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鸡胸肉
即食鸡胸肉
向
向俊伟 · 头豹分析师
2024-11-15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有问题?点击投诉

行业定义
行业分类
低温即食鸡胸肉产品(中心温度 72~85 °C,贮藏、销售温度 0~4 °C)相较于通过高温灭菌等方式加工的常温鸡胸肉产品,其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其中低温慢煮技术是现阶段最流行的低温肉制品烹饪方法之一,具有加热温度低、加热均匀等特点,尤其在增加肉制品嫩度、提高多汁性、降低营养物质流失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低温慢煮过程中,由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凝胶作用最低,肉类细胞结构保持相当完整,有效减少了水分流失,赋予产品柔嫩多汁的口感。低温即食鸡胸肉品类对企业冷链物流水平要求较高,加大了运输成本;因此以“优形”“泰森”为代表的拥有全产业链能力的品牌选择了“低温”产品路线。
行业特征
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及对便捷食品的追求,即食鸡胸肉产品的c端需求迅速增长。终端市场对即食高蛋白且低脂肪的产品拥有较强需求动力。鸡肉是目前最质优价廉的蛋白来源,而且鸡肉产品适应新时代消费者的生活习惯(预制菜丰富、嫩度适宜),且能满足消费者的饮食健康(白肉)、安全(无抗)等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人均肉类消费量68.39千克,其中猪肉41.10千克、禽肉18.18千克。即食鸡胸肉产品立足健康、方便属性,同时兼顾美味特征,满足了消费者在较快生活节奏下对方便携带、加工的即时肉类的需求。轻食代餐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鸡胸肉品类渗透率提升,2017—2023年中国代餐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已达1750.0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3534.9亿元,在消费者对健康食品认知度提高、健康需求逐渐细化情况下,将不断推动即食鸡胸肉类代餐食品的创新迭代。
发展历程
即食鸡胸肉行业
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
产业链分析
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
行业规模
即食鸡胸肉行业规模
暂无评级报告
SIZE数据
政策梳理
即食鸡胸肉行业
相关政策 5篇
竞争格局
2.79
摘要
即食鸡胸肉产品起源于日本,以白羽鸡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可直接食用,满足低脂、高蛋白、便捷等消费趋势。在中国市场,即食鸡胸肉行业竞争格局尚未成熟,众多品牌参与竞争,市场份额分布不均。头部企业以其先发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CR5为63%。行业依赖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发展趋势。终端市场对即食鸡胸肉产品拥有强劲需求,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8年—2023年,即食鸡胸肉行业市场规模由11.72亿人民币元增长至31.74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22.06%。未来,随着居民健康意识增强、便捷化食用需求提升以及鸡肉深加工产业发展,即食鸡胸肉行业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