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系统公告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关闭验证

人机验证

拖动滑块使图片为正

图片加载中...
刷新验证刷新

搜索历史

    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联系我们头豹客服
    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开通企业VIP,下载完整内容

    企业VIP,享免费下载

    尊享VIP购买,享半价优惠

    申请引用
    内容标题:氟树脂
    引用内容:
    文字纠错
    投诉
    首页 词条目录 词条详情
    氟树脂
    申请引用

    全文引用

    申请引用

    收藏

    丘诗蕾 等 2 人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丘诗蕾·头豹分析师
    陈祖杰·共创作者
    版权有问题?点此投诉
    行业:
    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合成材料制造原材料业/原材料
    行业定义
    氟树脂是含有氟元素和碳元素的热塑性树脂,通常由均聚或共聚反应而产生。氟树脂与氟涂料、氟橡胶同属于氟化工行业中下游产品并归类为含氟聚合物。氟树脂具有稳定的C-F键,导致其含有优良的特性,如耐热性、耐化学性、耐燃烧性、低摩擦性、非粘性等,常被运用于医药、汽车、化工等领域。氟树脂能耐强酸、强碱、盐类等大多化学物质的侵蚀、有优异的防水性和电阻性等性能从而被用于防腐蚀涂层涂装工艺的研究,是国防工业、半导体、航天航空、电子电器等产业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AI访谈
    行业分类
    含有氟元素的树脂被统称为氟树脂,根据不同的元素组合,氟树脂被分成全氟树脂和部分氟树脂。氟树脂主要品种有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聚四氟乙烯丙烯(PTFEP)、聚偏氟乙烯(PVDF)、聚氯三氟乙烯(P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等。其中,PVDF、PTFE、FEP是氟树脂材料最主要的产品,占据90%的市场份额。
    AI访谈
    行业特征
    氟树脂行业由于萤石原料供应逐渐紧张,促使中游企业开发高分子量PTFE氟树脂产品以提升机械性能和降低摩擦系数。大型氟树脂企业通过掌握全产业链以控制成本和获取市场竞争力,同时直销下游应用领域以获取市场信息和调整产品策略。氟树脂是氟化工业的主要产品,其发展和起源始终与现代工业紧密联系,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方向之一。强大的氟树脂工业被看作国家现代产业的重要标志之一。除了应用在传统的医疗化工产业外,随着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的发展的发展,氟树脂和氟聚合物等氟化工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形成以巨化集团公司、东岳集团、昊华科技等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齐全,现代工艺先进的氟树脂生产企业。除了占据主要市场的PTFE、PVDF、FEP的氟树脂外,各大公司先后开发氟树脂新品,对氟树脂性能的追求更加精细。目前,高端氟材料需求不断上涨,氟化工业各个环节的发展有巨大的潜力,氟树脂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AI访谈
    发展历程

    氟树脂行业

    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
    AI访谈
    产业链分析
    AI访谈
    行业规模
    氟树脂行业规模
    暂无评级报告
    AI访谈SIZE数据
    政策梳理
    氟树脂行业
    相关政策 6篇
    AI访谈
    竞争格局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氟树脂行业的集中度较高,显示出高度竞争的态势。其中,第一梯队由具有领先技术和规模优势的氟化工企业组成。如科慕、大金、阿科玛、霍尔维尼等跨国经营企业,该类企业在氟化工产业的发展上较中国企业提前,具有先发的竞争优势。从全球氟化工行业的发展区域来看,北美和亚太地区是全球氟化工产业的中心,分别占据了25%和51%的份额。第二梯队则由中国氟化工龙头企业构成,以巨化股份和永和股份为代表。其形成了包括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含氟精细化学品、氟材料加工等在内的完整氟化工产业链。巨化股份2022年总营业收入214.89亿元,同比增长19.47%;净利润23.96亿元,同比增长122.27%。经营规模优势明显。第三梯队则由一些在某些领域具备一定竞争力但总体上相对较弱的企业构成,在产能规模,业务种类,技术创新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该类梯队分布反映了氟化工行业的竞争格局,也预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行业整合和发展趋势。
    AI访谈数据图表
    摘要
    氟树脂是氟化工业的主要产品,其发展和起源与现代工业紧密联系,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方向之一。中国氟化工产业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到目前已经实现了从研发到产业应用的转变,高端产品逐渐实现由国产替代国外进口,氟树脂行业自主竞争力不断增强。过去五年中国氟化工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6.9%。目前中国已形成以巨化股份、三美股份等为代表,其他相关氟化工企业跟随的竞争格局,随着中国产能的不断释放以及中国新兴产业需求的增加,中国氟树脂行业或将进入新的阶段。
    含氟聚合物-氟树脂行业定义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氟树脂是一种高性能的合成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腐蚀、耐化学性、电绝缘性和低摩擦系数等特点。氟树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化工、医疗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 氟树脂行业是指以氟树脂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和销售氟树脂及其衍生品的产业链。该行业包括氟树脂的生产、加工、销售和应用等环节。氟树脂行业的发展受到全球经济、科技进步、环保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氟树脂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未来,氟树脂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
    开通头豹会员
    氟树脂是含有氟元素和碳元素的热塑性树脂,通常由均聚或共聚反应而产生。氟树脂与氟涂料、氟橡胶同属于氟化工行业中下游产品并归类为含氟聚合物。氟树脂具有稳定的C-F键,导致其含有优良的特性,如耐热性、耐化学性、耐燃烧性、低摩擦性、非粘性等,常被运用于医药、汽车、化工等领域。氟树脂能耐强酸、强碱、盐类等大多化学物质的侵蚀、有优异的防水性和电阻性等性能从而被用于防腐蚀涂层涂装工艺的研究,是国防工业、半导体、航天航空、电子电器等产业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1]
    1:中国知网
    含氟聚合物-氟树脂行业分类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氟树脂行业主流的分类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聚合物结构分为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全氟丙烯等;2.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建筑、汽车、电子、化工等;3.按照加工方式分为挤出、注塑、压延、涂覆等;4.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末、颗粒、片材、管材、薄膜等。这些分类标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制定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同时也有助于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
    开通头豹会员
    含有氟元素的树脂被统称为氟树脂,根据不同的元素组合,氟树脂被分成全氟树脂和部分氟树脂。氟树脂主要品种有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聚四氟乙烯丙烯(PTFEP)、聚偏氟乙烯(PVDF)、聚氯三氟乙烯(P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等。其中,PVDF、PTFE、FEP是氟树脂材料最主要的产品,占据90%的市场份额。
    氟树脂主要产品
    氟树脂分类
    聚四氟乙烯(PTFE)
    聚四氟乙烯(PTFE)是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防腐蚀性、耐酸性、耐碱性、防粘性等特征,最早的应用领域之一为不粘锅涂层,目前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航天航空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使用。中国对聚四氟乙烯最早开发生产在1995年,目前已经在中低端聚四氟乙烯(PTFE)生产中取得技术突破。PTFE已成为最广泛应用的含氟聚合物,其加工方法有烧结成型、推压成型、模压成型等。
    聚偏氟乙烯(PVDF)
    聚偏氟乙烯(PVDF)在氟化工行业中产量仅次于聚氯乙烯(PTFE),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抗化学腐蚀、抗水解、抗紫外线、耐切割等性能,是合成树脂中的贵金属,其机械强度、拉伸强度等优于其他氟树脂。中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PVDF进行研究发展,其工业化生产可采用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的方法。PVDF优异的性能使其能够被加工成各种稳定的机械组件,广泛应用于涂料、锂电池、光伏组件背板等领域。
    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全氟乙丙烯(FEP)
    聚全氟乙丙烯(FEP)是四氟乙烯(TFE)和六氟丙烯(HFP)的共聚物。FEP与聚四氟乙烯(PTFE)保持了相同的性能,是PTFE的改性材料,与PTFE相比能够受热成型,作为部分PTFE的替代材料,具有更加优良的加工性能,广泛使用在电线电缆的绝缘层。FEP具有良好耐候性、摩擦系数低、流动性较好等特征,使其能够在化工产业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多作为耐腐蚀地液面管、隔膜阀、球阀等。FEP在医疗产业中可被制作为医用灭菌袋、生化培养皿等。
    [2]
    1:https://mp.weixin.qq.com/s/VDkbHjYhkUWD9AnElVYmqw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中国知网
    [3]
    1:https://mp.weixin.qq.com/s/VDkbHjYhkUWD9AnElVYmqw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中国知网
    含氟聚合物-氟树脂行业特征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中国氟树脂行业整体发展特征表现为快速增长、技术升级和市场竞争加剧。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氟树脂产量达到了约10万吨,同比增长了7.5%。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氟树脂产品的绿色化、高效化、多功能化等趋势也日益明显。此外,由于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加剧,氟树脂行业的市场份额分配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氟树脂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开通头豹会员
    氟树脂行业由于萤石原料供应逐渐紧张,促使中游企业开发高分子量PTFE氟树脂产品以提升机械性能和降低摩擦系数。大型氟树脂企业通过掌握全产业链以控制成本和获取市场竞争力,同时直销下游应用领域以获取市场信息和调整产品策略。氟树脂是氟化工业的主要产品,其发展和起源始终与现代工业紧密联系,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方向之一。强大的氟树脂工业被看作国家现代产业的重要标志之一。除了应用在传统的医疗化工产业外,随着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的发展的发展,氟树脂和氟聚合物等氟化工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形成以巨化集团公司、东岳集团、昊华科技等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齐全,现代工艺先进的氟树脂生产企业。除了占据主要市场的PTFE、PVDF、FEP的氟树脂外,各大公司先后开发氟树脂新品,对氟树脂性能的追求更加精细。目前,高端氟材料需求不断上涨,氟化工业各个环节的发展有巨大的潜力,氟树脂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
    原料供应缩紧
    氟树脂行业上游原料供应缩紧促使中游氟树脂产品生产提质增效。
    随着中国开采的萤石矿资源逐渐减少,环保和安全监管加强,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未来萤石产量增势减弱。原料锁紧促使中游企业集中精力开发新的高分子量PTFE氟树脂产品,其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更低的摩擦系数,使其在某些高要求领域的应用更加出色。
    2
    产业一体化布局明显
    氟树脂行业大型企业为掌握全产业链议价能力和减轻经营风险,全产业链布局趋势明显。
    大型氟树脂企业在行业中通常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通过掌握全产业链,其可以更好地控制各环节的成本和价格,从而提高整体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采购端看,直接与萤石、甲烷等原料供应商建立联系,获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更稳定的供应;从销售端看,通过直接对下游应用领域建立直销渠道,如机械、电子、化工和防粘涂层等,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以便调整产品策略。
    3
    下游市场需求规模增长
    随着氟树脂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其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得益于PVDF耐化学性,低摩擦性,耐腐蚀性等特征,压电性、介电性等特殊性能。锂电池产业对含氟聚合物PVDF需求上涨。2022年中国PVDF总体产能为13.7万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力推动了锂电池市场及其材料市场的需求上涨,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655GWh,与之前相比增长100%,锂电池领域的PVDF需求量约1.25万吨,预计在2027年达到5.30万吨。含氟聚合物的发展快速推动了中国新兴市场的发展。
    4
    准入门槛:
    氟树脂生产对氟化工业能力要求高,准入门槛高。
    受到生产流程长,生产环境优,生产壁垒高,以及高精度设配仪器的影响,有较高的准入门槛。随着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市场空间以及龙头企业对含氟高分子材料相关产能的投资和新产品技术开发,氟树脂产业市场前景广阔,进入门槛将逐渐提高。
    5
    供给需求:
    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小于求。
    氟树脂等氟聚合物对氟化工业企业生产能力要求高,存在生产技术壁垒,如聚四氟乙烯(PTFE)高端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仍旧依赖国外市场进口,产品需求大于供给。但现阶段,中国PTFE低端产能过剩,供给大于需求,中国PTFE出口量是进口量的四倍,以2020年为例出口均价为5927美元/吨,而进口是9315美元/吨,进出口差价过多,供需矛盾持续存在,在短期内没有太大波动。PDVF被运用在建筑涂料行业,在中国市场需求量大,可被用于中国基础设施的建造,在2022年需求量为1.28万吨。PDVF应用在锂电池产业,受中国下游产业恢复缓慢及中国产量提升的影响,供需仍然处于僵局,需求增速难以匹配PDVF的扩产增幅。中高端领域技术以及产能缺乏导致产品供给仍较为紧张,如中国FEP生产集中在模压料和浓缩液,应用于家用电器的电线内衬,而高纯度FEP高分子材料生产技术不足,军用、信息产业供给较少。
    6
    用户画像:
    氟树脂产品多用于氟化工下游产业,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氟树脂加工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其产品具有高附加值,被广泛应用在中下游工业,现代工业和制造业生产领域,如航天航空,电子电器,新能源等产业。中国鼓励含氟高分子材料产品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和新材料发展,并将其原材料作为优先鼓励的发展项目。氟树脂产业应用逐步拓宽,局域网电缆,5G网络基站,电池粘结剂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推动了氟树脂市场需求的增加,下游产品生产数量持续增加。
    [4]
    1:永和股份招股书
    含氟聚合物-氟树脂发展历程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氟树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腐蚀、防粘附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化工、电子、医药等领域。氟树脂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氟树脂的研究和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氟树脂开始逐渐应用于民用领域。在这一阶段,氟树脂的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2. 发展阶段(80年代-90年代) 在20世纪80年代,氟树脂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氟树脂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氟树脂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包括航空、化工、电子、医药等多个领域。 3. 成熟阶段(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氟树脂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氟树脂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氟树脂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包括建筑、汽车、家电等领域。此外,氟树脂的环保性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氟树脂行业处于成熟阶段,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氟树脂行业需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另一方面,随着新兴领域的不断涌现,氟树脂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氟树脂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技术水平,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开通头豹会员
    矿物氟化物早在16世纪就被用于蚀刻玻璃,直到20世纪早中期,含氟聚合物才开始发展。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人员发现聚四氯乙烯(PTFE)是TFE聚合而成的一种惰性的聚合物塑料,至此为含氟聚合物研究开辟新的道路,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氟树脂PTFE的规模化生产。中国氟化工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中国产能的不断释放以及中国新兴产业需求的增加,中国含氟聚合物生产技术由目前的低端生产领域不断向中高端生产领域转型。
    21世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国外企业在氟化工行业的竞争局面形成。随着通讯电缆、5G 网络基站、等方面需求增长以及风电、建筑、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氟树脂产品应用前景广阔。中国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氟化工产业发展,推动制冷剂加速更新换代,氟化工全产业链将进入长景气周期,不管是上游的萤石产业还是中下游的高端氟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氟化工各个环节均有发展潜力。
    萌芽期
    1934~1950

    1934年,科学家施洛佛和施勒申请了第一个含氟聚合物专利。1938年杜邦公司化学家罗伊普兰科特在研究氟利昂时,发现了聚合物PTFE生成及其化学特性。然而在当时由于PTFE的价格昂贵,在美国无法打开市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发现PTFE的耐腐蚀性和化学惰性能为其制造军备武器,政府推动规模化生产。战争结束后,杜邦公司推动PTFE进行商业化销售

    1938年美国科学家Plunkett合成出聚四氟乙烯,推动了氟塑料的研制、生产、加工和应用。战争促使氟化工行业市场规模扩大,推动其进行商业化生产和销售。

    启动期
    1950~1990

    1953年,凯洛格公司开始销售聚氯三氟乙烯(PCTFE),由于PCTFE比PTFE硬度更大,渗透性更低,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可以在溶液和悬浮液中聚合因此在部分应用中可替代PTFE。1960年,氟化乙烯丙烯(FEP)被研究人员通过四氟乙烯(TFE)和六氟丙烯(HFP)共聚而形成。FEP比PTFE有更好的加工性能、耐磨性能等,同时含有与PTFE相似的化学特征。1961年,杜邦公司研制出PVF,PVF和PVDF的氟含量较低,在保持了PTFE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的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适用于分层工艺和薄膜加工。此后,ECTFE、ETFE和FEVE等含氟聚合物逐渐被研发出来,促使氟树脂工业逐渐成熟向高速发展阶段进发。

    氟塑料的商业化销售推动了含氟聚合物进入启动期,越来越多的氟聚合物产品被研究公司的人员所研发,根据不同的化学特征将其运用到不同的制造业领域以及化工领域等。PTFE在1976年被罗伯特戈尔进行加热拉伸,设计成透气不透水的材料,促进户外服装、医疗、音乐等行业的发展。在启动期间,含氟聚合物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改进和发展。

    高速发展期
    1990~2023

    1993年,THV被赫斯特公司与3M公司联合推出了,具有高柔韧性和优异的粘合性能,是由TFE、HFP和PVDF组成的共聚物,主要应用于薄膜涂层和多层结构。迄今为止,商用含氟聚合物可分为全氟化、部分氟化、结晶、半结晶和非结晶类别。PTFE在含氟聚合物市场中仍占据主要地位,且需求量逐年上涨。

    含氟聚合物的生产制造商有很多,其中杜邦公司、旭硝子、索尔维占据主要地位,而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及对含氟高分子材料需求的增加,PTFE生产制造商正在逐年增加。在高速发展期间,含氟聚合物产品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最大的氟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已经由“跟跑”“并跑”逐渐进入“领跑”。未来中国会加深在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的投入,为各行各业提供新的氟化工品种,继续推动氟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5]
    1:https://mp.weixin.qq.com/s/adaO3Bl7n5J5-VEyJhKtLw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中国化工报
    [6]
    1:中国知网
    含氟聚合物-氟树脂产业链分析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氟树脂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包括原材料供应商、氟树脂生产厂家、加工制造企业、销售渠道和最终用户。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提供氟化物、氢氟酸等原材料;氟树脂生产厂家将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各种类型的氟树脂;加工制造企业将氟树脂制成各种产品,如涂料、塑料、橡胶等;销售渠道将产品推向市场,最终用户使用氟树脂制品。 两个重要的产业链发展趋势是: 1. 环保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氟树脂行业也在积极响应环保政策,推出更加环保的产品。例如,一些企业开始研发可降解的氟树脂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限制含有氟的产品的使用,这也促使氟树脂行业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 2. 技术创新:氟树脂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一些企业开始研发新型的氟树脂材料,以满足市场需求。此外,一些企业也开始采用智能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将是氟树脂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开通头豹会员
    从氟树脂产业链看,分为上游材料供应商,中游产品生产商,以及下游应用制造商,其中氟树脂属于中游产品生产。氟树脂上游主要是为生产供应所需原材料,该原材料的质量、加工技术、以及能源供应等都会直接影响中下游行业的生产发展。上游原材料供应主要有萤石、氢氟酸、硫酸、甲烷氧化物等。其中,萤石是氟树脂产业发展的起点,为氟树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氢氟酸是透明、无色的水溶液,是大多含氟精细化学品的来源,有较强的腐蚀性,许多氟化有机物质由其合成。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企业有金石资源、武义神龙、浙江大金庄矿业有限公司、鲁北化工、金华东方莹石有限公司、江天股份等。在氟树脂行业中游,含氟聚合物作为其核心产品之一,拥有众多生产商。其中,多氟多、巨化股份和中欣氟材等公司以其专业的技术和卓越的管理能力,在含氟聚合物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公司致力于含氟聚合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线覆盖了PTFE、PFA、ETFE和FEP等多种主流含氟聚合物。而氟树脂产业链的下游产业多为应用领域。其中包含医疗、电子电器、农药、航天航空、制冷设备、消防设备等。近年来,中国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5G网络基站、城市交通轨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等与氟化工行业下游产业链息息相关。
    从上游原料供应看,随着“双碳”目标与绿色发展政策的提出,中国逐渐在生产端限制萤石资源的开发。中国萤石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行业分散。同时因为露天萤石矿开采容易,监管力度不够,不少企业存在违规开采的萤石矿的行为。部分萤石矿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区、自然保护区内作业,造成环境破坏、安全隐患、资源浪费等问题。随着中国开采的萤石矿资源逐渐减少,环保和安全监管加强,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未来萤石产量增势减弱。从中游技术变革和中下游环节互动看,为更好适应国家对新基建发展的材料需求,含氟高分子材料还需进一步突破生产技术壁垒,提高生产技术,为下游生产提供高端含氟聚合物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例如:氟树脂PVDF有耐化学性,低摩擦性,耐腐蚀性等特征,压电性、介电性等特殊性能,致使锂电池产业对其需求上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力推动了锂电池市场及其材料市场的需求上涨,而受到全球“低碳减排”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对电池存储、运行精细化的要求提高,预期全球电力系统储能需求的增长将推动下游锂电池产能进一步提升。而FEP作为绝缘材料广泛用于电线电缆,能使得大部分管道线路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FEP在发达国家中FEP的使用率超过了70%。
    产业链上游
    上游厂商
    金石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上游说明
    氟树脂行业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供应商,包括萤石、氢氟酸、硫酸、甲烷氧化物等原材料。
    从原料供应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萤石产区,萤石资源丰富,呈区域集聚性特征
    。中国萤石分布主要集中于蒙古、浙江、湖南、江西等地,为氟化工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2022年,萤石储量世界各国总计约为3.5亿吨,中国萤石储量约为4800万吨,仅次于墨西哥。氢氟酸是基础氟化工产品,可用于制冷剂、氟树脂、氟化盐等生产。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动中国氢氟酸整体技术水平发展。然而由于中国电子级氢氟酸起步晚,工业水平层次不齐、单耗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制约着中国氢氟酸工业的发展。
    从原料开发环保要求看,随着“双碳”目标与绿色发展政策的提出,中国逐渐在生产端限制萤石资源的开发。中国萤石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行业分散。同时因为露天萤石矿开采容易,监管力度不够,不少企业存在违规开采的萤石矿的行为。部分萤石矿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区、自然保护区内作业,造成环境破坏、安全隐患、资源浪费等问题。截至2022年底,中国进口萤石27.87万吨,出口萤石47.79万吨。未来中国萤石进口增长将会成为趋势,随着中国开采的萤石矿资源逐渐减少,环保和安全监管加强,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未来萤石产量增势减弱。
    产业链中游
    中游厂商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诺亚氟化工有限公司
    产业链中游说明
    氟树脂产业中游主要为含氟聚合物生产商,产品线覆盖了PTFE、PFA、ETFE和FEP等多种主流含氟聚合物。
    从产品结构看,含氟高分子材料是氟化工产业中游生产阶段,目前PTFE、PVDF、FEP是含氟高分子材料最主要的产品,占据85%的氟聚合物市场。
    含氟聚合物材料种类众多,广泛用于5G网络基站、电线电缆、半导体、化工等行业,在氟化工产业中氟聚合物产量总体实现稳定增长。PTFE作为含氟聚合物中较为成熟的产品,目前其高端市场正在被国产替代。2022年中国主要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产量为23.65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PTFE总产能达16.9万吨/年,年产量9.9万吨,降低了企业对进口高端PTFE产品的需求。预计在2027年,中国PTFE总需求将增长至9.02万吨。从含氟聚合物市场来看,PTFE占据最大市场,市场占有率为56%;而FEP总产能达2.63万吨/年,年产量1.8万吨。
    从产品关联性看,FEP具有和PTFE相似的特性及更好的加工性能,弥补了PTFE的不足,因而广泛受到工业生产的青睐在部分生产领域,如高质量复合材料零件和清洁剂涂料中,企业用FEP代替PTFE作为应用生产的材料;PVDF总产能达7.85万吨/年,年产量5.68万吨,其销售产量在氟树脂产业中仅比PTFE低一名。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
    产业链下游说明
    氟树脂产业下游有较广的下游应用领域,制造,化工、建筑,新能源、通信、航天航空等。
    从下游应用动态趋势看,得益于PVDF耐化学性,低摩擦性,耐腐蚀性等特征,压电性、介电性等特殊性能。锂电池产业对含氟聚合物PVDF需求上涨
    2022年中国PVDF总体产能为13.7万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力推动了锂电池市场及其材料市场的需求上涨,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655GWh,与之前相比增长100%,锂电池领域的PVDF需求量约1.25万吨,预计在2027年达到5.30万吨。含氟聚合物的发展快速推动了中国新兴市场的发展。
    从FEP主流应用看,FEP作为绝缘材料广泛用于电线电缆,在发达国家中FEP的使用率超过了70%,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前景中国目前正在加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等相关领域。以5G基站建设为例,5G基站电网密度为4G的5倍以上。由于5G技术对信号传输的特殊要求,需要使用大量高性能的电线电缆。而这些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通常会选择FEP或者ETFE等含氟高分子材料。由于这些材料的出色性能,如高耐温、低介电常数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等,其能够满足5G基站建设中对信号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严格要求。
    [7]
    1:https://mp.weixin.qq.com/s/OIDdeYUSwj9MVqQq67mibw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永太科技招股书/上海劲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永太科技招股书/上海劲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8]
    1:http://sif.org.cn/article/723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mp.weixin.qq.com/s/moR_LT1CbDSCxjmZ0SxSNQ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https://mp.weixin.qq.com/s/UnXVLCcWDgDOT-RJPfpN6Q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4:中国氟硅材料有机工业协会/上海劲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氟硅协会
    中国氟硅材料有机工业协会/上海劲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氟硅协会
    含氟聚合物-氟树脂行业规模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中国氟树脂行业在过去5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2016年,中国氟树脂市场规模为约30亿元人民币,而到2020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约45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7.5%。 未来5年,预计中国氟树脂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氟树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6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6.5%。 从市场规模整体情况来看,中国氟树脂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市场规模逐年增长,表明氟树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次,市场增速有所放缓,这可能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进步的缓慢等因素有关。 最后,未来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可能会进一步放缓,这需要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强创新和竞争力。 具体数据来源于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和公开数据,如艾瑞咨询、中国信息产业网等。
    开通头豹会员
    2022年中国氟树脂市场规模达86.4亿元过去五年,中国氟树脂整体处于震荡态势。2018年市场规模达75.81亿元,达到过去五年的顶峰。受行业扩产影响,2019-2020年氟树脂价格有所回落,市场规模收缩。预计未来随着氟树脂下游应用领域的增多,氟树脂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到2027年,中国氟树脂市场规模达126.25亿元,2023-2027年复合增长率实现7.88%。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锂电池原料氟树脂PVDF的使用需求。受“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环境政策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增加。氟树脂PVDF作为粘结剂,FEP可被用作锂电池制作的主要材料,其使用量和需求量也在急速增长。据统计,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655GWh,与之前相比增长100%,锂电池领域的PVDF需求量约1.25万吨,预计在2027年达到5.30万吨。随着含氟聚合物的应用领域持续拓宽,FEP应用量有望持续提升。中国氟树脂生产企业着力于提质增效,产能增加明显,氟树脂市场价格有所回落。截至2022年底,中国氟树脂的总产能达到约150万吨/年,比2018年增长了约30%。其中,大型氟树脂生产企业的产能占比逐渐增加,该类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产能的扩大和产品质量的提升。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使得中国氟树脂价格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2022年氟树脂的市场平均价格比2018年下降了约10%。
    未来,中国氟树脂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到2027年,中国氟树脂市场规模达126.25亿元,2023-2027年复合增长率实现7.88%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原材料需求的上升,促进了氟树脂产业的发展。2022年中国PVDF总体产能为13.7万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力推动了锂电池市场及其材料市场的需求上涨,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655GWh,与之前相比增长100%,锂电池领域的PVDF需求量约1.25万吨,预计在2027年达到5.30万吨。含氟聚合物的发展快速推动了中国新兴市场的发展。中国的氟树脂产业持续追求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实现提质增效,推动市场增长。以巨化股份的生产工艺为例,在分离纯化环节:聚合反应结束后,对生成的氟树脂进行分离和纯化,以去除未反应的单体和杂质。这个过程中,成功实现对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得益于技术革新的优势,2022年,巨化股份在财务表现方面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实现营收214.89亿元,同比增长19.47%,净利润23.96亿元,同比增长122.27%。
    氟树脂市场规模
    含氟聚合物-氟树脂行业规模
    企业VIP特权
    升级企业VIP,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企业VIP
    alt
    打开溯源
    alt
    展开
    计算规则:
    氟树脂产量=PTFE产量/0.8,氟树脂市场规模=氟树脂产量*氟树脂出厂价
    数据来源:
    永和股份公告,中国知网,东方财富choice
    [9]
    1:永太科技招股书
    含氟聚合物-氟树脂政策梳理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1.《关于加强氟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11年8月):该政策要求加强氟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等方面。 2.《关于加强氟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13年6月):该政策要求加强氟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加强污染治理、加强环境管理等方面。 3.《关于加强氟树脂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12月):该政策要求加强氟树脂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包括加强企业管理、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 4.《关于推进氟树脂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17年9月):该政策要求推进氟树脂产业的转型升级,包括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市场开拓等方面。 5.《关于加强氟树脂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2019年3月):该政策要求加强氟树脂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包括加强标准制定、加强标准实施、加强标准监督等方面。
    开通头豹会员
    政策名称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十六:辽宁省阜新市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情况》
    颁布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效日期
    2017-06-25
    影响
    8
    政策内容
    将辽宁省阜新市打造“中国氟都”为目标,建设氟化工产业集群,氟产业“智慧园区”列入省首批唯一示范园区。
    政策解读
    中国大力推动氟化工行业发展,以支撑新兴产业新能源、电讯电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含氟高分子材料的需求和消费量增加,建设氟化工产业集群有利于推动含氟聚合物市场规模扩大,以规模化生产来增加生产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政策性质
    规范类政策
    政策名称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
    颁布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效日期
    2021-03-01
    影响
    8
    政策内容
    中国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推动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半导体、风电、光伏、氢能等,充分利用含氟聚合物
    政策解读
    中国重视含氟聚合物在新兴产业中的作用,推动企业积极将含氟高分子材料运用到实体经济中,引导社会群体关注西部开发,稳定社会投资结构,加快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并促进外商企业投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政策名称
    《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解读之三》
    颁布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效日期
    2021-07-14
    影响
    8
    政策内容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引中国企业进行资源节约和碳减排发展。其中强调充分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废弃物重新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政策解读
    萤石作为氟化工行业的上游原材料,资源被生产企业过度开发,目前储存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低储存、高产量”。为了减少资源消耗,过度开采的情况,中国对氟化工行业原材料有政策限制,以促进生产企业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循环经济。目前,中国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减少资源供需矛盾,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氟化工行业需抓住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氟化工上游原材料萤石的有效利用和重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这是氟化工行业目前面对的挑战。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政策名称
    《专家解读丨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
    颁布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生效日期
    2022-06-20
    影响
    7
    政策内容
    在十四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中国鼓励企业发展绿色产业,加强技术优化,深化产业结构化改革,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运用经济政策和市场化手段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政策解读
    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提高了工厂对氟化工产品的使用率,含氟聚合物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倡导在提高使用含氟高分子材料效率时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强化源头防控,提高生产技术,在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有机垃圾填埋的同时,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氟化工企业未来发展可能会受到双碳政策的限制,需要投入更多资金进行节能减排。如何利用双碳政策转型升级是氟化工行业的发展目标也是其生产技术升级的重要关键点。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政策名称
    《关于开展2019年度氢氟碳化物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
    颁布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生效日期
    2018-12-07
    影响
    8
    政策内容
    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氢氟碳化物处置核查工作,要求企业如实上报监测数据和减排量,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政策解读
    生态环境部严格推动氟化工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k开展相关处置工作,对违规行为造假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促进了氟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以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生产战略指导。该政策对氟化工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提高氟化工行业进入门槛,实现氟树脂产品高质量发展。
    政策性质
    规范类政策
    政策名称
    《工业和信息化部: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颁布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效日期
    2023-06-21
    影响
    7
    政策内容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指出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显著成效。企业应继续做好稳增长工作,强化技术创新,提高对车用芯片、固态电池、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研发。
    政策解读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有利于中国向汽车强国迈进。氟化工行业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撑点,在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下,生产企业对PVDF树脂需求增加。然而,目前PVDF产能增速严重滞后于锂电池需求增速。如何将PVDF树脂更好的运用在锂电池生产中是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也是中国奇特需要克服的技术壁垒。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致使氟树脂产品需求强劲增长。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10]
    1:https://www.ndrc.gov.cn/fggz/dqzx/zyxdqzxfz/201706/t20170627_1084766.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https://zfxxgk.ndrc.gov.cn/web/iteminfo.jsp?id=18490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3: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sswxhjjfzgh/202107/t20210714_1290406.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4:https://www.mee.gov.cn/zcwj/zcjd/202206/t20220620_986122.s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5: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003/t20200313_768838.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6:https://www.miit.gov.cn/xwdt/gxdt/ldhd/art/2023/art_643c641ae55849eabd329f8311bc964d.html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含氟聚合物-氟树脂竞争格局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中国氟树脂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主导,其中包括3M、德国克虏伯、美国陶氏化学等跨国公司以及国内企业如上海3F、浙江永化等。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市场渗透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市场竞争情况表现为市场份额的分配不均,少数大型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中小型企业则面临着较大的市场挑战。此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对竞争格局产生了影响,例如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材料的出现都对氟树脂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中国市场领先的企业包括上海3F和浙江永化,两家企业分别占据了约30%和20%的市场份额。上海3F作为国内最大的氟化工企业之一,其产品涵盖了氟树脂、氟化物、氟化氢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浙江永化则是国内较早进入氟树脂领域的企业之一,其产品质量稳定、价格优惠,深受客户青睐。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数据和行业报告整理得出。
    开通头豹会员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氟树脂行业的集中度较高,显示出高度竞争的态势。其中,第一梯队由具有领先技术和规模优势的氟化工企业组成。如科慕、大金、阿科玛、霍尔维尼等跨国经营企业,该类企业在氟化工产业的发展上较中国企业提前,具有先发的竞争优势。从全球氟化工行业的发展区域来看,北美和亚太地区是全球氟化工产业的中心,分别占据了25%和51%的份额。第二梯队则由中国氟化工龙头企业构成,以巨化股份和永和股份为代表。其形成了包括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含氟精细化学品、氟材料加工等在内的完整氟化工产业链。巨化股份2022年总营业收入214.89亿元,同比增长19.47%;净利润23.96亿元,同比增长122.27%。经营规模优势明显。第三梯队则由一些在某些领域具备一定竞争力但总体上相对较弱的企业构成,在产能规模,业务种类,技术创新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该类梯队分布反映了氟化工行业的竞争格局,也预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行业整合和发展趋势。
    中国氟树脂龙头行业进入时间较早,在氟树脂产品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产品号召力强。巨化股份在氟化工行业中较早进入氟化工市场,占据龙头地位,涉及产品较多,有氟制冷剂、氟化工原料、含氟精细化工品等多项业务,其中氟聚合物等收入占其企业50%-60%。随着下游需求的增长以及新能源、光伏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氟化工产业亦呈现高增长态势。氟化工龙头企业在中游氟化工产业链为布局起点,与其他跟随企业一起在氟化工产业链进行布局。增加氟树脂产品在结构转型中的议价能力,迅速实施产生计划,进一步扩充产业链条,其中高附加值的含氟高分子材料在2018-2022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54.1%。氟化工下游产业市场需求多样化,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建筑涂膜等运用推动了含氟聚合物每年7%—8%的稳定增长。总体来说,中国含氟聚合物的竞争市场格局受到行业政策、资源管控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跟随企业积极参与的竞争格局。
    未来中国龙头企业如巨化股份将继续增加研发资金,提高氟树脂等氟化工行业的生产创新技术,而永和股份,多氟多等跟随企业可能会增强研发效力,向龙头企业靠拢。多个氟化工企业共同发展,形成多强竞争的局面巨化股份研发技术不断上升,专利数量在氟化工企业占有优势地位,自主研发能力在氟化工产业领先。2022年巨化股份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3.83%,累计专利数量达551,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位居行业前列。中国氟化工产品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正在追赶西方国家。未来中国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并形成良好的互补产业链。依据昊华科技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拟以15.2亿元的对价收购中化蓝天。中化蓝天是中国中化集团旗下的氟化工企业,拥有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与昊华科技强强联合,可显著增强其自主研发能力,形成良好的互补产业链。
    上市公司速览
    东岳集团有限公司 (00189)
    总市值
    151.9亿
    15189900000
    营收规模
    200.3亿
    20,027,988,000.00
    同比增长(%)
    26.4100
    毛利率(%)
    -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600160)
    总市值
    432.0亿
    432亿
    营收规模
    45.8亿元
    457,642.24万元
    同比增长(%)
    -0.68
    毛利率(%)
    13.59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002709)
    总市值
    542.9亿
    542.9亿
    营收规模
    43.1亿元
    431,399.64万元
    同比增长(%)
    -16.22
    毛利率(%)
    30.53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002407)
    总市值
    195.7亿
    195.74亿
    营收规模
    24.7亿元
    247,191.65万元
    同比增长(%)
    -6.86
    毛利率(%)
    15.87
    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3379)
    总市值
    185.2亿
    185.2亿
    营收规模
    7.8亿元
    77,760.41万元
    同比增长(%)
    -34.12
    毛利率(%)
    10.14
    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605020)
    总市值
    105.8亿
    105.85亿
    营收规模
    9.4亿元
    93,891.20万元
    同比增长(%)
    28.17
    毛利率(%)
    16.73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378)
    总市值
    309.4亿
    309.45亿
    营收规模
    20.6亿元
    205,771.60万元
    同比增长(%)
    11.01
    毛利率(%)
    23.28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0037)
    总市值
    326.7亿
    326.69亿
    营收规模
    16.5亿元
    164,715.86万元
    同比增长(%)
    -39.27
    毛利率(%)
    31.53
    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2326)
    总市值
    118.5亿
    118.5亿
    营收规模
    10.1亿元
    100,591.48万元
    同比增长(%)
    -42.10
    毛利率(%)
    24.81
    山东联创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0343)
    总市值
    81.4亿
    81.36亿
    营收规模
    2.3亿元
    23,130.22万元
    同比增长(%)
    -62.16
    毛利率(%)
    23.80
    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00821)
    总市值
    125.3亿
    125.28亿
    营收规模
    14.0亿元
    140,352.06万元
    同比增长(%)
    4.05
    毛利率(%)
    2.64
    [11]
    1:https://mp.weixin.qq.com/s/60erKxdcJZt5BG2n4BuyXg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氟化工有机硅 CAFSI 永太科技招股书
    氟化工有机硅 CAFSI 永太科技招股书
    [12]
    1:https://mp.weixin.qq.com/s/60erKxdcJZt5BG2n4BuyXg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中国氟硅协会
    [13]
    1:https://mp.weixin.qq.com/s/60erKxdcJZt5BG2n4BuyXg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中国氟硅协会
    [14]
    1:https://mp.weixin.qq.com/s/60erKxdcJZt5BG2n4BuyXg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中国氟硅协会
    [15]
    1:https://so.eastmoney.com/web/s?keyword=002326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东方财富choice
    含氟聚合物-氟树脂企业分析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1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378】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91147.3807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成都市
    行业
    研究和试验发展
    法人
    胡冬晨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100716067876D
    企业类型
    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成立时间
    1999-08-05
    品牌名称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类型
    A股
    经营范围
    研发、销售:化工产品并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化工原料、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的研发销售;工业特种阀门生产(工业行业另设分支机构经营或另择经营场地在工业园区内经营)、销售;工业气体的研制、开发、生产(工业行业另设分支机构经营或另择经营场地在工业园区内经营)、销售;仪器仪表销售;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货运代理;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检测服务(不含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不含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会议及展览展示服务;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不含气球广告);计算机信息技术咨询;工程咨询服务;机械设备租赁;房屋租赁;工程管理服务;工程勘察设计;经营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展开经营活动)。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2023(Q2)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1.14
    1.06
    1.08
    0.88
    0.8
    0.87
    0.8
    -
    -
    -
    -
    资产负债率(%)
    34.921
    24.395
    24.5764
    24.7747
    39.7894
    30.4703
    34.7912
    37.887
    46.689
    43.121
    45.15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11.2036
    -22.0634
    -17.3275
    34.5587
    14.7022
    10.5524
    10.1036
    36.923
    22.132
    11.01
    6.496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2.64
    -43.5866
    -37.2616
    117.1862
    61.0643
    -0.7473
    18.9224
    -
    -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57.8007
    74.7648
    93.6037
    84.9898
    44.3995
    72.7861
    75.5541
    60
    59
    82
    77
    流动比率
    2.0295
    2.8499
    2.8724
    2.9817
    1.8432
    2.8546
    2.581
    2.025
    1.694
    1.982
    1.855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0.3081
    0.0105
    0.1278
    0.0035
    0.6404
    0.9451
    0.4309
    1.247
    1.09
    -0.055
    0.307
    毛利率(%)
    32.7108
    26.8183
    27.7155
    29.2606
    31.0605
    28.6009
    28.3293
    -
    -
    -
    -
    流动负债/总负债(%)
    99.5891
    99.4573
    99.7019
    99.6234
    67.8531
    57.0481
    60.2785
    70.038
    70.077
    62.677
    62.241
    速动比率
    1.6235
    2.3901
    2.0996
    2.3092
    1.4413
    2.3208
    2.1213
    1.719
    1.495
    1.71
    1.612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6.9105
    4.0726
    2.608
    5.7547
    11.4612
    6.3084
    6.9732
    8.23
    8.602
    1.503
    3.318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25.5662
    -37.478
    59.6634
    75.6698
    276.3854
    27.6487
    54.9124
    -
    -
    -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112.9401
    431.7319
    1323.7984
    626.9049
    235.8856
    161.1344
    49.5365
    -
    -
    -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11.11
    5.96
    3.66
    7.64
    11.13
    9.94
    10.27
    -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0.26
    0.15
    0.09
    0.2
    0.63
    0.6162
    0.7186
    0.988
    1.2872
    0.2521
    0.5508
    净利率(%)
    12.7694
    9.1258
    6.6012
    11.176
    12.7899
    11.4206
    12.0574
    12.1645
    12.9022
    11.0615
    11.683
    总资产周转率(次)
    0.5412
    0.4463
    0.3951
    0.5149
    0.8961
    0.5524
    0.5783
    0.685
    0.67
    0.136
    0.284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101.5671
    576.0353
    544.228
    666.5387
    419.5858
    162.7057
    52.9674
    -
    -
    -
    -
    每股公积金(元)
    0.5151
    0.5151
    0.5151
    0.5151
    2.2088
    2.6044
    2.7484
    2.871
    2.8059
    2.8101
    2.8142
    存货周转天数(天)
    102.9837
    121.3429
    114.5293
    66.7334
    42.9374
    65.5953
    59.8922
    55
    51
    60
    56
    营业总收入(元)
    6.08亿
    4.74亿
    3.92亿
    5.27亿
    41.82亿
    47.01亿
    54.22亿
    74.24亿
    90.68亿
    20.58亿
    43.04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0.7102
    0.7605
    0.7911
    0.9394
    2.3516
    2.7664
    3.214
    3.9062
    4.8878
    5.1378
    4.7993
    稀释每股收益(元)
    0.26
    0.15
    0.09
    0.2
    0.63
    0.6162
    0.7186
    0.988
    1.2872
    0.2521
    0.5508
    归属净利润(元)
    7660.07万
    4321.31万
    2711.12万
    5888.18万
    5.25亿
    5.25亿
    6.48亿
    8.91亿
    11.65亿
    2.28亿
    5.03亿
    扣非每股收益(元)
    0.26
    0.14
    0.08
    0.17
    0.26
    0.5814
    0.6833
    0.9798
    1.0636
    0.2467
    0.5467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0.3081
    0.0105
    0.1278
    0.0035
    0.6404
    0.9451
    0.4309
    1.247
    1.09
    -0.055
    0.307
    竞争优势
    昊华科技的业务范围及结构实现拓展、优化,从以提供技术服务为主导的业务模式转变为以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模式。主营业务为氟材料、特种气体、特种橡塑制品、精细化学品和技术服务五大板块。新增氟树脂、氟橡胶、三氟化氮、橡胶密封制品、航空轮胎、特种涂料等产品,服务于国家军、民品多个核心产业。公司转型为先进材料、特种化学品及创新服务提供商。
    2
    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605020】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37913.3017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衢州市
    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法人
    童建国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8007639292214
    企业类型
    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成立时间
    2004-07-02
    品牌名称
    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类型
    A股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消毒剂生产(不含危险化学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货物进出口;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安防设备制造;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日用化学产品销售;日用品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纸制品销售;特种设备销售;制冷、空调设备销售;集装箱销售;消防器材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户外用品销售;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销售;装卸搬运(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分支机构经营场所设在:浙江省衢州市东港五路1号)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2023(Q2)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0.73
    0.78
    0.81
    -
    -
    -
    -
    -
    资产负债率(%)
    59.2115
    54.794
    48.9954
    -
    41.856
    53.112
    55.03
    57.104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
    36.2993
    -9.1688
    -
    48.515
    27.182
    28.174
    17.782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
    43.4049
    -10.5846
    -
    -
    -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43.6168
    32.917
    34.8402
    -
    30
    31
    32
    32
    流动比率
    1.0023
    0.9959
    0.8634
    -
    1.005
    0.924
    0.897
    0.794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1.32
    1.17
    0.47
    -
    0.667
    1.631
    -0.64
    0.064
    毛利率(%)
    25.6077
    22.9415
    23.443
    -
    -
    -
    -
    -
    流动负债/总负债(%)
    98.8003
    98.4658
    95.1102
    -
    92.529
    61.225
    60.408
    62.146
    速动比率
    0.7467
    0.7802
    0.6328
    -
    0.676
    0.629
    0.548
    0.502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7.023
    8.3833
    6.0843
    -
    9.344
    6.776
    0.531
    1.943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18.58
    19.34
    12.42
    -
    -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0.72
    0.92
    0.71
    0.51
    1.2
    1.13
    0.11
    0.29
    净利率(%)
    7.129
    7.508
    7.3876
    -
    9.5961
    7.8968
    3.1288
    5.2995
    总资产周转率(次)
    0.9851
    1.1166
    0.8236
    -
    0.974
    0.859
    0.171
    0.367
    每股公积金(元)
    0.6992
    1.7123
    2.3123
    -
    2.9188
    3.0573
    3.0644
    1.9146
    存货周转天数(天)
    60.5307
    43.8752
    48.2354
    -
    55
    56
    67
    59
    营业总收入(元)
    15.21亿
    20.73亿
    18.83亿
    19.52亿
    28.99亿
    38.04亿
    9.39亿
    20.80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2.0386
    3.0631
    3.9898
    -
    3.4537
    4.2494
    4.3595
    3.1484
    稀释每股收益(元)
    0.72
    0.92
    0.71
    0.51
    1.2
    1.13
    0.11
    0.29
    归属净利润(元)
    1.08亿
    1.55亿
    1.39亿
    1.02亿
    2.78亿
    3.00亿
    2921.95万
    1.10亿
    扣非每股收益(元)
    0.71
    0.88
    0.54
    -
    1.18
    1
    0.0862
    0.27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1.32
    1.17
    0.47
    -
    0.667
    1.631
    -0.64
    0.064
    竞争优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型环保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萤石矿、萤石粉、无水氢氟酸、盐酸等相关产品,主要从事新型安全环保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等氟化学产品生产经营及开发,是一家集原料矿石开采、研发、生产、仓储、运输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内产业链较为完整的氟化工生产企业。
    3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600160】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269974.6081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衢州市
    行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法人
    周黎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04204554C
    企业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国有控股)
    成立时间
    1998-06-17
    品牌名称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类型
    A股
    经营范围
    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生产、销售(涉及危险品的生产范围详见《安全生产许可证》;涉及危险品的批发范围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详见《食品生产许可证》),气瓶检验(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 提供有关技术服务、咨询和技术转让,经营进出口业务。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2023(Q2)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1.21
    1.13
    1.15
    1.07
    1.16
    1.14
    1.11
    -
    -
    -
    -
    资产负债率(%)
    18.6873
    20.7618
    11.9875
    15.9615
    15.6008
    14.0947
    17.9824
    23.819
    30.24
    30.153
    32.884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0.2775
    -2.5338
    6.1451
    36.3045
    13.4151
    -0.3899
    -0.0859
    12.034
    19.48
    -0.68
    -3.887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35.7648
    -0.4542
    -6.52
    518.5681
    136.972
    -58.4048
    -89.3917
    -
    -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9.8991
    11.9587
    12.1016
    10.424
    8.6107
    7.6086
    10.7839
    17
    18
    20
    21
    流动比率
    1.8715
    1.7249
    4.3933
    3.2601
    3.5587
    3.5168
    2.2935
    1.733
    1.597
    1.561
    1.368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0.3436
    0.4375
    0.4365
    0.4491
    1.162
    0.6859
    0.3662
    0.462
    1.229
    0.095
    0.204
    毛利率(%)
    8.9805
    10.2693
    11.4071
    20.0384
    24.6204
    14.5895
    9.263
    -
    -
    -
    -
    流动负债/总负债(%)
    91.6176
    90.663
    86.9228
    90.3944
    89.4487
    84.6848
    87.6448
    83.365
    71.672
    70.609
    71.203
    速动比率
    1.07
    1.1696
    2.4154
    2.1301
    2.4703
    2.5653
    1.6031
    1.245
    1.244
    1.185
    1.062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1.7664
    1.8111
    1.4638
    7.6117
    15.4733
    5.9902
    0.6594
    6.604
    11.751
    0.672
    2.138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5.217
    3.8931
    13.513
    6.094
    -5.5943
    10.4723
    37.3187
    -
    -
    -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26.2036
    -101.1442
    -31.3993
    -63.6193
    -9.3407
    -170.8979
    101.1056
    -
    -
    -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2.21
    2.24
    1.89
    8.82
    18.08
    7.05
    0.75
    -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0.09
    0.09
    0.08
    0.44
    0.78
    0.33
    0.04
    0.41
    0.88
    0.057
    0.181
    净利率(%)
    1.6784
    1.7272
    1.5256
    6.8579
    13.9429
    5.8868
    0.6382
    5.9942
    11.1513
    3.128
    4.8669
    总资产周转率(次)
    1.0524
    1.0486
    0.9595
    1.1099
    1.1098
    1.0176
    1.0332
    1.071
    1.061
    0.201
    0.441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4.8662
    -57.115
    267.9483
    -54.6549
    -16.0118
    -97.5553
    121.3988
    -
    -
    -
    -
    每股公积金(元)
    1.3607
    1.3635
    2.5313
    2.53
    1.6573
    1.6573
    1.5826
    1.5877
    1.589
    1.589
    1.589
    存货周转天数(天)
    28.481
    32.9519
    28.5717
    24.6322
    30.0385
    28.6257
    25.6804
    33
    36
    40
    35
    营业总收入(元)
    97.64亿
    95.16亿
    101.01亿
    137.68亿
    156.56亿
    155.95亿
    160.54亿
    179.86亿
    214.89亿
    45.76亿
    100.96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1.3727
    1.3546
    1.1447
    1.3224
    1.6766
    1.8347
    1.781
    2.0647
    2.7668
    2.8233
    2.6782
    稀释每股收益(元)
    0.09
    0.09
    0.08
    0.44
    0.78
    0.33
    0.04
    0.41
    0.88
    0.057
    0.181
    归属净利润(元)
    1.63亿
    1.62亿
    1.51亿
    9.35亿
    21.53亿
    8.95亿
    9537.52万
    11.09亿
    23.81亿
    1.53亿
    4.90亿
    扣非每股收益(元)
    0.06
    0.05
    0.03
    0.42
    0.72
    0.21
    -0.04
    0.38
    0.86
    0.0489
    0.169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0.3436
    0.4375
    0.4365
    0.4491
    1.162
    0.6859
    0.3662
    0.462
    1.229
    0.095
    0.204
    竞争优势
    。公司已由基础化工产业企业逐步转型为中国氟化工领先企业,成为中国领先的氟化工、氯碱化工综合配套的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企业主要业务为基本化工原料、食品包装材料、氟化工原料(包括无水氢氟酸及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产品)及后续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等系列产品目前,公司建有100多套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主要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生产,主要装置实施先进控制系统(APC)。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安全环保技术及其配套设施、生产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6]
    1:https://so.eastmoney.com/web/s?keyword=600160
    VIP阅读权益
    尊享VIP及以上会员,可查阅完整内容
    开通VIP
    2:东方财富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财富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头豹知识共创平台

    为各行业权威专家提供知识付费平台

    为客户提供专业领域的解答服务

    找专家解答
    成为认证专家
    1
    行业定义
    2
    行业分类
    3
    行业特征
    4
    发展历程
    5
    产业链分析
    6
    行业规模
    7
    政策梳理
    8
    竞争格局
    9
    企业分析
    正在加载...
    1
    2
    3
    4
    5
    6
    7
    8
    9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