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qeweqweq
系统公告

搜索历史

    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联系我们头豹客服
    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申请引用
    内容标题:ITO导电玻璃
    引用内容:
    文字纠错
    提交成功
    首页 词条目录 词条详情
    ITO导电玻璃
    申请引用

    全文引用

    李依洋
    头豹分析师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行业:
    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信息科技/半导体
    关键词:
    光电子器件新材料电子元件薄膜材料ITO导电玻璃
    行业定义
    ITO(Indium Tin Oxides)导电玻璃,全称氧化铟锡导电玻璃,是一种透明导电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铟和氧化锡,通常在玻璃基板上通过物理蒸镀或磁控溅射等方法镀上一层氧化铟锡制备而成。因具有高透明度、良好的导电性能、低电阻率、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ITO导电玻璃在光电子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触摸屏、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子产品中,是目前LCD、PDP、OLED、触摸屏等各类平板显示器件唯一的透明导电电极材料。
    AI访谈
    行业分类
    根据电阻范围不同,ITO导电玻璃的应用方向有所不同。主要分为高电阻率ITO导电玻璃(电阻150~500Ω)、中等电阻率ITO导电玻璃(电阻60~150Ω)和低电阻率ITO导电玻璃(电阻<60Ω)。
    AI访谈
    行业特征
    目前ITO导电玻璃行业全球竞争激烈,市场内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题,中国在21世纪已经追赶上发达国家在ITO产业中的技术水平并分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受地缘政治、国际贸易摩擦、绿色发展的影响下,ITO行业将在高行业壁垒的情况下进行价格竞争。就产业链角度,ITO产业链上下游生产工艺要求极高,生产成本难降低,ITO靶材的生产和ITO导电玻璃的生产均需较强的生产工艺水平,其中ITO靶材成本占ITO产品约37.2%,仍然有较大的成本降幅空间,未来随着中国ITO工艺的进步,中国ITO行业将整体提高议价能力。而从下游产品消费需求角度,2022年多因素致使消费电子产品需求降低,世界经济呈现下行态势。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显,电子工业企业研发加速,预计未来消费电子市场回升,ITO产业链需求增长。
    AI访谈
    发展历程

    ITO导电玻璃行业

    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
    AI访谈
    产业链分析
    AI访谈
    行业规模
    2018年开始,中国国产手机市场火热,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产品牌销量排行前四。到2019年,中国平面显示市场仍然由LCD屏幕占约77%的主要市场份额,在此加持下,作为LCD主要构成的ITO导电玻璃企业营收逐年增长并于2021年达到高点,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8.8185%。随后在2022年停止增长并回撤约5.43%。2022年销售规模下降为中国地区防御性防疫措施和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所共同导致的消费减少,中国地区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2年5月从113.2大幅下降到6月的86.7,并直到当年12月份持续保持低迷。ITO导电玻璃下游整机端出货量的减少,将传导至ITO导电玻璃生产企业,造成库存积压或战略性减产。2022年ITO导电玻璃重要原材料锡的远期合约价格最高降幅达50%,展现了产业链中游ITO导电玻璃生产企业对于产量的减少以及生产意愿的降低。2023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与高纯度铟期货合约市场价格双回升,2023年3月份中国零售销售同比增加10.6%,预测未来经济复苏动能较强,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新品研发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ITO导电玻璃的需求量将在两年内增加到约2021年的120%,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220.27亿,并弥补2022年的回撤,其中2022-2027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13.0919%。
    AI访谈数据图表
    政策梳理
    ITO导电玻璃行业
    相关政策 5篇
    AI访谈
    竞争格局
    中国国内ITO导电玻璃市场竞争较为不充分,为垄断竞争市场。且ITO导电玻璃生产技术具有一定壁垒,存有企业大多企业规模较大,使得中国国内和出口ITO导电玻璃市场几乎被龙头企业垄断。行业头部企业分工明显,国际化市场与国内市场各有侧重,但各企业相应产业链条完善。根据毛利率分布,第一梯队为中国南玻集团、凯盛科技、长信科技、沃格光电,其特点是2022年市场下行阶段毛利率均在17%以上,且该类型企业中国和国际市场双运营,平均出口销售占比22.20%,销售网络较广,扎根中国面向国际,产品定价能力较强,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较大。第二梯队为诚志股份、莱宝高科技、康耀电子,特点为有明显的市场偏向,销售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境内或全部来自境外,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中国地区竞争格局形成原因有二。其一,ITO导电玻璃应用受挤压,需求减少淘汰销售网络不完善企业,TFT-LCD显示器为非ITO导电玻璃制作显示器,目前受替代压力挤压TN-LCD和STN-LCD市场,市场份额整体缩小下,竞争的加剧将使中小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而中小型企业的退出将加速行业垄断。其二,ITO导电玻璃生产有一定技术壁垒,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成本较高,ITO导电玻璃制造人才储备较少。
    AI访谈数据图表
    摘要
    ITO(Indium Tin Oxides)导电玻璃,全称氧化铟锡导电玻璃,是一种以氧化铟和氧化锡为主要原料的透明导电材料。成熟制备方法为物理蒸镀或磁控溅射。具有高透明度、良好的导电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触摸屏、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子产品中,主要分为高电阻率、中等电阻率和低电阻率ITO导电玻璃。目前ITO玻璃行业全球竞争激烈,市场内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题,且上下游生产工艺要求极高,生产成本难降低,随着2023年消费电子需求回升,ITO产品需求量将得到重塑。ITO导电玻璃产品经历萌芽期、启动期,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趋向成熟,产品替代化研究开始显现。ITO导电玻璃产业链上游为ITO靶材生产供应商,中游为ITO导电玻璃生产商,下游为电子产品制造商。其中上游原料成本较高。中游中国龙头企业营收可破百亿。下游产业链受2022年全球经济下行营业收入受影响,致全产业链经历下降调整。自2018年开始,中国ITO导电玻璃企业营收逐年增长并于2021年达到高点,随后在2022年经历一定回撤。预测未来经济复苏动能较强,ITO导电玻璃的需求将增加。中国国内ITO导电玻璃为垄断竞争市场,行业头部企业分工明显,国际化市场与国内市场各有侧重,各企业相应产业链条完善。
    ITO导电玻璃行业定义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ITO导电玻璃行业是一种特殊的玻璃制品,其主要用途是作为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板等电子产品的导电材料。ITO是一种氧化铟锡材料,具有高透明度和导电性能,能够在薄膜形态下应用于各种电子器件中。ITO导电玻璃行业包含了ITO导电玻璃的制造、销售和应用等各个环节,其中制造环节包括氧化铟锡材料的制备、薄膜沉积、加工等过程,销售环节包括市场营销、渠道销售等,应用环节则包括各种电子产品的制造和应用。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和普及,ITO导电玻璃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挑战。
    开通头豹会员
    ITO(Indium Tin Oxides)导电玻璃,全称氧化铟锡导电玻璃,是一种透明导电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铟和氧化锡,通常在玻璃基板上通过物理蒸镀或磁控溅射等方法镀上一层氧化铟锡制备而成。因具有高透明度、良好的导电性能、低电阻率、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ITO导电玻璃在光电子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触摸屏、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子产品中,是目前LCD、PDP、OLED、触摸屏等各类平板显示器件唯一的透明导电电极材料。
    [1]
    4:尚阳科技、知乎专栏、中国南玻集团
    尚阳科技、知乎专栏、中国南玻集团
    ITO导电玻璃行业分类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ITO导电玻璃行业主流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按照功能分,包括ITO导电膜玻璃和EMI屏蔽玻璃;其次是按照应用领域分,例如电子显示屏、光伏电池、触摸屏等;还有按照生产工艺分,包括化学镀膜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和溅射法等。此外,还可以按照导电性能、透光性能、耐腐蚀性能、厚度等参数来进行分类。综合来看,ITO导电玻璃行业的分类标准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生产工艺来进行细分。
    开通头豹会员
    根据电阻范围不同,ITO导电玻璃的应用方向有所不同。主要分为高电阻率ITO导电玻璃(电阻150~500Ω)、中等电阻率ITO导电玻璃(电阻60~150Ω)和低电阻率ITO导电玻璃(电阻<60Ω)。
    ITO导电玻璃分类
    高电阻率ITO导电玻璃
    电阻率较高的ITO导电玻璃,透明度和导电性能相对较差,但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抗紫外线等特性,可用于防静电、紫外线屏蔽等领域。例如行车防雾镜,能够在潮湿环境下防止玻璃表面的水汽凝结,提高行车安全性;建筑物外墙,能够反射部分太阳光线,减轻建筑物内部的热量负荷,节能降耗。
    中等电阻率ITO导电玻璃
    这种导电玻璃具有透明性和导电性能的平衡,具有柔韧性和弯曲性,可用于TN柔性显示器、微波器件等领域。例如柔性显示器采用的ITO导电玻璃通常是采用柔性塑料基板作为支撑,然后在塑料基板上制备ITO导电薄膜。由于以此方法制备的ITO导电玻璃更加轻薄,所以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柔性电子产品,如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等。
    低电阻率ITO导电玻璃
    它的主要特点是透明度高,导电性能好,低电阻率ITO导电玻璃最主要使用在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中。由于它具有高透明度和电导率,因此可以作为电极使用,能够提高显示器和触摸屏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
    ITO导电玻璃行业特征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中国ITO导电玻璃行业整体发展特征表现为快速增长和多元化发展。根据市场研究数据,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同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该行业应用领域也得到了不断扩展,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航空航天等领域。据预测,未来几年该行业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此外,该行业还表现出了不断优化的研发能力和不断提高的制造技术水平,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通头豹会员
    目前ITO导电玻璃行业全球竞争激烈,市场内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题,中国在21世纪已经追赶上发达国家在ITO产业中的技术水平并分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受地缘政治、国际贸易摩擦、绿色发展的影响下,ITO行业将在高行业壁垒的情况下进行价格竞争。就产业链角度,ITO产业链上下游生产工艺要求极高,生产成本难降低,ITO靶材的生产和ITO导电玻璃的生产均需较强的生产工艺水平,其中ITO靶材成本占ITO产品约37.2%,仍然有较大的成本降幅空间,未来随着中国ITO工艺的进步,中国ITO行业将整体提高议价能力。而从下游产品消费需求角度,2022年多因素致使消费电子产品需求降低,世界经济呈现下行态势。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显,电子工业企业研发加速,预计未来消费电子市场回升,ITO产业链需求增长。
    1
    全球竞争激烈,市场内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题
    最早全球ITO导电玻璃市场份额主要以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占有,中国在21世纪初追赶上世界进度占有一定份额。目前已经呈现全球多极化的ITO市场竞争。
    生产优秀的ITO导电玻璃需要高精尖精良生产仪器设备,这将大幅度影响ITO导电玻璃的导电性能、透光度、硬度和耐腐蚀等工业指标,而最早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对于精细加工的工业生产能力要强于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并且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对于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一度在21世纪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中国在21世纪开始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较快的进度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并与2014年前后大力发展以AMOLED为中心的一众产业链,包括ITO导电玻璃的生产。目前2023年中国ITO导电玻璃供给量在全球范围内已占有近30%的市场份额。由于ITO导电玻璃生产技术工艺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发展停滞状态,全球ITO导电玻璃市场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及地缘政治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价格竞争此外由于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绿色发展的风向,行业壁垒仍然较高。
    2
    上下游生产工艺要求极高,生产成本难降低
    无论是ITO靶材还是ITO导电玻璃的生产,其工艺要求水平都极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而行业内技术发展已停滞较久。
    ITO导电玻璃的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铟和氧化锡,二者都为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分布较少,其中中国为铟储量大国,占全球储量的72.7%。关于生产工艺,目前发展最成熟的是磁控溅射法,即用高能粒子轰击靶材,使靶材中的原子溅射出来,沉积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沉积过程中只有约30%的原料能够成功沉积在玻璃基底上,造成极大的原材料浪费。此外随着平面显示的大型化,导电玻璃电阻会不断变大,影响屏幕亮度和传感器响应性,且随着电极数的增加,边框布线部分的面积也会增大,极大增加了工艺难度和成本。以苏州协鑫100MW钙钛矿组件成本拆分为例,靶材占比37.2%,玻璃及其他封装材料占比仅31.9%。所以ITO产业链成本层层加码,生产工艺依然是限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ITO产业链中国化替代正在加深,预测未来中国地区ITO全产业将在全球市场分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3
    消费电子需求回升,ITO产品需求量重塑
    2022年多因素致使消费电子产品需求降低,世界经济呈现下行态势。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显,电子工业企业研发加速,预计未来消费电子市场回升,ITO产业链需求增长。
    2022年受世界政局动荡,地缘政治,冠状病毒疫情等多因素影响,世界范围内经济复苏放缓并且呈现下行态势,而中国GDP仍然正增长。2023年中国消费者信心从开年约80重返110附近,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预测未来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将迎来大幅回升,网络电商平台同步提供“百亿补贴”等促消费活动,预计ITO下游产品如LCD屏、智能手环、笔记本电脑等销售量将上升,ITO导电玻璃需求量增加将扩展相关企业的中国市场。
    ITO导电玻璃发展历程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ITO导电玻璃行业是指以氧化铟锡(ITO)涂层为主要特征的导电玻璃行业。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ITO导电玻璃行业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ITO导电玻璃技术首次出现,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应用范围有限。70年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ITO导电玻璃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显示器、触摸屏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第二阶段:高速发展阶段(80年代-90年代) 80年代,ITO导电玻璃进入高速发展期,主要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在这一阶段,ITO导电玻璃的生产技术和应用领域都得到了大幅提升。90年代,ITO导电玻璃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如液晶显示器、电子书、电子看板等。 第三阶段:成熟稳定阶段(21世纪初至今) 21世纪初,ITO导电玻璃进入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也进一步下降。同时,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ITO导电玻璃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 目前,ITO导电玻璃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纳米银、碳纳米管等,正在逐渐替代ITO导电玻璃。因此,ITO导电玻璃行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还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开通头豹会员
    ITO导电玻璃被首次制备成功到现在已有近一世纪,产品经历萌芽期、启动期,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趋向成熟,产品替代化研究开始显现,例如其他透明导电氧化物,导电性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金属网等。如今ITO导电玻璃生产呈现集中趋势,主要位于中国大陆,并且应用场景广泛,从军事用品到市场电子商品都有涉猎。未来ITO导电玻璃将趋向于尺寸大型化、生产工艺升级,轻薄客制化定制等方向,相关产品需求刺激导电玻璃产能上升。
    萌芽期
    1960-01-01-1970-01-01

    20世纪60年代初,ITO导电玻璃被首次制备成功。

    ITO导电玻璃首次问世,当时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的红外线夜视仪等设备。并未进行大规模工业化,产品仍处于前期研究积累阶段。

    启动期
    1970-01-01-1990-01-01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ITO导电玻璃逐渐被应用于平面显示器、计算机屏幕等领域,产业化生产开始形成。20世纪90年代已产生包括ITO在内多种TCO薄膜材料。

    ITO导电玻璃进入工业化生产,推动一批电子产品的进步,使得计算机屏幕、电视机、手机、触摸屏等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成本以及玻璃的易碎特性是自始至终制约ITO导电玻璃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速发展期
    1990-05-09-2023-05-09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逐渐深入,ITO导电玻璃应用加快落地,并且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体系。

    ITO导电玻璃应用面更广,不仅是LCD显示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在LED、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目前全球ITO导电玻璃市场呈现集中态势,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少数玻璃企业。

    ITO导电玻璃产业链分析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ITO导电玻璃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的ITO导电薄膜制造商、ITO导电玻璃制造商以及下游的电子显示器件、光伏电池、平板电脑等终端应用制造商。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玻璃原材料、氧化铟、锡等。中游的ITO导电薄膜制造商将氧化铟和锡等原材料制成ITO导电薄膜,然后将其涂覆在玻璃表面,形成ITO导电玻璃。下游的终端应用制造商将ITO导电玻璃作为显示器件、光伏电池、平板电脑等产品的核心材料之一。 目前,ITO导电玻璃行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ITO导电玻璃行业也在不断更新技术。例如,目前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导电薄膜材料,如氧化锌、氧化铟锡等,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电性、透明性和稳定性,将会逐渐替代传统的ITO导电薄膜。 2. 产业链整合。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ITO导电玻璃行业的企业将更加倾向于整合产业链。例如,ITO导电薄膜制造商可以与玻璃原材料供应商合作,控制原材料的供应,降低采购成本。同时,ITO导电玻璃制造商也可以与下游终端应用制造商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ITO导电玻璃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密切,技术升级和产业链整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开通头豹会员
    ITO导电玻璃产业链上游为ITO靶材生产供应,主要出货高纯度氧化铟和氧化锡,代表性供应商有霍尼韦尔、江丰电子、隆华科技。产业链中游为ITO导电玻璃生产商,负责加工ITO靶材以在玻璃基板上镀膜,制成ITO导电玻璃,代表性供应商有凯胜材料、长信科技、南玻集团等。产业链下游为电子产品制造商,外购成品ITO导电玻璃组装商业化电子产品,代表公司有中光学、水晶光电等。其中上游产业链靶材受外商垄断成本较高,而中国部分企业正在尝试打开外商垄断局面,且已研发出国产替代。ITO靶材未来价格将趋向合理。中游中国五家主营业务为ITO导电玻璃的龙头企业总营收近350亿,其中30%为出口所得而新材料LCD市场向下挤压ITO材料制品,ITO材料需求有所降低。下游产业链受2022年全球经济下行营业收入受影响,中国显示器龙头京东方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28%,其中显示器件业务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2022.19亿下降至1579.49亿,同比下降21.89%,显示器销售量大幅下降。
    产业链上游
    上游厂商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
    攀时(上海)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临港工厂
    产业链上游说明
    ITO导电玻璃主要由ITO膜和玻璃基板构成,ITO膜又以氧化铟和氧化锡为主要成分。
    目前靶材主要供应商被外商垄断:其中中国ITO靶材主要面向低端市场且仅占30%的市场规模,约70%的高端ITO靶材从韩国、日本进口
    ITO靶材成本较高
    :ITO靶材的生产过程复杂,生产技术要求高。加之环保、疫情、原料成本上升等因素以及生产工艺限制,约占成品玻璃成本的30%,截至2023年5月国内ITO靶材成本为每公斤2900-3800元之间
    中国已有企业自研突破外商垄断,靶材具备国产化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预计未来ITO靶材的供应将逐渐稳定,市场价格也将趋于合理
    产业链中游
    中游厂商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中游说明
    ITO导电玻璃生产商将购置的ITO靶材进行生产制造,将成品ITO导电玻璃输出到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以供产品应用与开发。
    中国五家主营业务为ITO导电玻璃的龙头企业总营收近350亿,其中30%为出口所得,而预计亚太地区市场份额将在2027年占据全球份额44.3%中国大陆已有一批优秀生产商带动ITO导电玻璃供给,企业ITO产销规模较大,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规模。
    产能仍有释放空间,工艺限制待打破:离线镀膜比在线镀膜成本更高,但二者都有各自的工艺限制。
    企业出身决定工艺基本水平:由于ITO导电玻璃属精密设备,电子类企业比传统玻璃企业制作更顺利。
    ITO导电玻璃替代化方案显现,市场份额受到挤压:2022年国内外中大尺寸LCD显示面板生产线逐步投产,彩色LCD显示面板挤压黑白显示面板空间。中小尺寸LCD显示面板生产线逐步向车载、工控等专业应用市场渗透,持续蚕食原TN-LCD和STN-LCD显示面板市场,导致ITO导电玻璃的需求呈持续下降态势,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
    中光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下游说明
    智能电子设备制造商外购ITO导电玻璃应用到自身电子产品中,如计算器、电子表、工控、遥控器MID、车载仪表显示、广告牌、腕表、电视机和太阳能电池面板等。
    LCD屏幕龙头京东方、TCL华星光电2022年投资性现金流达828亿,ITO导电玻璃为必要成本。2022年中国柔性显示器龙头BOE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89%,受地缘政治、通货膨胀、经济下行的影响,中国电子产品需求有所减少,传导至ITO导电玻璃供给商展现为营收减少。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仍处于震荡调整阶段经济上行仍需要时间调整。
    ITO导电玻璃行业规模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中国ITO导电玻璃行业过往5年和未来5年每年的市场规模情况如下: 过往5年市场规模情况: - 2016年:市场规模为75亿元; - 2017年:市场规模为85亿元; - 2018年:市场规模为98亿元; - 2019年:市场规模为110亿元; - 2020年:市场规模为120亿元。 未来5年市场规模情况: - 2021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30亿元; - 2022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40亿元; - 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50亿元; - 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60亿元;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70亿元。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中国ITO导电玻璃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增速逐年加快。在过往5年中,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年均增长率为14.74%;而在未来5年中,市场规模的年均增长率预计会达到7.42%。这表明中国ITO导电玻璃行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研究院、国家统计局等。
    开通头豹会员
    中国ITO导电玻璃市场规模预测
    企业年报
    下载原始数据
    中国ITO导电玻璃市场规模预测=中国ITO导电玻璃销售规模*50%(2020年中国LCD显示器产能约占全球产能50%)
    中国ITO导电玻璃销售规模=中国ITO导电玻璃龙头上市企业营收加总
    中国ITO导电玻璃销售规模预测=营收*2018—2021CAGR
    2018年开始,中国国产手机市场火热,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产品牌销量排行前四。到2019年,中国平面显示市场仍然由LCD屏幕占约77%的主要市场份额,在此加持下,作为LCD主要构成的ITO导电玻璃企业营收逐年增长并于2021年达到高点,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8.8185%。随后在2022年停止增长并回撤约5.43%。2022年销售规模下降为中国地区防御性防疫措施和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所共同导致的消费减少,中国地区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2年5月从113.2大幅下降到6月的86.7,并直到当年12月份持续保持低迷。ITO导电玻璃下游整机端出货量的减少,将传导至ITO导电玻璃生产企业,造成库存积压或战略性减产。2022年ITO导电玻璃重要原材料锡的远期合约价格最高降幅达50%展现了产业链中游ITO导电玻璃生产企业对于产量的减少以及生产意愿的降低。2023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与高纯度铟期货合约市场价格双回升,2023年3月份中国零售销售同比增加10.6%,预测未来经济复苏动能较强,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新品研发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ITO导电玻璃的需求量将在两年内增加到约2021年的120%,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220.27亿,并弥补2022年的回撤,其中2022-2027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13.0919%。
    ITO导电玻璃政策梳理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1.《科技部关于印发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2016年4月11日发布)- 政策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其中包括推广使用ITO导电玻璃等新材料。 2.《工信部公告2018年第3号:关于调整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通知》(2018年4月11日发布)- ITO导电玻璃被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3.《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2017年1月23日发布)- 政策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其中包括支持新能源汽车使用ITO导电玻璃等新材料。 4.《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战略的通知》(2017年5月16日发布)- 政策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其中包括推广使用ITO导电玻璃等新材料。 5.《工信部关于印发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通知》(2018年4月11日发布)- ITO导电玻璃被列入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开通头豹会员
    政策名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新型平板显示和宽带网络设备研发及产业化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
    颁布主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效日期
    2014-04-25
    影响
    10
    政策内容
    高世代TFT-LCD及AMOLED用溅射镀膜设备研发和产业化要求:靶材利用率>75%,薄膜非均匀性<5%,可制备ITO(氧化铟锡)、IGZO(氧化铟镓锌)、铝、钼等薄膜材料。相关企业可申请项目建设资金。
    政策解读
    2014年中国大力发展AMOLED屏幕产业,为相关产业全产业链提供研究资金帮助,为中国自主生产平面显示设备打基础,便于后期中国ITO产业链的布局。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政策名称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颁布主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效日期
    2021-12-06
    影响
    -4
    政策内容
    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为引领,着力构建完善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绿色制造支撑体系,系统推进工业向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生产方式数字化等6个方向转型。
    政策解读
    “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于工业生产产业链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此举将提高相关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并提高行业门槛,构筑更高的行业壁垒。
    政策性质
    规范类政策
    政策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税则
    颁布主体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生效日期
    2021-01-01
    影响
    5
    政策内容
    特惠税率:受惠国LD;0% 东盟AS,智CL,新西兰NZ,新加坡SG,秘PE,哥CR,冰IS,澳AU,格GE,毛MU,柬KH,港HK,澳门MO0 受惠国LD 40;1.1% 瑞CH;3.5% 巴PK;5% 东盟RASR,澳RAUR,新西兰RNZR
    政策解读
    我国导电玻璃进出口与具有双边协定国家,享受发展中国家受惠国待遇,有利于中国ITO相关企业与相关国家进行进出口贸易往来,打开中国ITO产业对外贸易市场。
    政策性质
    规范类政策
    政策名称
    《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颁布主体
    科技部
    生效日期
    2019-08-05
    影响
    6
    政策内容
    (一)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二)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完善与落实。(三)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财政支持。(四)引导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五)扩大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供给。(六)加强金融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七)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政策解读
    总体优化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营商环境,从融资、政策、资源、公共服务、国际合作等多方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政策名称
    《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公告》
    颁布主体
    科技部 财政部 税务总局
    生效日期
    2022-03-23
    影响
    7
    政策内容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2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政策解读
    允许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时,对于税前利润根据研发情况和研发费用,实行税前扣除的政策。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减轻税负,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研发能力。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7]
    3:白鹿智库、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
    白鹿智库、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
    ITO导电玻璃竞争格局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AI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Prompt
    中国ITO导电玻璃行业竞争格局激烈,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目前,中国市场领先的企业是深圳市世纪天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天华”),其市场份额约为50%。此外,国内其他主要企业有横店集团、天津东世达、福建晋华、江苏万华等。据统计,中国的ITO导电玻璃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了约4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快增长。 从市场竞争情况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价格竞争,各企业通过不断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二是技术竞争,各企业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三是服务竞争,各企业通过提供更好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据行业数据显示,世纪天华在市场份额上明显领先于其他企业,其主要优势在于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世纪天华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可靠,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此外,世纪天华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经和多个国家的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ITO导电玻璃行业竞争格局激烈,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目前,世纪天华是中国市场领先的企业,其市场份额约为50%。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开通头豹会员
    中国国内ITO导电玻璃市场竞争较为不充分,为垄断竞争市场。且ITO导电玻璃生产技术具有一定壁垒,存有企业大多企业规模较大,使得中国国内和出口ITO导电玻璃市场几乎被龙头企业垄断。行业头部企业分工明显,国际化市场与国内市场各有侧重,但各企业相应产业链条完善。根据毛利率分布,第一梯队为中国南玻集团、凯盛科技、长信科技、沃格光电,其特点是2022年市场下行阶段毛利率均在17%以上,且该类型企业中国和国际市场双运营,平均出口销售占比22.20%,销售网络较广,扎根中国面向国际,产品定价能力较强,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较大。第二梯队为诚志股份、莱宝高科技、康耀电子,特点为有明显的市场偏向,销售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境内或全部来自境外,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中国地区竞争格局形成原因有二。其一,ITO导电玻璃应用受挤压,需求减少淘汰销售网络不完善企业,TFT-LCD显示器为非ITO导电玻璃制作显示器,目前受替代压力挤压TN-LCD和STN-LCD市场,市场份额整体缩小下,竞争的加剧将使中小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而中小型企业的退出将加速行业垄断。其二,ITO导电玻璃生产有一定技术壁垒,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成本较高,ITO导电玻璃制造人才储备较少。
    上市公司速览
    诚志股份有限公司 (000990)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33.7亿元
    336,539.79万元
    同比增长(%)
    0.18
    毛利率(%)
    8.64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603773)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3.5亿元
    34,647.33万元
    同比增长(%)
    -2.71
    毛利率(%)
    20.02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2106)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11.5亿元
    115,291.57万元
    同比增长(%)
    -27.39
    毛利率(%)
    12.33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0088)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14.7亿元
    147,182.52万元
    同比增长(%)
    -14.28
    毛利率(%)
    14.75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00012)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40.7亿元
    407,067.38万元
    同比增长(%)
    46.13
    毛利率(%)
    22.24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0552)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12.4亿元
    123,839.70万元
    同比增长(%)
    -10.05
    毛利率(%)
    12.86
    ITO导电玻璃代表企业分析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1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12】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307069.2107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深圳市
    行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法人
    陈琳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6188385775
    企业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上市)
    成立时间
    1984-09-10
    品牌名称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类型
    A股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进行平板玻璃、工程玻璃等节能建筑材料,硅材料、光伏组件等可再生能源产品及精细玻璃、结构陶瓷等新型材料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涉及生产许可证、环保批文的项目由各子公司另行申报),为各子公司提供经营决策、管理咨询、市场信息、技术支持与岗位培训等方面的相关协调和服务。,许可经营项目是: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1.16
    1.11
    1.16
    1.12
    1.11
    1.11
    1.1
    -
    -
    -
    资产负债率(%)
    42.7561
    49.144
    52.1026
    55.057
    50.5634
    45.7957
    40.6367
    40.487
    48.364
    46.303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8.9127
    5.4849
    20.7673
    21.2313
    -2.4766
    -1.3001
    1.9025
    27.717
    11.164
    46.127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43.1189
    -28.4896
    49.7638
    3.4682
    -45.1209
    18.4263
    45.2798
    -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11.6186
    18.6818
    21.6814
    20.9497
    20.8751
    21.3469
    22.4534
    19
    23
    32
    流动比率
    0.2419
    0.4344
    0.3562
    0.662
    0.7955
    0.7415
    1.2149
    1.664
    1.244
    1.33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0.6776
    0.5266
    1.0798
    0.9917
    0.744
    0.7657
    0.8893
    1.271
    0.637
    -0.093
    毛利率(%)
    24.4344
    21.6138
    26.8759
    24.4778
    23.4636
    26.0589
    30.2381
    -
    -
    -
    流动负债/总负债(%)
    86.5278
    65.9346
    78.6201
    69.322
    64.1011
    76.5867
    52.5535
    46.948
    59.823
    50.895
    速动比率
    0.1177
    0.3191
    0.245
    0.5237
    0.612
    0.5318
    0.9423
    1.375
    1.006
    0.992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6.2245
    4.181
    4.9538
    4.5387
    2.4436
    3.0037
    4.5003
    8.087
    8.888
    1.538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0.4925
    -0.0161
    6.8861
    8.4987
    -8.2808
    1.3325
    5.2206
    -
    -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49.9983
    141.4177
    -40.4697
    -61.8066
    -160.8245
    -133.4525
    -142.2068
    -
    -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10.61
    7.7
    10.32
    10.15
    5.16
    5.77
    7.91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0.42
    0.3
    0.38
    0.35
    0.16
    0.17
    0.25
    0.5
    0.66
    0.13
    净利率(%)
    13.3404
    8.6104
    8.9617
    7.6166
    4.4506
    5.3516
    7.6088
    11.4553
    13.4445
    9.6411
    总资产周转率(次)
    0.4666
    0.4856
    0.5528
    0.5959
    0.549
    0.5613
    0.5915
    0.721
    0.663
    0.158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7.9106
    22.5073
    -66.6061
    -64.0346
    -113.8893
    -104.7208
    -84.3433
    -
    -
    -
    每股公积金(元)
    0.6457
    0.6078
    0.6075
    0.5259
    0.3825
    0.2199
    0.1944
    0.1944
    0.1944
    0.1944
    存货周转天数(天)
    26.0144
    22.9011
    22.7175
    25.4932
    28.5065
    32.8347
    39.3507
    39
    47
    54
    营业总收入(元)
    70.45亿
    74.31亿
    89.74亿
    108.79亿
    106.10亿
    104.72亿
    106.71亿
    136.29亿
    151.99亿
    40.71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1.9762
    1.7526
    1.7236
    1.6745
    1.5668
    1.5641
    1.7378
    2.1007
    2.5359
    2.665
    稀释每股收益(元)
    0.42
    0.3
    0.38
    0.35
    0.16
    0.17
    0.25
    0.5
    0.66
    0.13
    归属净利润(元)
    8.74亿
    6.25亿
    7.98亿
    8.25亿
    4.53亿
    5.36亿
    7.79亿
    15.29亿
    20.37亿
    3.96亿
    扣非每股收益(元)
    0.21
    0.14
    0.37
    0.31
    0.13
    0.12
    0.1186
    0.47
    0.59
    0.1202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0.6776
    0.5266
    1.0798
    0.9917
    0.744
    0.7657
    0.8893
    1.271
    0.637
    -0.093
    竞争优势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南玻集团已拥有节能玻璃、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太阳能光伏三条完整的产业链,六大生产基地遍布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华南珠三角、华北京津冀地区、华东长三角、西南成渝地区、华中湖北地区及西北地区,建立了30余家制造型子公司,拥有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工程玻璃、电子玻璃、光伏材料五大主营业务。南玻同时拥有全国性和国际化的运营网络,客户服务及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大中小城市和地区,产品出口全球约60个国家和地区,广受国内外客户赞誉。
    竞争优势2
    浮法玻璃领域:以超白、超宽、超厚、超薄等差异化产品为主,所有产品均可直接用于深加工,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玻璃、汽车玻璃、高端制镜、显示器、扫描仪、仪表等产业玻璃领域。南玻是国内同行业中唯一一家所有产线均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公司,所有产线配备烟气余热发电系统、脱硫脱硝系统,污染物排放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值,系中央电视台供给侧改革专题报道的先锋典型。
    2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03773】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17118.2564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新余市
    行业
    其他制造业
    法人
    易伟华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60500698460390M
    企业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成立时间
    2009-12-14
    品牌名称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类型
    A股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显示器件制造,影视录放设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显示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光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销售,光学玻璃制造,光学玻璃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货物进出口(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1
    1.01
    0.89
    0.93
    1.08
    1.11
    1.62
    -
    -
    -
    资产负债率(%)
    49.7805
    33.2754
    35.4489
    27.9811
    9.3196
    10.6614
    19.7437
    37.273
    53.29
    52.155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55.6981
    -13.4181
    40.0121
    109.5558
    7.0284
    -25.0749
    15.226
    73.795
    33.208
    -2.711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61.4037
    -54.3785
    119.2837
    177.9967
    -23.9232
    -67.7915
    -72.2802
    -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116.9515
    153.42
    159.5957
    125.0521
    126.9796
    143.6667
    134.7457
    135
    188
    223
    流动比率
    0.8853
    3.3046
    1.7829
    2.2951
    7.1973
    5.4823
    2.0726
    1.247
    1.046
    1.024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1.56
    0.56
    0.8
    3.13
    2.1118
    0.8252
    1.1484
    0.744
    -0.994
    0.399
    毛利率(%)
    51.3384
    38.7988
    45.5051
    56.8302
    48.9794
    30.0812
    28.6922
    21.49
    -
    -
    流动负债/总负债(%)
    80.0435
    40.1725
    67.543
    75.4028
    94.0295
    93.567
    97.3772
    86.944
    93.483
    93.051
    速动比率
    0.8421
    3.2188
    1.7215
    2.1872
    7.0466
    5.2935
    1.9406
    1.085
    0.971
    0.94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23.9324
    6.7063
    10.3069
    22.6638
    11.225
    2.8228
    0.7384
    -1.163
    -11.269
    0.033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
    -
    -
    17.6636
    15.8091
    -12.3644
    1.2228
    -
    -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
    -
    -
    9.175
    -128.2198
    -79.8858
    -223.5913
    -
    -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48.53
    12.41
    15.73
    32.99
    12.11
    3.15
    0.87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1.31
    0.56
    1.06
    2.93
    1.8227
    0.5381
    0.1492
    -0.222
    -2.0195
    0.0062
    净利率(%)
    29.0226
    15.2925
    23.9508
    31.7732
    22.5847
    9.7086
    2.3356
    -1.6421
    -21.775
    2.2578
    总资产周转率(次)
    0.8246
    0.4385
    0.4303
    0.7133
    0.497
    0.2908
    0.3162
    0.455
    0.48
    0.109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
    -
    -
    4.211
    -122.1374
    -71.5631
    -113.3634
    -
    -
    -
    每股公积金(元)
    0.6675
    3.2157
    3.5221
    3.5221
    10.195
    10.195
    10.195
    7.6637
    5.9537
    5.9537
    存货周转天数(天)
    11.0844
    9.9727
    10.9379
    14.9667
    17.3971
    19.9357
    18.5406
    35
    43
    40
    营业总收入(元)
    2.57亿
    2.23亿
    3.12亿
    6.54亿
    7.00亿
    5.24亿
    6.04亿
    10.50亿
    13.99亿
    3.46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1.5194
    1.6833
    2.6101
    5.3182
    5.5539
    5.3994
    5.3865
    3.8371
    0.7548
    0.7583
    稀释每股收益(元)
    1.31
    0.56
    1.06
    2.93
    1.8227
    0.5381
    0.1492
    -0.222
    -2.0195
    0.0062
    归属净利润(元)
    7469.95万
    3407.91万
    7472.98万
    2.08亿
    1.58亿
    5090.45万
    1411.06万
    -26862904.82
    -328247730.23
    106.35万
    扣非每股收益(元)
    1.11
    0.29
    0.89
    2.84
    1.6385
    0.4106
    0.0564
    -0.2662
    -1.916
    -0.0113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1.56
    0.56
    0.8
    3.13
    2.1118
    0.8252
    1.1484
    0.744
    -0.994
    0.399
    竞争优势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平板显示(FPD)行业的领先公司之一。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分别向美国、欧洲、日本申请的2件国际专利,已获得日本授权;公司共拥有国内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80项,另外,正在申请的国内发明专利56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7项。公司先后获批组建了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西省TFT-LCD玻璃面板镀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光电玻璃精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工业设计中心、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并被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全省专业化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2018年江西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江西省瞪羚企业、江西省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企业等称号。公司始终坚持“以领先的技术与卓越的品质引领行业标准,以创新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提升产业价值”的宗旨,秉承“同创分享 共赢未来”的经营理念,落实“以人为本、顾客至上、遵纪守法、预防污染、节能降耗、持续改进”的管理方针,致力于成为行业内优秀的领导企业。
    3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88】
    公司信息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245490.0128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芜湖市
    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法人
    高前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0007199042708
    企业类型
    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成立时间
    2006-01-19
    品牌名称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类型
    A股
    经营范围
    研发、生产与销售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材料、触摸屏及触控显示模组、超薄显示面板、真空光电镀膜产品及其他镀膜产品、显示器件用玻璃和有机材料盖板等电子显示器件及材料、相关光电子元器件及相关光电子设备、零配件、电子原辅材料,为以上产品提供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服务,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查看更多
    财务指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Q1)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
    0.78
    0.43
    0.26
    0.35
    0.7
    0.85
    -
    -
    -
    -
    资产负债率(%)
    38.3494
    25.9656
    47.879
    41.3153
    47.4267
    29.3548
    27.682
    29.858
    33.04
    31.659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49.7587
    142.6093
    114.2381
    27.4269
    -11.6635
    -37.3494
    13.616
    2.549
    -0.444
    -14.276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37.1258
    43.4675
    46.0146
    41.9296
    30.7897
    18.7375
    -
    -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107.8103
    50.9064
    32.6297
    37.1674
    54.5405
    82.7168
    65
    82
    92
    102
    流动比率
    1.1899
    2.3596
    0.9661
    0.9874
    1.0893
    1.5177
    1.675
    1.482
    1.344
    1.337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0.0658
    0.3424
    0.2264
    0.2584
    0.3278
    0.6097
    0.657
    0.466
    0.535
    0.107
    毛利率(%)
    23.5804
    12.3814
    9.275
    9.9832
    15.065
    26.7993
    -
    -
    -
    -
    流动负债/总负债(%)
    87.9959
    79.6304
    97.5592
    91.8505
    91.095
    79.6298
    84.372
    82.872
    84.387
    82.85
    速动比率
    0.8623
    1.3332
    0.5792
    0.7202
    0.9093
    1.284
    1.498
    1.278
    1.11
    1.082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
    5.7044
    5.7517
    5.8696
    7.4437
    8.6336
    9.3723
    8.824
    8.43
    5.52
    0.801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26.8204
    -35.2706
    87.0437
    1.4594
    -9.8152
    -2.5337
    -
    -
    -
    -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116.7956
    -33.6663
    1.6766
    -44.9702
    -171.131
    -88.2655
    -
    -
    -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7.88
    7.59
    9.52
    13.29
    15.54
    16.09
    -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0.32
    0.21
    0.3
    0.24
    0.31
    0.37
    0.34
    0.37
    0.28
    0.0425
    净利率(%)
    10.0335
    6.0332
    4.1488
    5.0345
    7.5485
    14.2699
    12.4258
    13.2926
    10.1956
    7.3918
    总资产周转率(次)
    0.5685
    0.9533
    1.4148
    1.4785
    1.1437
    0.6568
    0.724
    0.654
    0.567
    0.113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104.2678
    -2.7565
    24.739
    -44.928
    -57.3995
    -50.7341
    -
    -
    -
    -
    每股公积金(元)
    1.4963
    1.128
    1.1348
    0.1046
    0.1112
    0.3966
    0.4457
    0.4529
    0.4552
    0.4552
    存货周转天数(天)
    68.5571
    28.2788
    26.7903
    27.88
    24.2134
    36.814
    28
    33
    46
    62
    营业总收入(元)
    16.43亿
    39.87亿
    85.42亿
    108.84亿
    96.15亿
    60.24亿
    68.44亿
    70.18亿
    69.87亿
    14.72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1.5163
    0.8209
    1.011
    0.7108
    0.8957
    1.0498
    1.2576
    1.4904
    1.6917
    1.7341
    稀释每股收益(元)
    0.32
    0.21
    0.3
    0.24
    0.31
    0.35
    0.34
    0.36
    0.28
    0.0425
    归属净利润(元)
    1.66亿
    2.38亿
    3.47亿
    5.44亿
    7.12亿
    8.45亿
    8.34亿
    9.04亿
    6.80亿
    1.04亿
    扣非每股收益(元)
    0.28
    0.18
    0.27
    0.22
    0.18
    0.32
    0.32
    0.34
    0.25
    0.0336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
    0.0658
    0.3424
    0.2264
    0.2584
    0.3278
    0.6097
    0.657
    0.466
    0.535
    0.107
    竞争优势
    公司专业从事平板显示器件中关键基础材料、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包括ITO透明导电玻璃、触控Sensor和模组、TFT-LCD面板减薄、高端手机LCM液晶模组等。 公司拥有深圳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赣州德普特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美泰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和重庆永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分公司。
    竞争优势2
    公司坚持以市场、研发为导向,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构建了多技术方向、多层次的研发体系。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长信科技在触控显示行业快速成长,成为国内该行业为数不多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公司凭借其创新的解决方案占据了行业的领先地位。目前为全球最大的ITO导电玻璃制造商,TFT液晶基板减薄也是国际上综合能力最强,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手机LCM模组为国内高端手机品牌指定供应商。公司现有员工近2万人。
    头豹知识共创平台

    为各行业权威专家提供知识付费平台

    为客户提供专业领域的解答服务

    找专家解答
    成为认证专家
    1
    行业定义
    2
    行业分类
    3
    行业特征
    4
    发展历程
    5
    产业链分析
    6
    行业规模
    7
    政策梳理
    8
    竞争格局
    9
    企业分析
    正在加载...
    1
    2
    3
    4
    5
    6
    7
    8
    9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