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3661字 精读时间:7分钟
中国手游市场逐渐饱和,手游企业不断加大海外市场布局,拓展增量市场。
2019年12月,中国TOP30手游发行商11月全球吸金超13.7亿美元;
2019年12月,中国游戏全球收入超3,100亿元,手游仍是主要增长力;
2019年11月,17款中国手游进入美国手游市场Top100。
手游出海在规避国内政策对于版号限制的同时,也可帮助手游厂商进行手游产品二次发行,因此成为大量厂商的布局方向。
虚拟道具收费为手游核心盈利模式
与其他游戏相比(如端游、页游),手游开发时间短(多为6至18个月)、团队规模要求低(多为30至150人)。此外,手游盈利模式多为下载收费、套餐收费、虚拟道具收费、内置广告收费等,其中虚拟道具收费为核心盈利模式。
手游可分为角色扮演手游、MOBA手游、射击手游、休闲手游、卡牌手游等。
玩家付费意愿提升,加快手游行业发展速度
随着4G网络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及移动设备性能的快速升级,智能手机普及率迅速提升,手游玩家数量攀升,由2014年的3.6亿人增长至2018年的6.1亿人。此外,受益于移动支付便捷性及中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中国玩家手游付费意愿迅速上升,加快了手游行业的发展。2014年至2018年,中国手游行业市场规模(按手游营收计)呈高速增长态势,由302亿元上升至1,5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1.2%。预计中国手游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19年至2023年保持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
各类手游商业模式主要为游戏内购,但渠道运营侧重点不同
★《王者荣耀》的盈利来源主要通过游戏内购、游戏内广告植入与电子竞技三种方式
(1)商业模式:①游戏内购:《王者荣耀》中大量角色皮肤都需购买,玩家还可通过购买游戏月卡获得钻石,用于购买英雄人物及符文;②广告商赞助收入:《王者荣耀》将广告植入游戏场景或角色服装道具中,从而获得赞助收入;③电子竞技:依托自身强大的用户群体,《王者荣耀》建立了赛事管理系统并设立了差异化阶级,并通过将游戏直播权卖给直播平台、贩卖竞技赛事门票及赞助商赞助等方式获得收益。
(2)运营模式:①内容运营:在《王者荣耀》推出几年时间以来,腾讯游戏不断优化其成就系统、升级游戏画面效果、增加新英雄角色与皮肤数量,为忠实玩家带来新鲜感;②活动运营:《王者荣耀》游戏保持高活动输出,定期推出游戏活动如周年庆、五五开黑节、长城小分队等,制造用户回馈福利,以留住用户群体;③用户运营:企业在微社区建立游戏讨论平台,并通过“游戏助手”活跃论坛的气氛,给玩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④电竞赛事运营:2016年,《王者荣耀》推出职业联赛(简称KPL),获得并转换了大量第三方用户为玩家,进而有效延长游戏生命周期。
(3)用户画像:①MOBA游戏爱好者:熟悉游戏模式、注重游戏竞技性与团队合作性;②女性手游玩家:追求精美游戏人物画面;③社交性玩家:热爱与朋友讨论分享游戏。
★ 《阴阳师》的盈利来源主要为游戏内购与贩卖游戏周边
(1)商业模式:①游戏内购:玩家主要通过“破碎符咒”、“神秘符咒”与“勾玉召唤”召唤式神,后两者召唤出SR及SRR等级的式神概率较高,SSR与SR卡牌“神秘符咒”可通过付费礼包获得,“勾玉召唤”中的勾玉可通过充值获得,勾玉换算约为1RMB=5勾玉;②游戏周边:《阴阳师》通过内嵌游戏周边商城拓展其盈利模式。
(2)运营模式:①广告全方面投放:网易游戏在《阴阳师》广告投放的全面覆盖线上线下,从而扩大影响力;②活动运营:活动运营包括游戏节日活动运营、线下运营及季度活动运营三大方面;③IP联动:网易游戏进行大量《阴阳师》与经典二次元IP联动的活动,从而留住大量游戏玩家;④泛娱乐布局:网易游戏基于《阴阳师》衍生出大量作品,在泛娱乐方面进行多种形式布局,通过搭建IP生态,进一步沉淀品牌价值。
(3)用户画像:①卡牌类游戏爱好者:熟悉游戏模式、注重游戏竞技性与团队合作性;②女性游戏玩家:追求游戏人物画面精美及角色cp搭配;③二次元用户:偏好日系玄幻类故事背景。
★《明日方舟》的盈利来源主要为游戏内购与游戏周边
(1)商业模式:①游戏内购:《明日方舟》中干员角色通过“干员招募”或“干员寻访”(抽卡)获取。《明日方舟》中干员十连抽需花费150元左右,干员的养成主要通过消耗“资源”对干员进行作战实力提升。“资源”可通过购买“组合包”中“月卡”、“每月养成组合包”等获取。此外,《明日方舟》中游戏角色干员战斗需消耗体力,如干员体力消耗完,则无法进行后续游戏。为获取顺畅的游戏体验,大量玩家选择付费补充体力;②游戏周边:《明日方舟》通过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进行游戏周边贩卖,拓展其盈利形式。
(2)运营模式:鹰角网络负责《明日方舟》的发行及运营工作,将游戏精准推广至B站、TapTap、微博三大二次元用户聚集地,与二次元用户建立了深厚关系,进而扩大《明日方舟》市场影响力。
(3)用户画像:①塔防类游戏爱好者:熟悉游戏模式、注重游戏策略性;②时间碎片化玩家:偏好操作简单、快速作战的游戏;③二次元玩家:追求画面精美、故事线丰富与人物饱满。
未来中国手游企业将侧重投放角色扮演类、策略类及卡牌类手游,并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 手游投放类型将侧重于角色扮演类、策略类及卡牌类手游
2018年至2019年,仅有休闲娱乐类手游投放数量占比增加,其余手游类型投放数量占比均有所下降。其中,MMO类手游占比大幅下滑,2019年投放占比较2018年投放占比低50%。
从2019年的手游类型投放数量情况来看,角色扮演类手游排名第一,占比为54.5%。卡牌类与模拟经营类手游投放数量紧跟其后,分别占11.0%与10.6%。而动作类、塔防守卫类与射击类手游投放数量较少。在2018年中国手游营收额中,角色扮演类手游营收额为448亿元,在整体手游类型中排名第一。卡牌类、策略类营收额分别为227亿元与125亿元,位居第二、第三。
2014年至2018年,角色扮演类手游年复合增长率为70.5%,策略类为56.2%,卡牌类为48.2%。按2018年至2023年复合增长率预测,角色扮演类为17.0%,仍位居第一,策略类与卡牌类分别以14.9%与14.4%位居第二第三。预计角色扮演类、策略类及卡牌类游戏将是高ARPPU值手游类型,因此手游企业未来的产品投放类型依旧会侧重于以上类型手游。
★ 中国手游将大规模转向海外市场
中国手游将大规模转向海外市场,原因如下:中国手游市场整体呈饱和趋势,市场竞争激烈,加之政策层面大力推动中国手游行业对于海外市场的拓展,以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此外,中国手游企业国际竞争实力强劲。2015年至2018年,中国手游市场收入规模增长率从168.9%下降至15.0%。现阶段,中国手游市场整体呈放缓趋势,市场趋于饱和,用户红利枯竭。中国手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大量手游企业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拓展增量市场。
深度见解:中国手游市场规模呈高垄断格局,中小型企业生存压力大
中国手游行业为巨头垄断竞争格局,腾讯游戏与网易游戏为行业龙头企业,且市场集中度正不断升高。中国手游行业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腾讯游戏、网易游戏为第一梯队代表,拥有充沛资金实力、成熟手游研发技术及大量忠实玩家用户。腾讯游戏及网易游戏为手游行业龙头企业,合计占据行业近80%的市场份额。
第二梯队:三七互娱、游族网络、完美世界为第二梯队代表,此梯队企业拥有高市场知名度。尽管腾讯游戏及网易游戏稳居手游行业头部地位,但第二梯队企业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强且可精准把握玩家心理,仍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此类企业凭借各自高品质手游产品吸引大量玩家体验。
第三梯队:中小型手游企业为第三梯队代表。与第一梯队及第二梯队企业相比,第三梯队企业综合经济实力弱、忠实用户数量少、市场影响力小,且旗下手游产品多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对玩家吸引力小。此类企业所占手游市场份额小,且企业间面临的竞争压力巨大。
在市场头部效应明显、中小型手游企业生存空间备受挤压的背景下,除流量运营、广告投放等因素外,手游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于手游产品品质本身。中国手游行业逐步进入成熟期,玩家对手游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因此,手游内容创新及研发能力为手游企业核心竞争要素,未来注重玩家偏好变化、手游产品差异化竞争的企业可获得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