力度,出海规模继续扩大。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处于巩固阶段。虽然出海规模已经比较大,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品牌认知度不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因此,企业需要继续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政府也需要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支持力度,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开通头豹会员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经历了萌芽期、启动期和高速发展期,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更为广阔,中国在21世纪初便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硬件和软件技术均在世界前列。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发展迅猛,产业链布局逐渐完善,向着海外市场高地进发。
    萌芽期
    2000~201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8年成为中“新能源汽车元年”。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2010年,中国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2010年6月1日起,中国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2011-2016年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这一时期新能源乘用车处于技术发展时期,出口市场仍未打开,是发展的萌芽时期。

    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中国“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中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2011-2015年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

    启动期
    2017~2020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中国汽车厂商的造车技术走向成熟,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逐步扩大,中国车企纷纷布局海外产业链,出口国由欧洲扩展到东南亚和中东地区。

    2017-2020新能源车的出口数量逐年上升,但乘用车基本是微型低速电动车为主,实际的主流新能源车型数量不大。

    高速发展期
    2021~2023

    中国的汽车出口自2021年起呈爆发式增长。中国韧性较高的汽车供应链,使得中国车企能在全球汽车供应链波动的情况下,加大出口,部分填补一些海外市场的供给缺口。同时,凭借完整、高效且具有成本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国制造的新能源乘用车的中高端系列向欧洲等电动汽车消费国出口量上升。

    2020-2022年新能源出口表现好,2022年累计出口新能源车112万台。2023年1-7月出口新能源车94万台,同比增长96%;其中2023年1-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0万台,同比增长105%,占比新能源汽车出口96%。

    [5]
    1:https://mp.weixin.qq.com/s/si_eQe-c-tTwZP1xii-ziA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乘联会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产业链分析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上游: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商,以及相关技术研发机构和材料供应商。 中游:包括整车制造商、汽车设计公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等。 下游:包括销售渠道、售后服务、充电设施建设等。 重要的产业链发展趋势有两个: 1. 产业链向全球化方向发展。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已经逐渐饱和,企业需要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产业链向全球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了解各国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 2. 产业链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链也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新能源乘用车将会更加智能化,具备更多的自动驾驶功能和智能互联功能,这将对整个产业链带来深刻的影响。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市场需求。
    开通头豹会员
    汽车电动化将驱动系统从传统“发动机+变速箱”转化为“电池+电机+电控”,供应链从封闭转向开放,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已凭借成本优势实现出海。未来智能化成为行业竞争胜负手,中国车企有望凭借先发优势与快速迭代,持续扩大对海外车企的领先优势,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其中上游参与方主要有宁德时代、弗迪电池、中创新航等厂商。中游参与方包括上汽,比亚迪、特斯拉等汽车主机厂为主;中游制造商出口销售市场广阔,2023年1-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0万台,同比增长105%,占比新能源汽车出口96%,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速强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2022年的中国占世界新能源乘用车份额超过60%。2023年1-6月的中国占世界份额60%。中国新能源车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近两年西欧和南欧的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成为出口亮点,而今年对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口走强。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产业链较为完善,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同时整车制造成本低,中国不仅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技术已经成熟化、专业化,有利于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的发展,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从制造电池所需的矿产资源来看,无论是锂、铁、猛、烯、石墨还是石墨烯,中国的储备都相当丰富。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正在面临难逢的机遇,本土车企也在全力推广品牌,有望在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上占据高低。
    产业链上游
    上游厂商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弗迪电池有限公司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上游说明
    上游主要有原材料、零部件、三电系统构成。其中“三电系统”是新能源车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更是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占比整车成本近40%,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深度绑定中游客户,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已深入布局海外市场,在技术、规模、客户资源等方面全球领先,2022年中国大陆动力电池企业全球市占率超60%。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四大关键材料构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成本占比分别为45%、15%、18%、10%。在市场集中度上,磷酸铁锂正极2022年CR5市场份额68%,集中度较高;负极材料2021年CR5市场份额占比72%,集中度很高;2022年湿法隔膜CR4市场份额占比83%,恩捷材料占据第一位,集中度也很高,符合行业高壁垒属性;电解液2022年CR5市场份额52%,天赐材料占据第一位,行业集中度较高。有机电解液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溶解有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类溶剂,目前四大主材中缺口最为显著,工艺技术壁垒较高,天赐材料在此领域发展较快。在原材料方面,中国矿产资源丰富,赣锋锂业、华友钴业、海南矿业、科力远等企业在原材料领域为新能源乘用车动能方面提供支持。
    产业链中游
    中游厂商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中游说明
    2018-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逐年呈上升态势,2023年1-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0万台,同比增长105%,占比新能源汽车出口96%。在新能源汽车出海市场中,乘用车占据主要的市场,占比高达92.8%,在2022年中国汽车出海车企前Top15中,比亚迪同比增长高达261.1%,是出口规模增速最强劲的车企。2023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8.8万辆,同比增长80%,环比6月增长26%,其中纯电动占比新能源出口的92%,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50%。伴随着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加之欧洲双反风险尚未体现,由此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持续向好。2023年7月厂商出口方面,特斯拉中国32,862辆、比亚迪18,169辆,上汽乘用车17,724辆,上汽通用五菱6,674辆、东风易捷特6,119辆、长城汽车2,391辆、吉利汽车2,280辆、创维汽车974辆、奇瑞汽车285辆,东风渝安282辆,上汽大通171辆,长安福特146辆,神龙汽车127辆。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
    浙江安吉智电控股有限公司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下游说明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欧洲市场占总出口量的26%,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车企出海市场,欧洲市场主要以中高端汽车出口为主。尽管欧洲国家市场容量有限,但是新能源渗透率较高,对于新能源汽车出台各项购置优惠政策,充换电等基础设施较为领先,因此欧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重点市场,在出口欧洲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占比61%中国新能源车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近两年西欧和南欧的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成为出口亮点,而今年对泰国等东南亚国出口走强。
    此外,充电桩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开拓的必要设施,2022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海外需求量增长245%,预计未来还有将近3倍的需求空间。欧洲充电桩建设进度滞后,车桩比远高于中国,充电桩建设落后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导致车桩比居高不下,作为新能源乘用车的终端环节,充电桩出海市场广阔。
    [6]
    1:https://www.vzkoo.com/document/c951a28282b36b87c904be10a212ec80.html?keyword=%E6%96%B0%E8%83%BD%E6%BA%90%E6%B1%BD%E8%BD%A6%E5%87%BA%E6%B5%B7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www.vzkoo.com/document/2022071667b9926b451eb4b4e8a6084e.html?keyword=%E6%B1%BD%E8%BD%A6%E5%87%BA%E6%B5%B7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jU5MzQ3Nw==&mid=2247559686&idx=1&sn=2d1bc6d1f4c5694f5cc640d3573d982d&chksm=e8d6222cdfa1ab3a6cc864f10284de8e07db69047c65e7142f42ee957b4b9bf5dffd92511e86&scene=27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4:https://mp.weixin.qq.com/s/ynkYRXUHQQwijCKDZyygag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5:https://mp.weixin.qq.com/s/9PO0jF6sVe0DqDTr04BMow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6:https://mp.weixin.qq.com/s/R2BUrA2kffJKmQYsEPOj0A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7:中国汽车报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规模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为2.8万辆,2017年增长至6.1万辆,2018年达到10.5万辆,2019年则略有下降,为9.2万辆。预计未来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将达到300万辆,其中出口量占比将逐步提高。 从市场规模整体情况来看,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增速有所波动。2016年至2017年增速较快,2018年增速略有放缓,2019年则出现了小幅下降。未来5年,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出海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具体数据如下: 2016年:2.8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17年:6.1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18年:10.5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19年:9.2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20年-2025年: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总体来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开通头豹会员
    2019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市场逐渐起步,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占据出口的主要市场。2020-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海爆发式增长,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为105.69万辆,市场收入229.56亿美元,其中纯电动汽车市场收入最高,达到201.36亿美元,占比高达87.7%,而插电混合和混合动力汽车出海市场份额为11%和1.2%。根据头豹研究院测算,预计2023-2027年CAGR为23.2%,平均每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出海市场规模达到432.0亿美元,在新能源汽车出海市场中,乘用车占据主要的市场,2022年占比高达92.8%,据此预测2027年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市场规模达到400亿美元。根据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30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可突破150万辆。
    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市场区域来看,欧洲是新能源车企出海的主战场,纯电动乘用车欧洲市场比例从2019年的11%增长到2022年的53%。尤其是比利时2022年出口增速高达86%,值得一提的还有墨西哥2022年市场表现较强,增速高达171%,以及东南亚市场也保持出口高销量。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均价变动较大,纯电动乘用车提升极其明显,相比较2019年的0.18万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13万美元,增长幅度达1083%。在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均价中,西班牙以3.9万美元位居第一,英国以3.4万美元位居第二,均价较高的国家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而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亚洲市场例如泰国、菲律宾、印度和孟加拉,均价极低。总体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均价呈现两极分化走势,西欧主要是中高端市场,东南亚是低端市场。
    目前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市场广阔,处于市场开拓阶段,现阶段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出口市场仍然处于利润低和亏损的状态,但在技术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优势较明显,一方面产业链完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的供应链成熟度高;另一方面全行业已经打造出规模效益,原材料供给较为充足,劳动力价格和成熟度也更占优势;在海运方面,有成熟的汽车出口港口支持产品运输。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是一场持久战,正在寻求新能源转型的欧洲和东南亚市场便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重要机遇,凭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本优势以及海外市场更高的市场定价,定会带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量价齐升的新突破。从渠道网络搭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带动当地核心需求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逐步完善,从而提高新能源汽车出海量以及品牌认知度。
    企业VIP免费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规模
    4星评级
    试读
    购买

    仅提供预测模型的pptx格式文件下载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规模
    企业VIP特权
    升级企业VIP,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企业VIP
    alt
    打开溯源
    alt
    展开
    计算规则: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规模=纯电动乘用车出口销量*纯电动乘用车出口均价+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出口销量*插电式混合动力出口均价+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出口销量*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出口均价
    数据来源:
    乘联会、海关总署,头豹研究院
    [7]
    1:https://mp.weixin.qq.com/s/si_eQe-c-tTwZP1xii-ziA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崔东树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政策梳理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1. "中国制造2025"计划(2015年):该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政策内容包括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等。 2. "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该倡议旨在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合作。政策内容包括加强技术交流、促进投资合作、推广新能源汽车等。 3. "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7年):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包括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等。政策内容包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 4. "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合作规划(2018年):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包括加强技术交流、促进投资合作、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政策内容包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 5.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1年):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包括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等。政策内容包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
    开通头豹会员
    [9]
    政策名称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颁布主体
    国务院办公厅、工信部
    生效日期
    2020-10-20
    影响
    8
    政策内容
    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三化”发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明确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提出了融合创新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
    政策解读
    顺应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明确新方向,提出新路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要抢抓机遇,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9]
    政策名称
    《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颁布主体
    工信部
    生效日期
    2020-04-16
    影响
    4
    政策内容
    深入贯彻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秉承创新、融合、开放、合作的理念,持续优化标准体系,加快重点标准研制,加快重点标准研制(电动汽车整车领域、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充换电领域),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发挥标准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政策解读
    政策以贯彻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为出发点,指出加快新能源汽车生产相关的标准研制,发挥标准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鼓励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技术法规协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9]
    政策名称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颁布主体
    发改委、科技部
    生效日期
    2017-04-06
    影响
    6
    政策内容
    国际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形成从技术到资本、营销、品牌等多元化、深层次的合作模式,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培育形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政策解读
    《规划》提出2020年中国品牌汽车逐步实现向发达国家出口,有利于在国际端提高中国车企影响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契合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国家政策,有利于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树立中国车企品牌形象。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9]
    政策名称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颁布主体
    发改委、能源局
    生效日期
    2022-05-14
    影响
    4
    政策内容
    出台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电子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创新。推动强链补链,依照新能源产业链分工对供应链上下游实施科学统筹管理。增加扩产项目信息透明度,增强设备、材料企业对产业供需变化的响应能力,防控价格异常波动,增强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政策解读
    《实施方案》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发展离不开能源支持,该方案促进了新能源乘用车发展。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9]
    政策名称
    《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
    颁布主体
    工信部、国家铁路局
    生效日期
    2023-01-03
    影响
    6
    政策内容
    强化铁路运输安全监管,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用和铁路运输绿色低碳优势,积极鼓励开展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业务,不断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保障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促进降低新能源商品汽车物流成本、助力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政策解读
    放宽对出口新能源汽车的部分限制,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出口,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更好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铁路运输需求,有效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8]
    1: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1/04/content_5557151.htm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www.ndrc.gov.cn/fggz/fzzlgh/gjjzxgh/202111/t20211101_1302487.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https://wap.miit.gov.cn/xwdt/gxdt/sjdt/art/2020/art_6b3143c8375341229ece2c37c65a5373.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4:https://www.safea.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17/201705/t20170517_132856.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5:科技部
    [9]
    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1/30/content_5739162.htm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国务院办公厅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竞争格局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的竞争格局情况目前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但是面临着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 市场竞争情况方面,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品质和服务等方面。由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企业的成本优势,其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但是在品质和服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市场领先企业包括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蔚来、小鹏汽车等。其中,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领先企业,其市场份额占据了约20%左右。北汽新能源和蔚来分别占据了约10%的市场份额,而小鹏汽车则占据了约5%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统计。 总体来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中国市场领先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以保持市场地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开通头豹会员
    2023年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车企中,特斯拉以出口32,862辆位居第一,同比增速66.3%,其中最畅销的车型为model Y;比亚迪紧跟其后位居第二,出口量18,169辆,比亚迪出口车辆同比大幅提升,增幅达351%,是出口规模增速最强劲的车企。2023年7月中国车企出海销量同比增长大幅度提升,其中创维汽车同比增速最高,达到739%;其次比亚迪同比增速351%,2023年跃进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Top 3行列。
    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市场区域格局来看,上海以断层式位居市场份额第一,排名前五的地区还有浙江省、广东省、江苏市和河北省。上海对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2018年市场份额仅0.2%到2022年达到37%,这主要是由于上海的汽车企业,尤其是上汽乘用车和特斯拉两家企业,出口量相对较强,从而形成较大的增长表现;浙江省汽车出口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这主要是由于吉利的出口表现较强;湖北的易捷特汽车出海市场表现较良好;总体来看,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东向西逐渐递减,西部地区出口份额较少,这与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海运密切相关。
    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市场来看,主要以欧洲和亚洲市场为主,2022年西欧市场表现较强,以及东南亚市场也保持出口高销量。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比利时市场连续两年位居第一,2022年出口量达196,498辆;其次是新能源出口英国与泰国市场,出口量分别为104,732辆和79,420辆。西班牙市场增速较为亮眼,2022年增速达3,853%,2022年出口42,335辆。西欧和东南亚市场是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的主战场且市场广阔。
    上市公司速览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104)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1.5千亿元
    14,591,647.51万元
    同比增长(%)
    -20.03
    毛利率(%)
    9.8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002594)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1.2千亿元
    12,017,360.80万元
    同比增长(%)
    79.83
    毛利率(%)
    17.8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601633)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290.4亿元
    2,903,852.56万元
    同比增长(%)
    -13.63
    毛利率(%)
    16.07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00175)
    总市值
    992.6亿
    99262300000
    营收规模
    1.5千亿
    147,964,647,000.00
    同比增长(%)
    45.6200
    毛利率(%)
    -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00751)
    总市值
    81.5亿
    8151460000
    营收规模
    534.9亿
    53,491,000,000.00
    同比增长(%)
    5.0300
    毛利率(%)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600006)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26.4亿元
    263,733.57万元
    同比增长(%)
    -26.49
    毛利率(%)
    8.55
    [10]
    1:https://mp.weixin.qq.com/s/ydPqg9OGQLMhoHcDJPJ8ag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jU5MzQ3Nw==&mid=2247559686&idx=1&sn=2d1bc6d1f4c5694f5cc640d3573d982d&chksm=e8d6222cdfa1ab3a6cc864f10284de8e07db69047c65e7142f42ee957b4b9bf5dffd92511e86&scene=27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广东省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促进会
    广东省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促进会
    [11]
    1:https://mp.weixin.qq.com/s/ydPqg9OGQLMhoHcDJPJ8ag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乘联会
    [12]
    1:https://mp.weixin.qq.com/s/sE_xTOr4sOhMdUt1GczPXQ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乘联会
    [13]
    1:https://mp.weixin.qq.com/s/sE_xTOr4sOhMdUt1GczPXQ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乘联会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代表企业分析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1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467000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市辖区
    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法人
    王昊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115MA1H9YGWXX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法人独资)
    成立时间
    2018-05-10
    品牌名称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零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电机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充电桩销售;机动车充电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机动车修理和维护;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二手车经纪;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械设备租赁;机械设备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电子产品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箱包销售;玩具销售;母婴用品销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珠宝首饰零售;五金产品零售;文具用品零售;玩具、动漫及游艺用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礼品花卉销售;家居用品销售;塑料制品销售;通讯设备销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金属制品销售;电动自行车销售;非公路休闲车及零配件销售;广播影视设备销售;日用口罩(非医用)销售;眼镜销售(不含隐形眼镜);钟表销售;自行车及零配件零售;户外用品销售;通信设备销售;家具销售;灯具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风动和电动工具销售;风机、风扇销售;计算器设备销售;照相机及器材销售;照明器具销售;渔具销售;洗车设备销售;光学玻璃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部件研发;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日用百货销售;针纺织品销售;服装服饰零售;鞋帽零售;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化妆品零售;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家用电器销售;办公用品销售;办公设备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可穿戴智能设备销
    查看更多
    融资信息
    显示表格
    显示表格
    显示历程
    显示历程
    融资时间披露时间投资企业金额轮次投资比例估值
    -2018-09-11未披露46亿人民币天使轮--
    天使轮
    46亿人民币
    2018-09-11
    竞争优势
    上海作为特斯拉目前效率最高的超级工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建厂3年内生产整车100万辆,产能巨大。整车生产产业链稳定,抗风险能力强。
    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291114.2855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深圳市
    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法人
    王传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192317458F
    企业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上市)
    成立时间
    1995-02-10
    品牌名称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类型
    A股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许可经营项目是:锂离子电池以及其他电池、充电器、电子产品、仪器仪表、柔性线路板、五金制品、液晶显示器、手机零配件、模具、塑胶制品及其相关附件的生产、销售;3D眼镜、GPS导航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不含分销、国家专营专控商品);作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品牌乘用车、电动车的总经销商,从事上述品牌的乘用车、电动车及其零部件的营销、批发和出口,提供售后服务;电池管理系统、换流柜、逆变柜/器、汇流箱、开关柜、储能机组的销售;汽车电子装置研发、销售;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以及上述零部件的关键零件、部件的研发、销售;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含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各类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气件、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信及综合监控系统与设备)的研发、设计、销售、租赁与售后服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及其他专项管理的商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轨道梁柱的研发、设计、销售;自有物业租赁(物业位于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延安路一号比亚迪工业园内及龙岗区龙岗街道宝龙工业城宝荷路3001号比亚迪工业园内);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及发布;信息与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2
    2023(Q1)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0.95
    1.01
    0.85
    0.89
    0.8
    0.84
    0.89
    -
    -
    资产负债率(%)
    69.2641
    68.802
    61.8053
    66.3348
    68.8063
    68.002
    67.9361
    75.42
    76.954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10.0875
    37.4822
    29.323
    2.3627
    22.7919
    -1.7809
    22.5924
    96.195
    79.833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21.6132
    551.2752
    78.9361
    -19.51
    -31.6314
    -41.9303
    162.273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66.3118
    79.3511
    110.0951
    159.1512
    140.0124
    131.3533
    97.874
    32
    29
    流动比率
    0.7682
    0.823
    0.999
    0.978
    0.9883
    0.9902
    1.0486
    0.722
    0.687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0.0154
    1.5517
    -0.6765
    2.3341
    4.5903
    5.4033
    16.6387
    48.379
    4.969
    毛利率(%)
    15.5544
    16.8674
    20.3625
    19.0146
    16.4003
    16.2944
    19.3785
    20.39
    -
    流动负债/总负债(%)
    81.4292
    83.2029
    87.3482
    88.8735
    87.0716
    81.2002
    77.935
    89.495
    88.794
    速动比率
    0.5304
    0.5437
    0.72
    0.6627
    0.5975
    0.6681
    0.6664
    0.485
    0.451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0.8684
    2.996
    4.2064
    3.0429
    1.9085
    1.086
    3.0323
    4.21
    0.794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29.9015
    86.358
    10.1406
    10.6819
    17.924
    7.2041
    15.8479
    -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40.5686
    114.1941
    -17.6729
    19.2805
    47.7234
    -133.1108
    -70.7799
    -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1.84
    10.22
    12.91
    7.76
    4.96
    2.62
    7.43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0.18
    1.12
    1.88
    1.4
    0.93
    0.5
    1.47
    5.71
    1.42
    净利率(%)
    1.2713
    3.9223
    5.2962
    4.6424
    2.7344
    1.6587
    3.8404
    4.177
    3.6364
    总资产周转率(次)
    0.683
    0.7638
    0.7942
    0.6555
    0.698
    0.6547
    0.7896
    1.074
    0.231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58.1118
    -42.3241
    -1.1679
    19.3278
    19.5798
    -66.4609
    -53.1336
    -
    -
    每股公积金(元)
    4.1584
    4.1647
    8.9701
    8.971
    8.9894
    8.9917
    9.0533
    21.1964
    21.3143
    存货周转天数(天)
    66.6568
    69.6285
    72.3691
    78.1725
    76.4916
    87.3744
    81.2201
    63
    76
    营业总收入(元)
    581.96亿
    800.09亿
    1034.70亿
    1059.15亿
    1300.55亿
    1277.39亿
    1565.98亿
    4240.61亿
    1201.74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4.2968
    5.2924
    5.9521
    7.0509
    7.5136
    7.7182
    8.9645
    14.0643
    15.483
    稀释每股收益(元)
    -
    -
    1.88
    1.4
    0.93
    0.5
    1.47
    5.71
    1.42
    归属净利润(元)
    4.34亿
    28.23亿
    50.52亿
    40.66亿
    27.80亿
    16.14亿
    42.34亿
    166.22亿
    41.30亿
    扣非每股收益(元)
    -0.28
    0.47
    1.73
    1.01
    0.13
    -0.01
    1
    5.38
    1.2246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0.0154
    1.5517
    -0.6765
    2.3341
    4.5903
    5.4033
    16.6387
    48.379
    4.969
    竞争优势
    2022年,比亚迪订购订造了8艘装载量从7000多辆到近万辆的汽车滚装船,以解决运输问题。
    竞争优势2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扩展稳步且快速,目前以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53个国家和地区。ATTO 3在泰国、以色列等多国获销量冠军。
    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04】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1168346.1365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市辖区
    行业
    汽车制造业
    法人
    陈虹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132260250X
    企业类型
    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成立时间
    1984-04-16
    品牌名称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类型
    A股
    经营范围
    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各种机动车整车,机械设备,总成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国内贸易(除专项规定),咨询服务业,以电子商务方式从事汽车整车,总成及零部件的销售,从事网络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本企业包括本企业控股的成员企业,汽车租赁及机械设备租赁,实业投资,期刊出版,利用自有媒体发布广告,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2
    2023(Q1)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1.18
    1.14
    1.19
    1.12
    1.12
    0.84
    0.88
    -
    -
    资产负债率(%)
    55.408
    58.7755
    60.1955
    62.3921
    63.6266
    64.5793
    66.2784
    66.034
    64.143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11.3456
    6.4202
    12.8225
    15.1009
    3.6243
    -6.5252
    -11.9992
    -5.123
    -20.432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12.7796
    6.5074
    7.4338
    7.5132
    4.6465
    -28.8977
    -20.2018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11.4714
    13.6158
    14.4713
    13.7059
    15.168
    17.7425
    21.1464
    28
    40
    流动比率
    1.1856
    1.0476
    1.1125
    0.9974
    1.0943
    1.1045
    1.1082
    1.07
    1.114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2.1118
    2.3575
    1.0319
    2.08
    0.7682
    3.9605
    3.2112
    0.814
    -0.844
    毛利率(%)
    12.3623
    11.4218
    12.867
    13.473
    13.2534
    12.1508
    10.7591
    -
    -
    流动负债/总负债(%)
    86.9753
    85.6855
    83.6722
    86.6081
    83.1891
    84.3771
    83.8376
    83.201
    82.395
    速动比率
    0.7209
    0.5689
    0.5986
    0.5186
    0.5509
    0.5723
    0.5443
    0.907
    0.929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9.702
    8.6506
    7.9767
    7.1705
    6.4269
    4.3243
    3.3004
    1.69
    0.287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4.8561
    27.5196
    24.6868
    24.0719
    8.3687
    23.4049
    13.2839
    -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6.1661
    -1.2649
    2.3096
    10.7347
    -12.0241
    -56.2443
    -68.0444
    -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18.97
    17.91
    17.53
    16.87
    15.67
    10.53
    8.02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2.537
    2.702
    2.903
    2.959
    3.082
    2.191
    1.752
    1.4
    0.242
    净利率(%)
    6.1034
    6.0592
    5.8912
    5.4915
    5.4533
    4.2695
    4.0368
    3.1682
    2.9338
    总资产周转率(次)
    1.5896
    1.4277
    1.354
    1.3057
    1.1785
    1.0128
    0.8176
    0.756
    0.145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10.6471
    20.2247
    11.0273
    12.5717
    -4.0696
    -31.5505
    -54.1618
    -
    -
    每股公积金(元)
    3.4453
    3.5318
    3.6104
    4.6962
    4.7352
    4.756
    4.881
    4.9554
    4.9561
    存货周转天数(天)
    22.8363
    23.3542
    20.5638
    21.114
    25.4773
    28.0973
    34.5337
    40
    64
    营业总收入(元)
    6300.01亿
    6704.48亿
    7564.16亿
    8706.39亿
    9021.94亿
    8433.24亿
    7421.32亿
    7440.63亿
    1459.16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6.9008
    7.8361
    8.779
    8.9609
    9.8513
    10.7229
    11.5517
    13.4299
    13.668
    稀释每股收益(元)
    -
    -
    -
    -
    -
    -
    -
    1.4
    -
    归属净利润(元)
    279.73亿
    297.94亿
    320.09亿
    344.10亿
    360.09亿
    256.03亿
    204.31亿
    161.18亿
    27.83亿
    扣非每股收益(元)
    2.351
    2.479
    2.751
    2.831
    2.774
    1.847
    1.522
    0.781
    0.1852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2.1118
    2.3575
    1.0319
    2.08
    0.7682
    3.9605
    3.2112
    0.814
    -0.844
    竞争优势
    上汽已在海外拥有4个全工艺主机工厂,合计产能15万。100余个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1,800余个营销服务网点和6条自营国际航线,与当地企业深度合作,以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深度的属地化,建设自品牌的销售服务网络、建厂。
    竞争优势2
    上汽旗下安吉物流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物流公司,成功打造公、铁、水多式联运模式,配送网络覆盖国内近600个城市和海外100多个国家,年发运量可达千万辆规模。目前,上汽安吉物流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自营船队,拥有包括11艘江船、11艘内贸海船、8艘外贸专用船在内的各类汽车船30艘;开通了东南亚、墨西哥、南美西、欧洲等7条国际航线。中船江南造船为上汽集团“量身定制”的首艘远洋汽车运输船(滚装船)正式下水。
    [14]
    1:https://www.vzkoo.com/document/c951a28282b36b87c904be10a212ec80.html?keyword=%E6%96%B0%E8%83%BD%E6%BA%90%E6%B1%BD%E8%BD%A6%E5%87%BA%E6%B5%B7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企业官网,中信证券
    (仅提供pptx格式文件下载)
    企业VIP免费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规模
    4星评级
    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行业规模
    试读
    购买
    头豹知识共创平台

    为各行业权威专家提供知识付费平台

    为客户提供专业领域的解答服务

    找专家解答
    成为认证专家
    1
    行业定义
    2
    行业分类
    3
    行业特征
    4
    发展历程
    5
    产业链分析
    6
    行业规模
    7
    政策梳理
    8
    竞争格局
    9
    企业分析
    正在加载...
    1
    2
    3
    4
    5
    6
    7
    8
    9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